◎ 文/董馨雨
关键词:高层次 人才 招聘 方法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强化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便捷通道,快速引导优秀高层次人才向青白江区事业单位集聚。本文以面向重点高校考核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研究生为例,对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中如何提高招聘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甄别性谈几点认识。
青白江区从2011年起由卫生系统率先开展赴外地重点高校考核招聘应届研究生工作。2014年,区委组织部、编办和区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面向全社会公开遴选、重点掌握、重点培养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实施办法》,全区事业单位全面开展面向重点高校考核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工作。
2019年9月—2020年11月,青白江区赴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地重点高校累计开展21次考核招聘应届毕业研究生工作,共招聘2020年应届毕业研究生42名。其中,川内高校研究生26名,省外高校毕业生15名,海外高校毕业研究生1名。
“严”于管理,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招聘严肃规范。一是组织领导“严”。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和招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有关重大问题。二是计划制定“严”。针对本区各项事业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由区委编办下达用编计划,区人社局在征求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后,制定全区赴外考核招聘计划。招聘岗位条件设置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及用人单位工作职能,公开招聘方案由成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
“活”用手段,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确保招聘科学公平。在招聘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采取灵活的“统”与“分”相结合的方式。统,即统一管理,根据成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及市考试中心工作安排统一确定各行业考核招聘工作公告发布时间、招聘时间及招聘方式。“分”,即分别组织,教育、卫健系统的招聘工作由主管部门根据招聘对象不同,分别确定招聘方式、组织招聘工作,报人社部门备案,具体招聘过程由组织、编制、纪检、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
“实”抓监督,规范程序,公开公正,确保招聘风清气正。一是坚持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招聘工作每个环节,面向社会公布招聘程序、考核结果、体检结果及拟聘人员名单等,增大工作透明度,做到了“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自始自终参与公开招聘工作,并设立举报电话,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三是严明工作人员纪律。在招考和聘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实行公务回避制度等。
一是招聘测评内容科学性不强。例如在考核方式选择上,主要采取查阅学年成绩和开放式面试的方式;在开放式面试中,部分问题不够有针对性,单向、简短交流的面试方法缺少对应聘人员学识、性格、心理等多素质能力的了解,难以做出较准确的评价。二是招聘考核队伍职业化欠缺。招聘考官大多由组织、人社部门领导、招聘主管单位领导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考核评价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招聘平台建设互动性不强。网上简历投递方式为邮箱投递,只能单向交流,不能形成有效互动;线下招聘会现场报名资格审核时间仓促,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
以“创新测评”为突破,探索招聘工作有效性。结合招聘岗位的实际情况,增加考核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技术方法创新,深化面试测评方式、内容。比如采取“借智”的方式,寻求高校专业团队合作,在考核内容中加入职位胜任力标准模型、心理测验、人格测量及情景模拟等方法,更加准确地招到匹配的人才。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招聘工作专业度。突出考核考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进不同行业面试考官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行业、系统的特点,强化考核考官专业培训,增设人力资源管理学、心理学等培训内容,提高评判能力。
以“信息平台”为重点,提高招聘工作高效性。搭建人才招聘信息双向沟通通道,通过网络报名系统建设,实现应聘人员和招聘单位的双向沟通,提高招聘工作效率。探索远程视频面试方式,完善网络测评渠道,有效提高招聘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