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禹, 徐红岩, 顾 兵
(徐州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处,江苏徐州221004)
实验室是区域性科技创新、高校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1]。随着“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医学技术人员的需求,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着重大挑战[2]。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度最高的实践性学科,2012年我国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医学教育改革应“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3],高水准的实验室建设则是开展医学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4],因此探索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前,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实验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即由资产处考核各级科研实验室,各科研实验室相应配置管理人员,配合实验室常规管理[5]。随着地方医科院校的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此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科研实验室的管理。通常各实验室配备的专职实验管理人员,往往专业知识受限,缺乏对仪器设备维护、仪器新功能开发等相关知识的储备。此种管理模式不能有效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在实验室日常运行上,存在缺少专项维修经费及设备管理没有专人负责,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仪器设备等信息流通性不高等现象,从而导致科研仪器设备因维修不及时而导致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低,实验仪器设备闲置多共享率低等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及阻碍实验室的高效运行。
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存在集中资源投入少量优势学科,其他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实验室建设滞后现象。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资源整合力度欠缺、个别实验室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投入重复、管理交叉、工作协调不畅、仪器设备使用效能低等现象[6-8]。
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是科研实验室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地方医学院校的科研管理水平[9]。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地方高校发展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地方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工作关注度低,从而导致是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规模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发展需求。同时存在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全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此类人员上升空间受到限制,因此也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致使部分人员职业荣誉感偏低[10]。以上问题,致使实验室人员队伍稳定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限制了科研质量的持续上升。
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功能定位较单一,产学研没有有机融合,缺乏多功能、一体化建设方案及制度保障。从高校实验室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实验室应从功能单一实验室向多功能、综合性研发型实验室方向发展[11]。高校应健全各类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以及规范化管理。在新时代、新医科发展背景下,地方实验室应紧随时代步伐,建立产学研创新融合发展以及跨学科共享融合实验室中心[12]。
学术团队制度(PI制)是以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为核心进行学术团队人力资源配置、以团队项目经费成本核算为核心进行学术团队财力资源配置、以实现团队科研资源共享为核心进行学术团队物力资源配置的科研管理模式[13]。目前,我校在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阵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逐步试行PI制管理模式。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现有8个PI团队,江苏省麻醉与阵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11各PI团队、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PI团队。学校为各PI团队配备标准实验室,仪器购置费用由所属学科经费支出。在科研团队建设上,科研人员根据自身科研基础及研究方向选择相匹配PI团队,PI拥有用人选择权利;在科研资源分配上,PI对项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经费以及团队日常运行全权负责,其中团队日常科研经费从本团队纵向科研经费支出。
科研实验用房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保障,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新兴学科的增设、科研人才的不断引进以及产学研进一步推进,科研实验用房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渐突显[6]。在有限的用房资源条件下,如何盘活现有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学校深入调研科研用房存在问题,制定“定额配置,差额有偿使用”的实验用房管理机制,设定核算指标、确定房屋分类、一站式科研实验用房调节费收缴。通过行政干预及经济杠杆调节,促使我校科研用房合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用房及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实现科研用房可持续发展。
在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上,我校制定实验技术岗职称评聘办法,增设正高级职称;在职称评聘上,设置工作评价机制,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岗位相适应考核标准。同时我校鼓励实验技术岗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强化继续教育等吸引科研优秀人才加入实验室人才队伍中,畅通实验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拓宽实验技术人才发展空间。
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缓解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学校新增设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物联网工程、假肢矫形工程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新兴专业的增设对传统医学实验室带来极大挑战。学校为解决各个实验室“所有制”壁垒,积极整合资源,在原有实验室资源基础之上,建设学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及临床技能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一平台一中心的成功建设,有效保障了学校科研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有机整合基础医学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综合训练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机能学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最大程度共享虚拟仿真实验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的远程控制。
高水平、高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先进科研设施的共享是提升实验室综合水平有效手段[14]。但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仍存在着共享程度低、使用效率低、交流合作少等问题[15-16]。为进一步加大仪器共享及深化交流合作,学校实行校级、院级两级构架模式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合理优化,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至今,我校基本实现各级实验室对本科生全面开放、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对校内外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同时,为进一步加大交流合作,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江苏(徐州)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合力打造东湖医学产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徐州市卫健委共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徐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实践教育中心”。同时,我校与中国矿业大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共建“健康工程研究院”,围绕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医工结合,瞄准健康工程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从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技术等方向进行联合攻关,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共同培养医工结合人才。我校与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优健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家企业共同规划数字医学研究院的合作目标,并在数字医学等领域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转化、智慧校园与智慧医院建设等开展深层次合作;同时校企合建药品一致性评价中心、兰卫医学检验中心、精准医疗产业创新中心等开始运营。
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关系到整个实验室的发展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实验室管理运行制度的改革紧紧围绕实效化、信息化、科学化进行。在已试行学术团队制度(PI制)管理模式的3个重点实验室拥有比其他实验室更好的协同性以及灵活性,促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大程度提高了实验室团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PI制的学术自由及开放性决定了各个学术团队学科交叉融合度更高,团队内部充分利用优势互补达到协作共赢。同时PI享有人力物力资源的自主权,职责分明,使各团队科研经费利用率显著提高。近年来,麻醉、肿瘤、脑病3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数以及项目资助金额稳步提升;多项论文成果被国际权威刊物录用,团队自主创新能力及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产出在质上和量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增设正高级岗位职称,并在继续教育、薪酬等方面给与支持,极大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其对科研服务、实验教学的工作热情。同时,实验技术人员自我发展内在动力、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自主研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走在全国医学类高校前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发ETC、CT、MRI仿真训练操作装置、胃肠机仿真训练操作装置、介入治疗教学操作装置、DR、CR仿真教学操作装置等仿真教学操作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并在国内医学院校广泛推广,为学生及医疗服务人员实训提供便利。为提高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校积极开展地校合作、校企合作等系列工作,对接国家“脑计划”工程等系列合作,极大改善学校科研条件,加大了成果转化力度,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围绕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医工结合,从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技术等方向进行联合攻关,共享资源与研究成果,共同培养医工结合型高素质人才。通过地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使我校相关学科领域在ESI学科排名中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相关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运用得到加强。
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是激活科研团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有力保障。我校紧跟医学教育改革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围绕学科交叉及专业结构,推进智能化、建设跨学科实验中心。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以不同标准分类、整合建设实验室,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机制改革,优化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开放共享,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学科资源高度共享,加强与地方政府、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成果产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