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曼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全过程,指引党和人民在价值认知上坚持“始终不变”,在实践认知上坚持“创新求变”,实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推动改革开放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不仅是党和人民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价值认知和实践认知在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双重解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解放思想不仅为改革开放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是改革开放今后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是主观趋向客观,实现二者统一的过程,表现之一就是在实践中追求正确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价值认知,并长期坚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而开展的伟大实践活动。简而言之,改革开放的初心使命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呈现。贯彻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要求坚持初心和使命不动摇,始终走在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国家服务的道路上。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为改革开放确立了行动指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第二个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正是为实现该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目标的确定能够为改革开放的一切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为此,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明确初心和使命,一切行动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不会走岔路、走邪路,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聚心石。“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合民心、顺民意,是十四亿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坚持初心和使命,团结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使得党和人民能够成功应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每一次挑战,能够成功抓住每一次机遇,走稳每一步。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内外面临着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和经济灾难。但在这样一场世界性战“疫”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真正做到了同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抗击疫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疫”大军,用实际行动保卫着全中国、保卫着全世界。
初心和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提供了重要的衡量标准,为改革开放确立了行为准则。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改革开放确立了行动目标,一切具体行动举措都应紧紧围绕行动目标而展开,任何偏离了目标的行动都无利于目标的实现、浪费资源,甚至是阻碍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应以初心和使命为行为准则,来时刻判断各种行动是否符合目标要求,进而为下一步措施的开展做出调整。1978 年,安徽省的小岗村率先在我国实现农业“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改革是符合改革开放初心和使命要求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向前迈进。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活力来源,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不竭动力。1840 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挨打史,中国经历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由此大环境而产生。“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不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成为激励人民群众向前奋进的不竭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让人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让国家安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初心和使命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反思,带给改革开放的动力是无止尽的,因此发展亦无止尽。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但是,我们同样深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1]对待改革开放,坚持初心和使命不动摇是解放思想在价值认知上的必然要求。
1921 年7 月,应时代的号召,应民族的需要,应人民的期望,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是且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由国家危亡转向独立自主,进而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我国实现了独立自主;带领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使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人民实施了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发展为己任,坚持以民族大局为重。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相互交往、加强联系,期间难免存在摩擦冲突,但共产党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容许任何国家、任何组织损害我国利益一分一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家能够取得开创性的、革命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中走来,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发展、壮大,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拥护,同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拼搏奋斗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才能始终走在为人民谋幸福,促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能够在诸多党派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执政党,这与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是为我国乃至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的政党,是科学的、先进的政党。从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而更好地带领中国人民发展进步,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改革开放的过程瞬息万变,需要一个能够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形势、积极主动顺应历史潮流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唯一的正确选择。
“党要领导一切”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更是时代的要求、实践的要求,改革开放过去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将来期盼取得更大成就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对待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解放思想在价值认知上的必然要求。
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受认识指导的活动。用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往往带来截然相反的实践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能够正确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将遵循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P2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进而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打破黑暗、迎接黎明的雄鸡,是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理论。改革开放亦是一场革命,需要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深刻回答,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与时俱进地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论述。改革开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求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不同的“时代之问”、世界局势进行深刻剖析,对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这是其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真正的革命阶级,是旧社会的埋葬者和未来社会的创造者。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为己任,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为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前发展。
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动摇是解放思想在价值认知上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是主观趋向客观,实现二者统一的过程,表现之二就是在正确价值认知的指导下,随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创新调整实践认知,进而指导各类实践活动的正确开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随即大刀阔斧地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伴随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文化、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改革逐步被提上日程,改革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得到全面扩展。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改革内容从一到多的发展过程,即从经济体制改革一枝独秀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整体推进,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而每一项改革内容的提出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已有的社会实践认知的创新突破,所以其发展过程本身不仅仅是一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在农村,1978 年小岗村的“秘密”协议拉开了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城市,1984 年开始了以政企分开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永恒主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是由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而现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样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不论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都反映了基于客观现实变化所表现出的在实践认知上的转变。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1980 年8 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宣言书和纲领性文献。”[5]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逐步凸显。198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2006 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正式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议题提出来研究。党的十八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正式提出了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四大框架。伴随改革开放理论认识的逐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旨在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面对改革实践中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也是新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2014 年被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大改革主线,涵盖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城乡一体化、反腐败等15 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改革的各项措施也在逐步落到实处,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坚持解放思想,要求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以现实为导向,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内容的全面扩展、改革力度的逐步深化。
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封闭带来落后,开放促进发展。开放格局的扩大完善、开放形式的创新多样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解放,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现。
四十多年来,伴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格局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从1979 年创办经济特区到1984 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 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到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历着一次次的创新突破,而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人们实践认知创新求变的结果。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呼应各国合作需求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主张,是实践认知上的一大创新突破,是人们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范式,也成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多边经贸合作提供强劲动力,两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释放着互利合作的积极信号,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结出累累硕果,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各国展示开放包容的理念与共同发展的决心。
共建“一带一路”跨越地域阻隔,从蒙内铁路到雅万高铁,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蒙俄经济走廊,“一带一路”版图不断扩大,“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本格局已经成型,一带一路倡议经历了量的增长、质的飞跃,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更加扩展,呼应了各国对全方位、宽领域、创新性、持续性拓展合作的需求。从最初的“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现如今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同全世界开展合作,事实上可以发现,不论是我们已取得的开放成就,还是今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7],都离不开人们实践认知的创新突破。
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同样在逐步完善、丰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外开放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引进外资、技术、知识和市场,出口低端产品。此后,搭乘经济全球化的快车,不仅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全球化生产的认识也得到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外开放的两个主要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逐渐开始发生重大改变,表现为一种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在“引进来”方面,我国既往的要素成本低、市场准入门槛低等吸引外资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但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等新的优势正在逐渐确立,我国对外开放将提供的也会是更高层次的、更具发展潜力的市场环境。在“走出去”方面,我国正着力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华丽转身,进一步布局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
“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7]坚持解放思想,要求改革开放牢记“封闭带来落后、开放带来发展”这一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发展规律,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扩大开放格局,创新开放形式,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取得的成就全球瞩目,国家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社会逐步走向安定和谐,人民逐步走向美好生活,这正是“变”与“不变”共同铸就的成果。
“以不变应万变”,是以价值认知的始终不变来应对实践认知的千变万化,强调价值认知在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性地位,体现了对目标、原则、立场的坚持。价值认知的内容是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概括,为实践认知在现实基础上的不断革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实践活动万般变化的理论之基、自信之源。坚持价值认知的始终不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须一以贯之的准则,这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时时体现、处处体现。
价值认知的始终不变是用符合客观规律的价值认知来指导现实具体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中贯彻的关于坚持初心和使命不动摇、坚持领导力量不动摇、坚持理论指导不动摇等的价值认知,是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够引导社会实践朝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行。
从横向上看,以价值认知的始终不变来应对实践认知的过程表现在:对价值认知的坚定不移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各个群体等,贯穿于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方面,贯穿于改革开放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方面,贯穿于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各项事业。
从纵向上看,以价值认知的始终不变来应对实践认知的过程表现在:对价值认知的坚定不移是从过去到现在已经长期坚持的,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下去的。但这种坚定不移又不是绝对的、永久性的,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恒古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具有阶段性的,改革开放本身在新中国历史上就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改革开放所坚持的价值认知具有阶段性,其发展过程需要辩证看待,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不能僵化地认为其是一成不变的。
“以万变应不变”,是以实践认知的创新求变来响应价值认知,强调实践认知的实践性、多样性、丰富性、创新性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践认知的内容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方式、实践战略、实践步骤等的具体行动规划、行动指南,为价值认知的实现过程提供了详尽而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为实践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进实践过程的向前发展,进而将价值认知的目标现实化。
以实践认知的创新求变来响应价值认知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实践活动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进而在现实中将价值认知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过程。坚持实践认知的创新求变,就是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依据我国客观、多变的现实情况,能够做到灵活多样地选择、调整实践路径。而改革内容全面扩展、改革力度逐步深化和开放格局逐步扩大、开放形式趋向多样,都是实践认知创新求变的具体表现。
从横向上看,以实践认知的创新求变来响应价值认知的过程表现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尽管在价值认知的思想追求上都保持一致,但由于各领域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包括实践主体、客观环境、实践对象的复杂性、差异性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认知具体内容的确定上就不能寄托于“万金油”的存在,而是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实践认知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殊性、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等。
从纵向上看,以实践认知的创新求变来响应价值认知的过程表现在:改革开放各领域所具有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各领域之间,而且表现在同一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每一领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客观环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而有所不同,进而要求其所运用的实践方式、方法、战略、步骤等方面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实践认知也进一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改革开放的“变”与“不变”是一对矛盾共同体,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变”与“不变”,既具有空间上的共时性,又具有时间上的继时性,绝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两个彼此孤立发展的对象。正确看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续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亦是一次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追求价值认知“始终不变”与实践认知“创新求变”相统一的过程。“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8]现今,我国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更要以积极的姿态,实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