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振兴下长汀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2021-01-28 12:33陈智明张清荣
海峡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汀旅游文化

陈智明 张清荣

(阳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当下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丰富,从只关注饮食、衣着等物质消费层面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当下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有效途径。而提高人们身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通过旅游的形式可以休闲娱乐、愉悦身心。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潮流,它对于地区的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起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意义非凡。本文从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入手探讨,以传统文化振兴为视角,对长汀的客家旅游情况开展调研。作为一座拥有55万人口的客家古城,客家文化氛围浓郁,长汀在千年客家文明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世界“客家首府”,可见其影响深远。作为纯客家县,振兴传统文化,长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将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和品牌形象,提升文化品位,不断加强服务水平和旅游产品价值,进军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

1 长汀客家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1 客家文化的内涵

客家是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分支,客家文化是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在南迁过程中,在特定的区域为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人大部分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带,在他们南迁的过程中,中原的汉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客家人仍然保持着先民们的各种生活习性,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化、积淀,客家文化独具特色、散发魅力。客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它与周边文化相异,但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对海洋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强大的包容性使客家人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促进文化交流。

1.2 长汀客家旅游文化的类型

在历史的长河中,汀州客家人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包括生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民间歌舞、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客家方言、民间童谣及传说故事,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禀赋的类型和功能来看,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第一,客家建筑文化。客家围屋历史悠久、结构精巧、规模宏大。长汀特色围屋“九厅十八井”以馆前的沈家大院为代表,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能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客家围屋可以供家族成员居住,房间数量之多,可容纳数十人居住,这也体现了汀州客家文化中的团结精神[1]。长汀的历史街区大多是这种建筑风格,由泥土砌成的客家围屋能读出历史的厚重感。

第二,客家美食文化。长汀是“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长汀的客家美食和风味特产非常地道,“汀州八大干”之首——长汀豆腐干闻名遐迩。客家美食在中国的饮食文化独树一帜。客家美食种类繁多,客家厨师细心严谨,制作技艺精湛,烹调出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居民日常烹饪客家菜,让客家菜的菜肴特色得以保存和延续。白斩河田鸡、麒麟脱胎、烧大块、凤凰醉酒、珍珠丸、豆腐丸、灯盏糕等“汀”字号美食倍受游客青睐。

第三,客家民俗文化。长汀地处福建西部,古时为百越所属。西晋时期乃客家人南迁,将中原文化带到南方。兼容中原汉文化、儒家文化、百越文化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所构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这是多种文化融合形成的结果。长汀客家的民俗风情呈现“一村一品”的格局,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闹春田”、“游刻纸龙灯”、“打石佛”游花灯、九月十四伏虎禅师庙会、六月六百鸭宴等形成了汀州客家民俗活动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参观。

1.3 长汀客家文化旅游的特征

文化旅游的目的一般是欣赏自然与人文景观,感受文化魅力,并获取历史文化知识、感受民俗带来的乐趣、体验异乡的风土人情。文化旅游是慢生活、高品质的旅游,客家文化旅游具有习得性、深度体验性、主客交往互动性的特点。它区别于单独观赏、直观的自然旅游,需要亲身体验、用心感受,参与客家文化旅游体验更有助于拓宽文化视野,获得乐趣,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2 长汀客家文化旅游现状

近年来,长汀县依托历史、客家、红色、生态“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契机,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客家旅游、名城旅游和生态旅游。2019年,长汀县文化旅游产业接待游客440万人次、增长26.9%,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增长35.2%。

2.1 大力推进旅游景点建设

长汀的客家文化有千年的文脉赓续,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客家旅游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以“客家首府,大美汀州”为主题进行大力宣传,长汀的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发展态势良好。长汀目前拥有1处4A级旅游景区、3处3A级旅游景区,6家规模星级酒店,1家4A级旅行社。“一江两岸”景区、“四大历史街区”、红色旧址群和丁屋岭古村落、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使古韵汀州更具特色,景区吸引力日益增强。兴建文化旅游设施的步伐加快,承接旅游业务的机构应运而生,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旅游人才,接待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汀江源龙门天下客家第一漂、曲凹哩漂流、三洲国家湿地公园等,增加了漂流、写生采风、房车露营、野炊、赏景等体验型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同时,长汀正在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完善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动车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融入“全福游·有全福”的环闽旅游圈,交通的便捷缩短了人们追求远方的距离,当日达也能为游客节省成本和留存精力。

2.2 推进文化景点建设

改造提升客家母亲缘广场、八喜馆等场所,让客家文化旅游区从概念走向实际。客家母亲缘广场是当地的文化地标,八喜馆民俗馆生动展现了客家文化的建筑文化瑰宝,是有特色的客家民俗馆。目前长汀各处景点实现了客家文化旅游与名城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根据山城的地理优势和绿化率极高的优势,错位发展,凸显了“接地气”的特点。

2.3 大力宣传塑造品牌

长汀县很重视品牌塑造。在品牌宣传上,提炼“客家首府,大美汀州”的品牌形象。在品牌推广上,邀请文化名人进行品牌宣传,获得人们的支持和高度关注。注重节庆营销,利用海峡客家杨梅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等节庆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注重传媒营销,协助主流媒体拍摄宣传长汀客家的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旅游宣传片、旅游宣传视频歌曲并铺开宣传。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树立良好的长汀旅游形象;注重平台营销,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在主要客源市场举办长汀文化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包含客家旅游在内的旅游名片;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旅游信息,让更多人了解长汀,向往长汀,积极挖掘客源市场。

3 长汀县客家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古建筑群未得到充分保护与开发

长汀古城的古建筑群未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效果一般。未改造的建筑年久失修,容易成危房,虽然近年来古建筑改造提升工程有所起色,但是改建后的建筑供商户租借,以餐饮、休闲类为主,缺乏几分文化的味道。当地缺乏具有客家特色的住所,供外地游客使其更加身临其境,置身于客家文化中,而不是规格统一的酒店式住所。旅游体验项目的缺乏,让旅游者感到失望。

3.2 缺乏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迟缓,景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专线,游客游览景区多有不便。旅游购物商场、旅游公厕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特别是大型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多处景点缺乏休闲娱乐设施,游客的体验性差。

3.3 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

长汀地区拥有众多的客家文化资源,纵观长汀的文化旅游产品,多为在展厅内静态的参观展示,缺乏参与性、互动性强的项目。当地对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投入不足,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缺乏创意;当地土特产附加值较低,例如有“红军可乐”之称的客家米酒,缺乏有创意的包装和走心的宣传,“酒香留于市井”,久之易失去吸引力。没有利用好客家“非遗”,忽视创造利用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互动少、不精致、销量少,导致旅游收入单一,缺乏综合收入来源,难以实现较高的旅游收入,这是当地传统建筑旅游场所的共性。

西江可视化发展稳步推进,各部门可共享水上“千里眼”;多部门联合持续高压打击西江违法采运砂船,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市级自用船管理办法在省内率先出台……自去年平安西江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西江肇庆段水域的安全监管成果显著,安全形势愈发稳定,船舶航行放心,海事监管尽心,市民出行安心。

3.4 旅游资源分散,游客体验感差

全县旅游资源仍需进一步整合提升,景区景点缺乏吸引力、竞争力,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餐饮、娱乐、购物等高附加值产业链不够健全。随着客源市场的扩大,难以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旅游纪念品创意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品位低,没有体现客家文化特色,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3.5 品牌效应差,市场竞争力弱

与邻近客家县市的旅游合作甚少,缺乏长效机制,走同质化发展的老路。在客家旅游方面,由于景点遍地开花,市场压力增大,旅游产业面临重新洗牌,体验型项目比较少,长汀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客家文化资源陷入过度商业化开发的泥淖,游客缺乏客家文化的深度体验,缺乏互动、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给游客留下遗憾,影响了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2017年2月,经原文化部批复,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设立,其中,龙岩有长汀、永定、上杭等5个县区被纳入保护范围。“古汀州八县”都在保护范围内,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促进文化、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传承客家文化,留住文脉和乡愁。

201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对推动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长汀有5个重点保护区域,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闽西设立客家文化生态实验区的举措意义非凡,可见国家也重视客家文化的发展。笔者对长汀的旅游开发感触颇深,许多游客被魅力十足的“客家首府”长汀所吸引,纷至沓来。旅游文化消费需求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实践证明,打好“文化牌”会更有效地推动旅游。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抓住游客所需,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长汀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客家旅游开发策略,促进旅游健康发展,提升长汀客家旅游的知名度。

4.1 推进客家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

长汀古城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就是完整的客家古建筑群。有专家认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要特别保护好沉淀在古民居之上的的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2]。长汀除了应加强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外,还应合理推进历史街区沿街房屋、街道的改造提升工程,政府要加强引导性投入,可以适度开发客家民宿、客栈,体现汀州客家特色,“修旧如旧、留存古韵”,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留古城原有的社会形态,保持古民居的原真性,“帮、扶、带”本地居民旅游创收。以店头街、东门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为示范对象,积极推广客家古建筑群的保护经验,打造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由政府统一规划,整合客家建筑群,利用古建筑等建设民俗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增强参与性、实践性项目的研发,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得到真实、完整的保护,扩大客家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建设以汀州客家风情为特色的客家文化民俗园,选取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客家古民居建筑作为民俗园所在地,增建生活休闲设施,让游客有更多去处。

4.2 完善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

4.2.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加快旅游公路提升、乡村道路改造建设,开通长汀旅游公交专线;增设景点道路指引标识系统,在长汀主要客家旅游景点沿途、周边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及文化生态景观;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建造标准公厕、旅游公厕、观景台等休憩地点,合理建设地上地下停车场,确保质量过关,增建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消费,营造有亲和力的客家文化旅游氛围,增强长汀的客家人文底蕴。

4.2.2 加大地区旅游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

时下正当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可搜罗海量信息。长汀应加快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开发客家文化旅游手机客户端,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优势,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整合各旅游景区概况、出行路线、酒店等信息,让游客随时随地即可获取长汀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的最新旅游信息,对每个环节的商家建立反馈评价系统,以返利优惠的形式吸引顾客完成商品的体验评价,提升商家的服务质量。

4.3 开发具有客家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扩大各大景点综合收入来源,推出更多体验型旅游产品,实现创收。文化创意对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至关重要。要推出系列创新的汀州客家旅游产品,注入客家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需求。应加强客家文化系列旅游纪念品的创意研发。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内容与科技相结合,秉持新颖独特、个性设计的理念,制作虚拟“客家汉子”“客家妹子”吉祥物,利用VR、AR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展现。引进文化创意人才,通过系列创意包装设计,结合长汀客家方言,讲好客家故事,打造体验感极强的旅游产品,使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丰富旅游商品内涵。还可以合理展示客家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并邀请游客参与互动,激发游客的消费需求。

鼓励“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政府应高度重视客家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传承客家“非遗”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资金、政策方面鼓励专业人才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创新,挖掘客家“非遗”资源,多创作一些迎合现代人个性需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汀州客家童谣、汀州客家古乐、汀州唱古文、长汀公嫲吹、长汀彭坊刻纸龙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传承与弘扬,挖掘客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项目,创造性地将“非遗”转化为旅游项目,营造有利于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环境,既能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为旅游注入文化元素,又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创造高附加值的经济效益。

4.4 树立全域旅游观,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要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方向迈进[3],坚持“旅游+”战略,围绕长汀的文化个性,整合客家、生态、红色、历史文化,与互联网、教育相融合,打造文化创意体验古城。

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全域旅游产业配套,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凸显地域特色,深挖文化内涵。鉴于长汀的发展状况,以“一江两岸”等作为示范工程,重视旅游空间的设施、要素、功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更好地保护好长汀的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客家文化生态圈。推出旅游纪念品商店,防止过度商业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汀州八喜馆、卧龙书院的旅游场景体验,推动传统观光游览向文化体验游、研学知识游加快转型。吸引更多艺术家、文化名人来汀采风,宣传汀州客家文化,坚持市场导向性,推出系列文化品位高、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优化客家旅游体验服务,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见人见物见生活”,让游客全方位参与体验客家人的生活,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汀州客家文化底蕴,完善旅游形象,让消费者心中有“品牌认知”,感受汀州客家的魅力,让品牌引导游客消费,以此在旅游市场形成有利的局面。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打造鲜明的长汀客家旅游品牌。

4.5 用好金字招牌,开展客家旅游活动

加强闽粤赣跨区域旅游合作,共同建设客家大文化旅游区。擦亮长汀“客家首府”的旅游金字招牌,盘活各地信息、交通、资源要素,避免同质化发展,各地应进行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积极推出一系列文化底蕴深厚、富有教育意义和满足游客文化休闲需求的旅游活动。客家母亲河汀江穿城而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举办让海内外客家人有归属感的活动,可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寻根祭祖,广泛深入开展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形成稳定客源,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发挥叠加效应,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红色小上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大品牌融为一体的长汀全域旅游示范区,扩大长汀的文化旅游市场份额,提升长汀旅游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长汀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绿色青山就是财富金山
软枝青冈,福建壳斗科一新种
让历史课堂折射生活之光
谁远谁近?
祠堂文化特色及其保护研究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