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教育要用好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融入到各学科、各专业的课堂教育中,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跨越。
所谓的“课程思政”,就是在“立德树人”根本原则的指导下,高校所有的学科课程,以课堂为依托,充分发掘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德育内容,实现还是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的工作的参与者看似是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为主,然而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实处,需要高校内容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这其中,作为思政教育“传统主力”的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高校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过程中,辅导员要在充分发挥自身原有优势的基础之上,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当“协助者”、“深化者”和“反馈者”。
思政理论课教师侧重于专业的思政理论的讲解,专业教师提炼专业知识中的德育素养并加以讲解,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三支队伍协调配合从根本上说就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同时在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将思政教育落实、深化、拓展。辅导员在其中起着协助、联系的作用。配合两只教师队伍的思政课程教育,协调两支队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政工作。辅导员协同配合两支教师队伍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充分发挥协助功能,做好思政课教师课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联系者”,配合着两只教师队伍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环节开展工作,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例如,专业课教师可以开展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专业活动,让学生在应用技术从事生产工作的同时感悟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思政理论课老师可以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的党团、社团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可以参加思政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尝试将思政与专业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更好地指导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辅导员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化”,首先体现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辅导员首先要增进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只有在丰富自身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对提升学生的水平有所帮助。“深化”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将思政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大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实践形式就是各类活动。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学生会议等基础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同时积极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活动,例如参观革命纪念馆,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此外,辅导员还要养成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国内外发生重大社会事件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大学生群体中可能产生思想波动进行及时把控,谨防出现严重的问题。“深化”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挖掘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并应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哲学社会学科要重视其政治文化的育人价值;自然学科类要重视其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的的教育;对于应用类学科,可以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多种资源来进行来进行思政教育。增进专业性活动中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时时有“思政”,处处有“思政”。
第一,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可以对学生思政理论水品进行调查,并将情况反馈给思政及专业课教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思路,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第二,辅导员将学生参与各类活动时的表现反馈给思政教师,可以对下一步思政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实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辅导员将学生在专业活动中的表现反馈给学生,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调整在专业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作为“课程思政”的“反馈者”,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思政水平的考核机制。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试卷、调查问卷、实践活动表现等,都可以作为考核的标准。将考评的结果及时反馈,实现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四方面的信息互通,促进“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其目的是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的伟大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好“协同者”、“深化者”、“反馈者”,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