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

2021-01-28 08:05:06李华景中铁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开招标招标物资

李华景 中铁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物资采购的程序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是介于采购企业和中标企业双方的合作共赢,应该力求达到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化,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同时,节省成本,采购的物资也要能达到质量标准,如果一味地追求低价,物资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给双方企业带来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适得其反。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方式是一种高效、集中的采购方式,因为是集中招标,对企业的压力和挑战也不小,同时也给中标企业带来很大的动力,也能促进过过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

一、公开招标采购物资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公开招标管理是贯穿在五载采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直接决定了后续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通过公开招标可以确定最佳的采购主体,同时,可以保障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因此,公开招标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采购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公开招投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确保招标程序的公开透明化,做到公平、公正,此外,还要确保招投标工作方案的切实可行性,流程科学规范化,为了使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现状分析

(一)公开招投标采购物资招标企业和投标企业之间的一种履约行为,是招标人在众多投标企业之间的择优选择,经过这种选择方式,确定了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平等互利的一种合作关系,对象是面向社会各界企业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经济活动,一般国有企业和政府都会优先选择这种公开的招投标方式。另外还有一种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的对象具有一定的限制,和公开招投标相比具有一些劣势,公开招标面向社会,可选择的渠道更多,对供应商来说,竞争更加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采购的渠道拓宽,而且中标企业都是实力比较强的佼佼者,大大降低了采购物资的成本支出,并且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是国有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多数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在内,都会优先选择通过公开招投标采购物资的方式来提升物资的质量水平,同时也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增长,是企业实现稳定健康长久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有企业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采购物资已经很普遍了,在企业中得到大力推进,这种方式面对的选择对象更多,所以也加大了竞争压力,对各大供应商来说不失为一种机会和动力。也使公开招标的过程公开透明,减少了违规操作时间发生的几率,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国有企业在制作技术询价资料时,对物资的制作流程以及材料工艺等没有完全细致的了解,导致很多不良企业在进行投标是压低价格,低价中标以后在降低物资制作成本来达到节省生产成本的目的,物资的质量就得到保障,给招标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由于公开招标中可能隐藏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采购物资质量问题,国有企业在进行招标采购时一定要从源头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招标采购物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三、公开招标质量控制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国有企业进行公开招标物资采购的质量如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对企业的损失都是非常大的,属于违规不合格产品,是不被允许的出现的。但是,对物资的质量要求太高又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利于长久发展的,因此,适当地质量控制,既能达到质量标准,成本也不至于过高,性价比高是目前国有企业公开招标物资采购环节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石油企业的公开招标工作中,需要注意采购的装置整体性能以及设备材料等方面,要确保设备装置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要遵循适质原则,在挑选设备时要保障功能性能符合要求,同时费用不宜过高,控制采购物资的质量以及成本,这是采购环节中值得注意的一项内容,能够提高企业采购的经济效益。

采购的物资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导致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都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期延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体现了物资供应在古代战争中的绝对优先地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管是大的工程建设项目,还是团体聚会活动,事先都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物资,如果准备不到位,将直接导致工程项目和团体活动的延期或者失败,由此可见,物资采购工作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说,都会有工期限制,如果因为材料的质量不达标,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导致工期延后,这对企业来书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且对企业的信誉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1]。

(二)成本浪费

质量的成本定律是由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他指出,质量的成本是由它的不同标准来设定的,“不合标准的代价”就是“不合要求所花费的成本”是指所有做错事情的花费。而“符合要求的花费”,包括大部分专门性的质量管理、防范措施和质量管理教育等,即为了把事情做对而花费的成本[2]。

质量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一致性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非一致性成本的包括由于质量问题返修、作废、赔偿等均属于非一致性成本。除此之外,由这些质量问题导致的其他间接损失将会更大,例如,质量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而引发的人工成本、机器设备等的消耗费用,还可能由此带来罚款处罚,这些潜在的,难以预见的问题将会使得物资采购的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

(三)安全事故

采购物资的质量不达标,将它用于项目建设中就会导致安全事故,严重的甚至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这是时有发生的。中标方为了减少物资材料和制作费用,往往会造成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招标方将问题产品用于实际生产建设中,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带来经济、人员的伤害。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对物资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出现质量问题带来的危险系数更大,这与物资的质量控制不达标有着必然的联系。

(四)企业声誉

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方式关系到多个企业,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大的事故,对招投标双方企业和物资供应商的声誉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更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由此承担法律责任,对企业的发展和声誉都是极为致命的,部分企业还会因此走向倒闭。

由于采购物资所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还有很多,主要就是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惨重后果,所以,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质量把控,严防质量问题对企业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失,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四、导致公开招标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时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供应商的产品性能、功能、材料等不符合招标方的预期要求,存在一些差异,所购和所需不符;另一个是由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功能、性能、材料等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招标企业的实际需求。

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有:

1.国企公开招标的技术询价资料准备不充分,对市场行情以及物资的材料制作工艺掌握不具体;

2.招标文件关于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没有明确的定义;

3.产品供应商对说吧采购的物资质量控制不到位,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

4.国有企业招标环节对物资生产检验过程监督不到位[3]。

五、加强国有企业公开招标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公开招标采购物资对企业的发展和正常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不免存在很多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招标前期就要做好方案的制定以及对质量的严格要求,采用科学规范化手段控制物资的质量水平。公开招标采购物质的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前质量控制和后质量控制,前质量控制是保证物资质量能够基本符合项目运营的质量要求,后质量控制是物资的性能、功能、技术等方面符合项目运行的技术指标。

(一)前质量控制

前质量控制是保障采购物资的型号和性能等方面能基本满足企业使用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快,物资和供货商都处于饱和的状态,相对选择的机会更多,但是产品的质量水平有好有坏,招标企业的前期市场调研十分有必要,对所需物资当前的市场形势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充分掌握产品的质量、性能,适当调高投标企业的参与条件,有利于挑选更加优质的供货商,保证物资的质量水平。

2.招标企业应该制定准确有效的招标文件,这是质量控制环节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采购物资的质量各功能水平。所以,在招标文件确定之前,充分考虑所需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功能要求,制定全面的投标资格标准。

3.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标准是保障后期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技术资料以及设计图纸,采购合同以及制造检验的标准制定都能为后期的产品生产技术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企业部门,会产生不同的技术资料,经过整理汇总之后交由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衡量标准进行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为后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先决条件[4]。

4.对产品的制造周期和设计图纸的肩负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控,避免因为设计资料的延迟导致过度挤压产品的制造周期,产品的制造一般要经历制造,实验、检验等工序,才能保证最终的质量,但是,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中为了缩短工期而挤压产品的制造周期,有可能给产品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后期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前期的交接沟通很重要,保证产品在计划、设计、资料交付阶段按时按量完成,避免出现挤压产品生产周期的情况出现。

(二)后质量控制

后质量控制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质量达标,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因此,在产品制造生产环节要进行监督检验,对产品的性能和技术进行严格把控,这是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后质量控制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中标后的供应商进行二次审核也是很关键的,组织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员深入到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对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管理水平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产品质量问题。

2.中标后在进行产品制造生产前,根中标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针对物资的技术要求和功能要求,质量要求等进行沟通确认,同时能够让供应商对企业所需的物资质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招标企业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大致的掌握,对于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改进,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3.产品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很多不良供货商为了中标压低价格,在后期的产品制造过程中采用劣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来蒙混过关,以次充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因此,招标企业一定要对产品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和审核,从源头掐断物资质量问题。

六、结语

国有企业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方式,有利于建立健全采购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系统的公开招标制度,并且不断改进完善,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采购程序,保证招标程序的透明化,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公开招标招标物资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州旧改爆发! 5条村公开招标! 超180公顷!
房地产导刊(2020年5期)2020-06-24 06:13:30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编制地铁物资招标文件应注意的事项
财会学习(2017年10期)2017-06-15 12:42:09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救援物资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发包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