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珊 河北大学
(一)企业出现用工荒。由于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执行防控措施—居家隔离,再加上封城、封村、封路的防控举措,使得很多企业务工人员走不出去,使两亿多农民工延迟复工,长时间的闲置和封闭,使企业人才流失,复工复产难,各企业面临用工荒,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受冲击比较严重。
(二)企业出现物资紧缺。由于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受阻严重,再加上原材料供应商停工停摆,使得大多数企业出现物质紧缺,物质供应链断层,使企业生产无法运行。
(三)疫情对于第三产业影响巨大。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旅游、餐饮、实体店销售、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行业企业受到影响最大。同时,对于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影响也很大
2020年的“新冠肺炎”,也让众多企业受到了重伤,但是危中有机,面对这场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控”病毒歼灭战,模式的转变升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工作方式上的改变:从传统在办公室办公转为home office, 卖产品的方式从线下转成了线上,远程办公软件、线上直播、在线问诊、在线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影院、电商物流平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广受欢迎,也让一些行业和企业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盒马鲜生跟西贝、青年餐厅共享员工,这种“共享人工”模式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流行,解决了特殊时期双方企业的用工需求。淘宝的“吃货助农”又创造了一个业务模式多赢的案例,既帮助了因疫情销路受阻的菜农和果农解决库存问题,同时又以更优惠的价格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疫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显著压力与动力。这再一次印证了危中有机。印证了企业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办公模式的转型及升级为大势所趋。
一些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大量的招聘销售专员,无限制压低竞标价格,让企业处于负荷运转的状态,表面看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让企业在规模上无限放量,但事实上企业却很难经受任何运营风险,稍有环境变化就会让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味地低价竞争甚至会造成了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这次疫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企业经营的应有之义,但很多企业都忽略了。
基于此,后疫情时代企业目前阶段的策略一定是‘两守两攻’,‘守’是现金流和成本管控,而‘攻’则是激励奖惩和模式创新。
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一大问题是:管理者喜欢忙于堵塞漏洞的‘点到点’式的管理,往往忽略体系化设计。而事实上,搭建体系化的资金管理体系,是保持资金构成合理化,保证资金发挥最大化效能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守住现金流的重要的制度保证。这些存在问题的企业需要进行资金管理的体系化建设思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提高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的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发展线上营销模式。根据疫情的影响和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现状,积极开展线上营销模式,同时兼顾线下营销,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把本企业的信息公开透明,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争取以最少的耗费创造最大的效益。
针对于这次疫情,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风险管理,科学、理性对待和规避风险。通过这次疫情,吸取教训,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风险响应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应急措施,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
企业打造一支正直的管理者团队至关重要,市场是多变的,决策也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的,流程、职责和制度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潜在的漏洞,破解和应对唯有正直的管理者。任何一个决策都是有风险的,但一个正直的管理者会始终坚持“什么应该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
目标并不代表未来,但一个正直的管理者会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动用整合一切资源去创造未来。人都是有所限的,但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始终会坚守责任,最大程度突破自己的所限、整合带领团队去创造巅峰绩效。
虽然由于疫情导致很多行业、企业停滞,但我们相信很多企业都将在这个困境中找到正确的、属于自己的新的方向和道路,企业必须向管理要效益,改变以往长期使用的粗放式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让“钱”花到点子上去,这才是成本管控的逻辑。要从成本流出和成本流入两个维度进行管理,找到成本支出的源头,进而加以有效率地管理。对于困难企业,这期间需要断臂求生我们终将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