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凌冬雪 李文禹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高校协同育人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地采取更加高效的协调方式,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在有效的探索过程中,要转变育人观念,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教学实践,从而为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教育水平提高奠定基础。下面结合应用型高校发展实际,科学总结如何提高高校协同育人水平。
“协同”这一词的来源是古希腊,意思是协同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针对激光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种规律导致本来无序和不稳定的激光变得稳定,因此,哈肯提出了“协作的科学”这一观念,指在外界物质和能量的影响下和内部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力的协调影响下,在宏观层面构建一个有序的系统,进而产生1+1大于2的协同作用。协同属于一种高效率的系统方式,对于教育而言,协同系统中的子系统就是高等院校和企业,双方在外界的资金、技术以及科学理论等内容的影响下,协同成为一个新的系统。两个系统在协同系统内共享资源,弥补自身存在的问题。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根本就是强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系统外部资金、技术、政策内容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建设平台的方式拉近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升内在动力和元素的融合程度,进而更好地推动技术成果市场化。
第一,协同育人模式属于企业、高校以及行业之间共同构建的一种联动机制。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能够加深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还会给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行业需要提供自身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企业需要提供人才指标、高校则负责人才的养成以及基础理论的教学。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的联动机制。
第二,政府应当针对协同育人的模式进行指导和控制。在这一模式中,高等院校和企业应当展开深入的合作,政府则应当起到宏观协调、控制的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应的人才养成制度,进而更好地为协调育人制度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三,市场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应当做好基础建设。人才最终是走入社会的,因为,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的人才属于协同育人模式的最重要的内容。市场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基础性作用,从行业领域的方面进行展开。行业领域的人才标准对于市场的要求有着一定的要求,市场的要求会影响企业的人才使用标准,企业的人才标准则会对学校的高等院校人才培育机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谓浅层目标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各个协同主体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在协同作业模式下不断地展开优化,进行对接,进而更好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果。
深层目标就是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协同主体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明确,进而更好地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方面的实际需求,更为明确和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终极目标指的是实现协同就业。随着不同的教育资源结合到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后,高校的教学方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适配程度逐渐提升,高校内部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岗位的实际环境,企业也能更好地展开人才筛选。因此,在协同教育模式下,可以更好地针对应用型人才展开快速识别,进而更好地展开人才培养,为人才提供适当的岗位,达成从人才培养到人才应用的协同效果。
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是和本地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对于合作目的和价值取向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观念和实践方面无法彻底融合。因此,地方院校应当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复杂性,仅仅依靠高校的努力是无法达成的,必须结合社会企业的帮助才能进行展开。地方企业也需要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国家社会经济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进而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企业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培养目标确立、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施、师资培养等过程中,进而更好地帮助高校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避免出现“重学轻术”的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育人效果不佳还存在组织管理不足的原因。因此,应当从构建组织管理关系架构进行展开,进而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首先,高校应当成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领导班子,由校内领导和企业内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以及宏观调控。之后需要成立一个专业指导团队,用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除此之外,还应当设立实践指导小组,主要用来负责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具体操作事项,例如,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展开实习,筛选兼职教师、安排兼职教师培训等工作。
地方高校的专业学科建设应当面向区域的经济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就业作为最终导向,进而更好地将专业设置和地方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证院校能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数量。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专业的改造时必须针对本地企业展开分析,进而更好地明确本地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预测人才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对专业进行改造,进而更好地提升本地院校的专业针对性,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方法也能更好地降低学校设置专业建设的难度。专业建设属于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体系的更新换代,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应当作出一定的变化。针对原有的专业实行“停、改、合、建”等措施。停就是撤除一系列就业率偏低的专业;改则是对一些和时代脱节的专业进行培养方案的整改、招生方向的调整等;合是指将一系列的具备相似性的小学科、小专业整合起来;建是根据本地的企业实际发展,创建一系列的适合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兴专业。总之,实践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和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且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将不同科目的知识相贯通,并讲解各种岗位需求中所需要的职业证书和要达到的相应标准,使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就能着手开始准备各种职业证书的考试工作,校企合作可以减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减少毕业生上岗培训的时间。通过有效地迎合经济发展趋势,利于高校制定更加完善的协同育人方案,从而加强高校专业设置水平,进一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企业不仅需要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还需要参与到高校的师资培养当中。在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过程中,企业应当积极地参与其中,高校也应当积极地展开配合。首先,高校需要提升自身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无论是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内容都应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进而更好地吸引更多的应用型教师走入高校当中,也鼓励其他教师从普通教师转向“双师型”教师,扩大学校内部双师型教师的占比。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企业应当积极地引导高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到相关项目当中,还需要提升对于兼职教师团队的重视程度,运用相应的社会资源,选择一部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人员参与到高校当中,担任高校内部的兼职教师,进而更好地拓展教师团队。除此之外,学校和企业应当针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和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明确适当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等内容展开评估,进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实践教学能够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高校通过构建严格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校企攻坚实习基地的方式能够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对于高校而言,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校内部资金缺乏、场地不足的问题,也能够拉近教学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在实训基地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还能更好地将自身的身份从学生转化为员工,进而在之后离开学校后,更为快速地实现身份的转变,踏上工作岗位当中;企业方面则能够降低自身的人力成本。校企合建教学基地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展开实践,符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地方院校应当充分地与企业展开练习,积极地构建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合作基地中应当尽量还原实际的企业生产现场,并安排教师和企业职工担任兼职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校企共建合作基地能够提升高校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帮助企业参与到实际的人才培养当中,进而更好地达成共同育人。
为了更好地针对各方面的主题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进而更好地评估各个主体在校企合作中实际发货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改善,提升效果。在完善评价体系后,需要明确协同教育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而更好地为后期展开的合作提供相应的依据。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本地政府部门的评价、协同主体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的实际评价以及社会内部的真实评价等内容,全面地积极性汇总,进而更好地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评价标准,明确不同的评价内容的契合性,通过动态跟踪的方式构建评价体系,进而更好地保证评价的有效性。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评价展开二级参量,进而更好地明确评价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并针对评价作出实际的改善。
“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也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探索了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路径,希望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