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婷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发展促进中心
产业生命周期指产业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亡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演化而成的,即1966年Vernon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William J. Abernathy和James M.Utterback等进一步研究发展提出的A-U模型,1982年Gort和Klepper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一般人们把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不同时期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论是行业政策的制定还是企业战略的制定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产业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既有助于提高行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又有助于加强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前瞻性。
(一)导入期。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概念逐渐形成,金融领域的创新之一就是把传统的金融借贷与互联网融合,将投资人与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签订合同,形成借贷关系,借鉴国外业务模式,我国P2P网贷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创立。但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难免不被社会大众接收和追捧,所以我国P2P网贷行业经历了较长的导入期,直到2012年,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仅有132家。
(二)成长期。P2P网贷行业的主流业务模式比较简单,可复制性较强,进入门槛低,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发展政策,以及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资本等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网贷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网贷机构由2012年底的132家迅速增长到2015年底的3464家(达到最大值),增长近26倍。同时,P2P网贷对投资者来说,方便、快捷、获利高,对借款人来说,贷款条件低、流程便捷,所以越来越受到青睐,吸引了大量社会大众进入。P2P网贷行业成交量由2013年1058亿元增长到2015年9823亿元,贷款余额由2013年267.7亿元增长到2015年4394.61亿元,分别增长828%、1542%。然而,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首次定义P2P网络借贷,明确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这意味着我国P2P网贷行业在“监管真空”中经历了近8年快速而无序的发展,积累了极大的风险,从而给后期突然下滑埋下了伏笔。
(三)成熟期。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网贷机构被挤兑、股市大幅波动引起抽资效应,导致经营不善的网贷机构逐步退出市场。2016年以来,“1个办法+3个指引”等监管政策相继落地以及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的开展,加速了违规机构的风险暴露,且网贷机构尤其是有国资背景和上市条件的机构逐步开始依规整改、谋求合规备案,遏制了P2P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网贷行业停止了超速增长的态势,网贷机构数量以2015年为拐点出现直线下降,截至2017年底下降至2568家。但由于较多大平台的业务扩张和较高回报率的吸引以及广大投资者未能及时预知网贷行业潜在的风险,2016-2017年成交量和贷款余款仍呈现出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大幅降低。
(四)衰退期。伴随着网贷备案工作延期,经历短暂繁荣的网贷行业雷潮集中爆发,国家政策进一步收紧,全国统一标准的合规检查开启,网贷整治工作明确了坚持机构退出的主要方向,加速了网贷机构出清。截至2019年12月底,正常经营的网贷机构数量暴跌,下降至343家,下降了1897家,较2017年底下降率高达84.69%。鉴于越来越多的网贷机构出现兑付困难、携款跑路、借款人逃废债严重、被立案侦查,大量投资者利益受损,网贷机构的成交量和贷款余额快速下滑,2019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为9649.11亿元,创近5年新低,较2017年底下降了65.6%,借贷余额下降至4915.91亿元,较2017年底下降了59.9%。
从以上所分析的生命周期不难看出,我国P2P网贷行业具有借鉴国外缓慢导入、野蛮无序快速成长、依规整治短暂成熟、集中暴雷迅速衰退的特点。基于我国P2P网贷行业目前正处于衰退期末,且面仍然临着网贷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日常监管缺失、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很可能使市场资金流动性降低导致大量借款人债务违约率上升、机构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弱或经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和投资人信心挫伤纷纷提现等困境。
1.政府政策方面。2月21日人民银行部署2020年将“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另外,截至目前,全国12个省(市、区)相继宣布取缔网贷业务,网贷行业风险将被全部处置。所以,如何在保护投资者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稳妥彻底化解网贷行业存量风险是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那么,防止处置风险的风险、严厉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快网贷行业征信体系建设,建立网贷行业的长效监管机制,尤其是完善细化网贷领域的监管法规制度,设置行业准入、治理结构、高管资质、风险补偿等一系列标准,将是网贷行业监管者亟需要做的。
2.企业发展方面。网贷整治的持续推进,绝大多数机构意识到其最终出路是退出和转型。“83 号文”转型小贷方案的落地,给濒临绝望的机构带来了新的希望,所以,企业应该抓住转型的窗口期,加速引入机构投资者资金,申请转型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或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服务业务,谋求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