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00)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连同产物,一般来说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养老是指人类社会中赡养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人类后天形成的行为方式,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开始进行这样一项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大多数人都承认的文化,称为养老文化。养老文化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种解释方式,微观来说是指下代人对上代人的感情和责任的综合体现,宏观上则是个人、政府和国家对老年人的生理照顾、心理关怀和物质上的支持时产生的标准,道德约束和制度上的规范[1]。养老文化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上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养老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养老文化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春秋时期丰富发展起来,随后的魏晋宋明时期又产生了波折和极端的阶段,直到发展到今天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检验。最早期并没有养老概念的产生,老一代人会被抛弃或者杀害来求得族群的继续延续,到了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才有了对长辈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才开始有了养老的意识。传统养老文化发展鼎盛时期当属春秋,春秋时期孔孟之道当道,以孝道和尊老爱幼为核心的孔子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包括在《论语》《春秋》《礼》等书中都提及了对孝顺老人、爱护长辈的做法。总的来说,本国传统养老文化包括以孝为本,尊老敬老、家族本位和父权至上[2]。在古代社会中,养老文化一般是以思想道德的形式存在的,以具有血缘为前提并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下去,传统的养老文化概括起来大概有三个特征:1、血缘性为先,父权至上。封建社会里血缘关系是所有关系存在的前提要素,其中父权最为高贵并且神圣不可撼动,其中在《论语》中说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忠孝一体,孝以义”等语句都体现出对子女要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天经地义充满忠诚和爱心。2.过度的崇老性。就是指对于长辈过于极端盲目的尊敬与崇拜,当时的人们认为即使长辈父母犯了错误作出错误的决定,晚辈也不该出口顶撞或者反抗,而是应该顺应父母的想法,唯命是从,恭敬谦卑。这种顺从与不违背的思想反映了传统养老文化中的特点。3.将孝道扩大到绝对化的程度。“郭巨埋儿”的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郭巨,子三岁,家贫,母尝减食与之……巨称,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因为家贫为了让母亲有饭吃选择埋掉自己的儿子,养老的观念演变成迂腐可怕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格局与经济的变化驱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养老文化也从原来单一的思想上的规范开始逐步出现了制度上的规定,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从制度上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人们的养老行为,从单纯地靠家庭养老保障转变为个人保障和国家保障。传统的养老文化逐渐弱化是由于:首先是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一家几个孩子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一家一个孩子,家庭中的养老重担全都落到了一个子女的身上。“421家庭”已经成为如今社会的主流模式,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年轻人往往无暇顾及老人,家庭的重心已经从长辈滑到晚辈特别是孩子们的身上,全家的关注点更多是孩子的成长、教育、规划上,对老人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其次是社会代际中心下移,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在社会上拥有更多更强大的话语权,唯老独尊的情况被瓦解。老年人反而成了弱势群体,因此甚至产生了子女拒绝抚养老人的情况,并且屡见不鲜。最后就是经济形态的变化,古代多以集体经济为主,因此重视家庭的关系。而在当今社会人多以个人为单位存在于这个社会,无论是农业、工业、服务业都是不认识的人结合到一起所完成的,因此个人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被大大的提升,家庭和父母的观念相对的就被淡泊,个人价值至上的观念有时会动摇养老文化的基础。
近几十年,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于地缘和血缘产生的稳定的关系已经被独立和自由的思想所逐渐取代,人们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新型的养老文化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多层次,现代养老文化一方面是对传统养老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改进和创新,特别是在养老方式和制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代养老文化依旧是以尊老爱老为主要的思想内容,但在其本质上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今的尊老爱老不再是传统的单向性的盲目尊崇,更多的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相互的爱护与尊重,长辈也不愿意成为子女的负担。这样的观念也体现在了其他方面,其中就包括养老方式的多样化,如今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下列三种:一、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还是沿袭了传统养老文化中体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子女以及家庭成员的帮助来进行养老生活,老人的生老病死全有各个家庭来承担,包括费用的支出,养老金的积累以及代际转移支付等都在家庭中实现、完成。费孝通教授曾经提出的中国养老的“反馈模式”,就是指父母在养育了孩子之后,孩子如果不对父母履行赡养的责任将会受到谴责,这是最传统最基础的养老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1、可以增加家庭间的代际交流,“儿女孝顺、承欢膝下”是从古至今中国老人理想的晚年生活状态,在家庭内养老增加了老年人和子女之间交流的频率,老人从子女身上可以获得极大的精神慰藉,这有利于老年人身心的健康稳定。2、降低了社会养老的成本,将国家政府的负担完全消化在家庭内部,由子女个人承担。二、社区养老。“社区”这一词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他的一书第一次提道了这个词语。由于不同的人对“社区”的探析角度大相径庭,所以学界对社区的定义还未有一致的解释。但大多数都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社区”是以地域划分为前提的。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社区”更加深入的探析,认识也颇有不同。如刘视湘认为:“是指其成员在日常、精神和文化上有相关性,是在某一地域里个体和整体的总和。”而范国睿则认为是出于对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目的形成的特定范围[3]。家里或者是社区老人都可选择居住,社区的服务人员到家里履行专业的托老职责,是由社区支持在家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最大优点就是老年人继续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在保持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前提下,得到便捷又专业化的照护,满足了老人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需求,体现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新养老文化,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且大大缓解了养老的压力[4]。三、社会养老。其中包含很多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养老机构,另外还有活动中心、福利院等形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政府的支持作为强大的后盾,并且制度规范人员配备齐全,在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上拥有一套成熟的体系流程。且每个老人都有等同的机会入住进去,相对来说是一种公平性的体现。另外这种模式的养老还可以接受社会外界团体的捐赠,能够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从这些方式中我们可以见到当今养老文化的痕迹,那就是不在单纯地依靠家庭和子女,而是更加强调个人的自我养老以及重视社会和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支持,做到多个参与主体共同努力完善养老事业。
在制度上,现代养老文化也展现出了时代特征。古代的养老完全没有制度上的规范和国家法律的保护,而如今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老年人的养老权益。根据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分析,2018年本国60岁以上人口数增加860万人,2019年65岁以上的老人增加了945万,为近十年来的最高值。2010年第六次人普查数据得出,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3%,大约是1.8亿的数量;14年的统计公报更新了本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目有2.13亿人,比例划到16%左右。四年的期间内比重增加了接近3%,老龄化的严峻性跃然纸上。除此之外,在这些老年人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失独老人、空巢老人、残障老人等,基于这一现状,现代养老文化要求我们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去保障这些不同类型的老人,主要有:养老保险(老年社会保险)、老年救助和社会福利。养老保险是最常见的老人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对于个人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侧面体现。老年救助是指国家对于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忙来维持他们的基础需要,维护其最低生活程度的种种措施。老年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了弘扬优良的养老美德,在保障老人物质需要的前提下对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所提供的服务,是养老保险的延续和提升,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这些制度从高到低,覆盖到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满足了老年人的各种特殊需要,保护了他们各方面的权益,做到了全方位的赡养和照护,是对传统养老文化中单一养老模式和制度缺失的创新性的发展和补充,是现代养老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
养老文化经过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演变,从养老意识萌芽到尊老观念盛行再到扭曲养老本质后又进行了修正,直至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一个以完整的养老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现代养老文化模式,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价值体现。但深究后发现我们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老年人的心理诉求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挖掘还不够彻底,导致养老产业单一追求行为上的养老,养老文化的发展不会停止,对于养老制度的完善也不会止步,我们每一代人都会为此做出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