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研究*

2021-01-28 11:53富尔雅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丽绿色

富尔雅 张 敏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绿色教育的内涵与需求解析

1.绿色教育的内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致力在2035年达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宏伟蓝图。“美丽中国”概念在此蓝图规划中具有特别深远的指导意义,对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也对以绿色教育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要求。

绿色教育是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育,将这种思想渗透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教育为实现美丽中国宏蓝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提出:绿色教育的核心是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和大学生思想道教育中[1]。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绿色教育不仅承载了环境教育,也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和能力,并且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拥有着全球最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但众多普通高校在践行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并践行“美丽中国”和“绿色教育”,落实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思路、勇于教育模式革新,并实现教育的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职能。

2.绿色教育的需求解析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影响、破坏,甚至面临资源枯竭以及灾难[1]。在“美丽中国”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作为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桥梁,愈发倾向于可持续化、人性化、重视生态性、传承文化等方向发展。如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发展迟缓,授课形式单一,缺乏民族传统文化渗透,缺失绿色教育理念的引导,学生盲目追求美观忽略环保,加之环境设计专业需求的忽视、教育师资缺乏、“绿色教育”内容散落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立足“美丽中国”大背景,在遵循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绿色教育内涵与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人文的环境设计,使得自然与人文相互交映,物质与精神不断融合,促进新的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

二、“美丽中国”背景下如何融合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

1.融合方向的定位

“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绿色教育在思想观念上、教学设计上、方法选择上,都应始终以“绿色发展”这一科学的理念及方式根深至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全方面和全过程。教学过程中以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平衡环境与发展,重视生态环境设计,有计划、分步骤地将美丽中国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和绿色教育理念所强调的生态保护意识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和设计作品创作中,以此明确“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与绿色教育的融合方向。

2.融合内容的选择

“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与绿色教育融合,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充分结合学校客观条件与地域属性,从身边的绿色教育着手,选择具有前瞻性及实操性的设计案例进行授课内容的选取。充分挖掘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汲取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和学习优秀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经验,为美丽中国的发展呈现更优秀的时代作品。

3.融合宗旨的界定

“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与绿色教育融合,要体现环境保护、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等内容要求,并依据绿色教育的目标“人与环境”关系的系统论课程进行选择和设置,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及跨科学的整体属性。在实现我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保护和传承,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自身环境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根据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围绕当地文化进行地域特色环境设计、注重环保和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为“美丽中国”宏伟蓝图的实现添砖加瓦。

三、“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的应用策略

1.优化“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在环境设计专业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优化。

首先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公共课与基础课,又称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中充分融入绿色教育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绿色设计理念、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传承等,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的关系。基础课的绿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其次是环境设计的专业课,这部分课程一般由院系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学科特点,增设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设计专业与美丽中国、绿色教育的关系。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再次是隐性绿色教育课堂,课程教学中融合专业竞赛和校园活动,并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变废为宝、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方向。

最后是举办绿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校园展览、研讨会、讲座等多元形式,与大学生形成绿色教育的互动交流方式。结合绿色教育宣传,引领并拓展大学生的设计思维,促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环境设计事业、并积极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初步构成一个基于“美丽中国”背景下完整的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教学体系。

2.理性对待外来设计防止本土文化缺失,融合美丽中国绿色教育元素再创造

以美丽中国绿色教育的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环境设计新的生命力,在增强环境设计含蓄性的同时,理性对待外来成功的环境设计作品,在吸收西方优秀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唤醒公民的本土意识,摄取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园艺、民间工艺、民间图案等)中的精髓,充分结合当代人的社会审美需求,将传统文化进行提取与重组、继承与弘扬,融合并创新富含美丽中国绿色教育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内容,彰显我国本土化特色的环境设计作品。

3.优秀的传统文化带进课程,民族文化在教学中得以活态传承

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及环境设计方面的内容,如传统建筑哲学、建筑理论、中华国学、宗教思想、绿色建筑思想等,通过以动态激发、多结构建立和增强连续性三方面教学手段促进传统文化绿色教育理念充分融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授课中结合民族音乐、视频播放来作为课堂的动态开启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与辩证,学生在有趣的互动中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关联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绿色教育传统文化的内涵。

4.将OBE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深化美丽中国战略蓝图发展

基于OBE的教学理念,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为中心,以美丽中国绿色教育教学目标为起点,从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的视角,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中结合BOPPPS教学法,充分高效利用课堂,将绿色教育理念在导言、学习目标、前测环节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参与式学习,绿色教学目标点激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及课堂的参与度。结合优秀的案例分析并理解其内在的绿色精神及生态价值。引领学生以美丽中国为主题,提出自己的生态设计方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美丽中国绿色设计理念与作品,确保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深化美丽中国战略的发展,教学中以结果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进而实现环境设计专业绿色教育的教学目标。

5.强化绿色教育意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突出鲜明生态危机意识绿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培养未来环境设计师的重要职责,除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们树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和态度[2]。不断加强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审美观念、绿色理念设计、可持续材料应用、变废为利、传统文化传承等正确道德价值观及职业责任感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需要具有鲜明的生态危机意识、绿色知识的储备、绿色技能的掌握,才能通过教学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消费主义过分放纵会导致的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同时也要体现适当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突出以自然、绿色、人文为基础进行可持续性环境设计。

四、结语

绿色教育有助于强化教师团队的能力建设,提升学生的绿色人文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美丽中国伟大目标的顺利达成。绿色教育可以帮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艺术作品的多元内涵彰显设计作品的文化性、时代性、创新性,使现代环境设计更具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因此本研究为改善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设计现状、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对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美丽绿色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