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念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融合

2021-01-28 11:53曹志红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精神

曹志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人文社科与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孔子曰:德者,本也,育人之本在育德。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也曾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培养学术素养高、业务能力精的知识型人才,而且要培养政治觉悟高、政治立场稳的社会型、智慧型人才。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学校的一切都为育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程的精髓是德育,是使学生成为有坚定政治思想和理想、有民族国家责任担当、有改革创新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思政教育贯穿于所有课程之中,让学校回归本位,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思政的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唯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凝聚中国力量,激发创新创造,推进复兴伟业。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介入思政内容,渗透中国精神,对于培养新时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意义重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教学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脱离不了文化,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和传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同等重要,语言技能与文化技能的完美结合才能使跨文化交际交流中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最大限度地得以避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涉及地域、历史、风俗、思维、价值观、言语表达及意义等方方面面,长期专注于西方国家的国土人情、风俗习惯、思想价值观,易于学生产生崇洋媚外、见异思迁的心理,从而削减对本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认知。[2]

所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要促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奋进,勇于进取,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加强学生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产生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社会制度自信,不断增加民族自豪感。

通过增强东西方文化差异认识,进行两种文化比较性分析,适时地融入思政教学,可以强化大学英语教学知识,加深对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践行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课上授课活动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在传授西方国家文化时加入本国文化成分,把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加强学生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的了解,而且会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圣诞节是西方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节日的气氛既包含平安夜的圣洁,也充满圣诞老人及孩子的欢乐。在圣诞节期间,人们有最长的假期,准备并享受最好的饭菜,购买最美的服装,家里摆出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圣诞树,给孩子们分发圣诞礼物。中国的春节也一样,也有最长的假期,最好的食品,最艳丽的服装,晚辈的压岁钱,商店街道家里热闹非凡,红色是主色调,到处都是喜庆吉祥的色彩。[3]这样的对比性讲解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吸收掌握关于西方圣诞节的知识,也更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

2.课前作业课后活动

课前作业课后活动一般包括看视频、听录音、预习复习等。前几年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吻别》,这首歌既有汉语版,也有英语版。现在英文版似乎更为流行,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歌词节奏韵律都特别优美,歌声更是深入人心,但这首歌最初是由张学友的汉语版衍生而来。通过讲授这首歌的文化历史,知道这首歌的汉语渊源,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加喜欢欣赏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

3.微信、QQ、博客等传播媒介

在当今信息化程度高、社会各方面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上微信、QQ等以其传播速度、实用性,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这半年,作为网络在线教学的补充,微信、QQ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大学英语文化课堂向学生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知识以及疫情控制方面的新闻时,通常实时跟踪报道且引经据典地全面介绍。总的来说,国内疫情由于措施得当得以有效控制。学生知悉这些情况后,无疑会热爱祖国,珍惜当下,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学习奋斗,实现强自我、强家进而强国的梦想。

现如今大学普遍有思政课,而且思政思想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耳濡目染思政内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思政思想的融入应避免千篇一律,泛泛而谈,使学生失去对思政及大学英语文化的兴趣。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思政的输入宜遵循以下原则:

[37] 卓莉、史培军、陈晋、一之瀬俊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灯光指数CNLI方法的探讨》,《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第893-902页。

1.相关性原则

大学英语文化课堂所导入的思政内容须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对阅读材料中所出现的跨文化交际实用价值大的文化点着重考虑思政内容的输入,授课时力求讲得更清楚、更深刻。脱离课文文化内容讲思政容易空洞、索然无味、丧失重点。

2.适度性原则

这指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尺度。要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使学生具有英语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思政意识,必须进行足够量的信息输入。然而,思政的导入切忌过量。思政内容量的涉及往往比较敏感,输入过多学生会厌倦,输入过少又很难体现应有的作用。思政如同书本扉页的注释,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或书本内容理解的方向即可。另外,也要把握思政内容本身输入的尺度,防止空洞、泛泛、不切实际。思政教学要聚焦于那些蕴含在语言文化中的内容,省略那些影响信息接受和理解的,或脱离学生已有的信息网络而难以记忆的内容。思政教学所设计的内容要紧密贴合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在学生可接受范围之内实施。

3.可理解性原则

思政内容的输入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同时必须注意思政内容与英语文化内容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思政一般与单调乏味、形式单一联系在一起,因此思政内容的渗入应运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趣味性、新奇性及人们对陌生西方文化了解的期待,适时地输入,而且应注意本身形式多样化,方式顺畅自然且合情合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思政输入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自媒体等教学资源语言、画面、音响三位一体的特点,在学生置身于英美文化情景中时适当地渗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4.多样性原则

思政内容的输入可以通过声像、图形图像、实物这样物质层面的方式方法实现,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听写、复述、表演、唱歌等语言行为的精神层面进行。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最为重要,也就是德育,育政治思想坚定,具有时代担当的人才最为重要。传道既可于课堂课外的专题讨论、辩论等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形式输入,也可于言传身教、行为表率、潜移默化中传授。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行多样化的思政教学,不仅符合英语文化教学的原则,符合时代的要求及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而且会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5.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政内容及思想既可以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五千年辛勤劳动成果、文化传统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也可以是与当今时代、中国国情息息相关的先进思想观念,时政焦点,二者不可互相替代。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或整合,可以相宜得彰,互增色彩。

6.实用性原则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主要目的是口头书面的交流与沟通,更确切地说是互相交流与沟通。因此学生在接受吸收异国文化思想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接触本国的思想文化,能坚定思想信念,还能传播中国文化。

听说有一个故事:一位中国人被外国导师邀请去吃饭,为表示礼貌带去一幅蜡染的壁挂作为圣诞礼物。那位导师一打开礼物就兴奋地说:“My God! What a beautiful Flying Angel!” 这位中国人意识到她将中国神话中传说的广寒宫仙女嫦娥误认为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天使安琪儿,于是就给她讲述嫦娥的故事。中国精神文化思想是中国人的根,是意识形态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思政思想,而且应该适时适地地运用。现在大学英语课本和四六级中都有段落翻译,其中的英译汉涉猎的大都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的思政,如中国的书法、园林、花卉,一带一路,幸福指数…这些全是思政理念的实际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渗入思政理念和内容,是时代所赋予的要求,是培养具有世界尖端科技文化知识、熟悉跨文化差异和相通,民族政治思想坚定人才的要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①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在五千年的腥风血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蹂躏中,中华儿女无畏艰险,历尽无数磨难,紧紧守住了自己的疆土家园,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强国。在未来的岁月里,有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必然愈加强壮、辉煌。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版,第47-48页.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