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媒体构建文化中国形象的最新样本*
——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2021-01-28 11:53王紫依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杜甫纪录片建构

王紫依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000)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第4频道于2020年4月7日推出的一部英文纪录片,由BBC和CCTV联合制作。这部特别的影片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向西方世界推介杜甫的纪录片,用时58分钟,由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做主持,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朗读译诗,以讲述、采访、再现、搬演等形式,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诗人杜甫,并给予他“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称号。诗词之美能够慰藉人心,纪录片播出后在海外社交软件及评分网站上口碑不断攀升,对于正处于疫情期间的中外观众来说,这部纪录片的推出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影片立足当下,回溯杜甫一生,当现代中国与杜甫生活轨迹重合,呈现出的是杜甫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时代精神,以及杜甫及其诗歌如何构建了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文化中国形象。了解杜甫,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下中国人,纪录片不仅为西方观众提供了理解杜甫诗歌的机会,还引发了对以杜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时代精神的讨论,促使西方人通过杜甫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领会杜甫及其诗歌的非凡魅力。

近些年来,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表现愈发突出,但在获得了更多对话机会的同时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形象被塑造的现实状况,尤其是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形象被骤然聚焦,西方舆论对于中国的“抹黑”变本加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恐慌,甚至出现了“新型黄祸论”。在纪录片中,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片头就指出“在东方,他永垂青史,而在西方,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该片将杜甫和莎士比亚、但丁相提并论,简单对比莎剧在中国的接受和流变史即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莎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研究体系。正如学者胡宇齐所说“这部纪录片,是传递中国文化的尝试,同时也折射出中西方文化认知的严重不对称”[1]。因此,从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的视角看,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非常具有特殊性,其作为域外“他者”构建文化中国的新样本,对于域外中国形象的建构意义非凡。

一、BBC是如何介绍杜甫的

第一,历史视野与比较视域相结合。

纪录片首先是把杜甫放在历史视野和比较视域中展开讲述的,“杜甫生活于公元8世纪,是英国产生《贝奥武夫》的时代,这时是中国的唐朝,一个有着灿烂的文化成就,却在可怕的战乱和尸横遍野中终结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盛衰。纪录片中迈克尔·伍德以杜甫的生平为线,重走了杜甫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地方,包括巩义、曲阜、长安(即如今的西安)、成都、长江三峡、潭州(即如今的长沙)、湖南平江等,全片在重现杜甫生平的介绍中结合杜甫创作时的际遇和时间地点,穿插了15首伊恩·麦克莱恩深沉朗读的译诗。但这些诗篇除了被采访的小姑娘背诵的《春夜喜雨》和表现安史之乱的《春望》,鲜有大部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作,BBC更多选择的是杜甫的自述诗,由此他的经历在自述诗中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幼年丧母,遭遇瘟疫,成长中接受儒家思想,然而科举不第,接近朝堂后理想破灭,时值中年,天下大变,颠沛流离,最后于贫病中溘然长逝。杜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一生,他的彷徨无奈、痛苦迷茫,与现实中的观众产生共鸣,跨越千年的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

另外,BBC借宇文所安的评价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使他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认为“杜甫是非常特殊的一类人,这类人还包括但丁、莎士比亚等,这些诗人创造的价值,成了后世诗歌的评判标准。”以往对于杜诗的比较研究,更多的都是在李白和杜甫,或者杜甫和其他诗人的比较,而这部纪录片将杜甫称为与莎士比亚、但丁一样伟大的世界级诗人,以西方人特别的视角,观察并解读杜甫和杜诗,这是值得反思的。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接受程度一直较低,这其中固然有文化差异的问题,但究其深层原因,更在于我们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主体,文化的域外传播不够充分。

第二,英雄叙事与平凡化叙述相结合。

迈克尔·伍德行至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义时,极力渲染杜甫的出身:在其幼时,此地遭遇瘟疫,姑姑听从女巫的预言,牺牲自己的孩子,保住了他的命。杜甫在幼年时期便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同,经历苦难之后,发生转变和升华,成为伟大的诗人。这是典型的西方英雄史诗叙事结构,是为西方人极其熟悉并易消化的。同时,该片并未着力表现杜甫的诗艺以及他在文学史上光耀古今的地位,而将重点放在重现杜甫苦难的一生,对其经历进行平凡化叙述,杜甫被塑造为一个普通人,跨越千年与观众产生共鸣。平凡化叙述与英雄史诗叙事并不矛盾,两者的结合无疑更能让西方人接受,产生兴趣、好奇。

更进一步来说,将杜甫塑造成一个普通人,这其实是抓住了杜甫创作的重点,纪录片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也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注意历史记载的民族,杜甫的诗歌是诗歌当中结合历史结合得最好的作品,同时这个记录还把他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精神史,也记录在了诗篇当中。”杜甫的创作与自身经历紧密结合,他的诗歌记录的不仅仅是人生经历,更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变化。纪录片中不止一次提道,正是因为杜甫经历了无数的战乱、苦难之后,才使得他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甚至迈克尔·伍德强调“没有安禄山,就没有杜甫”。

二、BBC为何给予杜甫如此高的评价

迈克尔·伍德在片尾阐述了自己对于杜甫的评价:“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他将会被大众公认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称呼他反而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因为这将他的地位仅仅限制于一个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可以和他相比的人物,事实证明,某些人,在某种机缘下,不仅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感情,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在他的诗歌中,他在构建这个国家的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更多,他用汉语中最伟大的诗歌语言,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新京报采访中他也说:“杜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探讨的是永恒的人之本性。”一言以蔽之,杜甫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者,也是塑造者,他的诗作之所以打动如此多的西方人,因为他一生的追求,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真正的爱天下人。

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几乎贯穿了杜甫一生的创作,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使大唐倾颓、兵戈不断,百姓面对的是无休止的征兵和沉重的赋税,他的《三吏》《三别》就是那个时代百姓生活最好的写照。杜甫用诗歌发出时代的呐喊,将民间的疾苦放大到全世界,比如《春望》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感时伤怀,这首著名的诗篇运用了独特的文学技巧,以家国天下开篇,却以稀疏的白发结尾,诗篇内容“由重到轻”,感情却层层递进,由国家社会之痛,引发个人之痛,个人之痛又引来心怀天下,痛苦累累而上,最终落到簪子都插不住的白发上。杜甫用他精妙绝美的文字,告诉我们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样的诗篇,如何不是塑造了我们的精神?杜甫最大的价值,最能打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在经历社会剧变之时,所做出的个人化的记录,即“诗史”,这些文字渗透着感情,使遭受苦难的人民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把孔子以来仁人志士的思想、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化为动人的诗句,渗入每一个观者的心中,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恐怕的确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成就。“以人为本”也即人文关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主张“仁为核心”“人为贵”的儒家,还是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本质上都是提倡以人为本,诗人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崇尚儒释道等思想,大多追求报国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能够真正达到以人为本境界的并不多。在后人眼中,杜甫是忧国忧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生命有一种天然的恻隐之心,如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恻隐之心带给他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的态度,“绝大多数中国史学家、哲学家、诗人都把杜甫置于荣耀的最高殿堂,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在杜甫追求诗艺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2]。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杜甫就不仅仅是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良知,这也就是为什么迈克尔·伍德说西方文化中没有杜甫这样的人物。杜甫的人文关怀正是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也是现代文明仍旧需要的。

三、我们该如何看待纪录片在当下的现实性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人文价值决定了其作品必将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学财产”[3],其实,在20世纪之前,西方英语世界就零星出现了杜甫诗歌的转译和翻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20世纪下半叶,已有多部专门译介杜甫诗歌的作品,美籍华裔学者、历史学家洪业翻译出版杜甫诗作的传记体著作:《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对于确立杜甫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有决定性作用,在这之后,杜甫作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地位被充分确立,21世纪,杜甫在西方已形成其经典地位。但对比杜甫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现实却是如宇文所安所指出的,在西方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这部纪录片的播放彻底让杜甫在西方世界“红了”起来。

纪录片作为一种新颖的媒介产品,以“真实”为标签,在跨文化传播中,已然和电影一样成为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传递信息和情感、输出民族文化极有效的载体之一,纪录片对于真实性的诉求和记录使其相对于故事片而言更能与观者产生共鸣,美国好莱坞运用中国元素拍摄的电影《功夫熊猫》系列、《花木兰》系列等非常成功,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些电影在运用中国元素的同时内里装的依然是美国的价值观,影片里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但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现神秘和想象的东方元素来传递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花木兰》抛弃了忠孝节义的观念,转而体现女性的个性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在否定中国的传统观念而言说美国的主流思想。《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没有过度的想象和“黑化”,迈克尔·伍德以平视的视角,将中西方历史串联起来,把杜甫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不仅强调“他者”眼中的杜甫,还讲述了杜甫对西方的影响,透过疫情雾霾发出微弱光芒,让西方观众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纪录片中对杜甫诗歌思想和内容的表现可能只是浅尝辄止,但对于不了解杜甫的西方观众来说,这种形式才更容易激发他们对中国乃至中国诗歌文化的兴趣。

杜甫的文化价值通过这部纪录片被重新挖掘了出来,杜甫诗歌在现代社会的回响使西方人透过诗歌看到了中国。西方世界在主动与东方交流,这在疫情时期,对中国形象塑造有着特殊意义。“国家形象产生于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之中,单一主体呈现出的是片面的形象,只有多元主体的互动、混融才使得建构出的国家形象得以立体和丰满。可以说,国家形象是不同国家主体间、也即多元主体相互建构的结果,它是基于主体间性的一种跨文化交往”[4]。“这部纪录片就是文化翻译的问题,它如何将杜甫翻译到西方,让英国人能够了解,另外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让中国人也认同”[5]。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观众形成了自己对中国形象的理解,主体之间的多重解读构建出了丰满的国家形象。尽管严格来说,该纪录片还存在译诗翻译不准确、拍摄的都是仿古建筑、搬演的内容粗糙等问题,但正如迈克尔·伍德所说“任何能够促进彼此了解的对话方式都是可取的”,“这部片子是怀着感情拍的,这才是关键”。《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域外“他者”建构中国形象值得重视的新样本,我们不是唯一对中国文化有权力进行阐释的人,应该反思的是,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主体,在中国形象备受瞩目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手握主动性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建构与时俱进的文化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杜甫纪录片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登高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建构游戏玩不够
绝句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