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锋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
在老年人口高增速下,养老建筑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但调查显示,多数养老建筑使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养老建筑设计中单纯注重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室内空间环境的把控,这导致其很难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作为养老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活动,因此,加强老年建筑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应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养老建筑主要的服务人群是老年人,该类群体对环境的感知清晰是色彩设计的重要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上出现眼部老化或病理性变化,这使得传达色彩信息的锥状细胞不断减少,仅为20岁青年的1/2,继而导致老年人的色彩感知能力下降。不仅如此,老年人水晶体老化,作为人体唯一的透明结构,水晶体犹如相机镜片,年轻时水晶体清晰而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水晶体不断增厚、浑浊,这也导致老年人色感衰减。为了满足老年人“看得清”这一首要需求,必须充分考虑配色关系,提高环境辨识度,避免采用黄白配等低明度对比方式,以免影响老年人分辨信息。
老年人色彩心理需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感需求。由于生理衰老导致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大幅降低,对身体、生活控制力持续下降,这使得其内心对于平衡、稳定的要求更强烈,也更倾向于选择“理智的”、传达“安全感”与“信任感”的色彩。二是归属感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们重要的心理需求,对于身处晚年的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归属感源自家庭与朋友,因此,用色方面要注重营造出“家的感觉”。在色彩印象坐标体系中,更能传达“家庭感”的配色多集中在自然区及周边相邻区等“愉快的”色条区域,选择此类色彩可给人以亲切、舒畅之感。三是适度刺激需求。老年人无论行动能力还是心理能量均处在衰减状态,因此,具有较高饱和度和较大色彩能量的配色会给其耳目一新之感,如高纯度的紫红色点缀可给人稳重而不失活力的心理感觉[1]。
养老建筑室内环境色彩具有调节身心健康、科学定位引导、方便细部辨识等功效,根据老年人色彩感知特征,养老建筑室内色彩设计要注重“以人为本”,从老年人身心需求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对该群体的感知加以调控,如避免高饱和度色彩引发视觉疲劳、采用高明度色彩满足视觉舒适度、提升色彩功能度等,以科学的色彩设计满足老年人审美需求及功能要求。
对于视觉系统退化的老年人而言,养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时要注重建立易于老龄人辨识的标志系统色彩,帮助其解决视觉信息接收障碍,也方便其对不同功能空间进行识别。易辨色彩直接关系着老年人能否有效辨别指示标志,为了清晰地传达标识信息,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字体色彩传达信息的清晰度以及字色与背景色之间的亮度差,通常而言,用于安全警示、引领提示的标志多采取的是红、橙等波长较长、易于辨识的颜色,同时加大图底反差,以达到警示之效。除此以外,养老建筑室内空间包括居住、文化娱乐、餐饮、医疗等多个单元,不同空间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对于老年人而言,过多而繁杂的空间极易引发识别难题,为了规避这一问题,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属性、活动密度、氛围需求等多重因素,科学设计色彩背景,强化色彩对空间的划分作用,构建起环境色彩与室内空间功能的关联性,具体而言,针对私密性较强的个人居住空间可选用浅暖色系背景、对于医疗空间可选择浅冷色系,为了摆脱可能带来的冰冷与虚空之感,设计人员可在冷色背景的基础上采用高跳跃度的颜色加以点缀、对于公共交通空间则可大胆运用色彩进行引导性设计,强化交通系统的可识别性。除了要考虑色彩的可识别性以外,还要结合色彩心理学、色彩生理学等要求,发挥色彩的正向、积极功效[2]。
在养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往往需要对不同功能的空间配置不同色彩,以充分发挥色彩心理暗示作用,体现其空间功能及相适宜的性格特征,同时还需强化色彩细节处理,增强环境空间对老年人的亲和度。
1.个人空间色彩设计
养老建筑的个人活动空间是老年人的私密空间,其可以在该空间进行会客、休憩、洗漱等一系列个人行为。个人活动空间虽面积不大,却涵盖了玄关、卧室、卫生间、阳台等基本功能空间,包含就寝、卫浴、起居三大功能,因此,空间色彩设计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为其营造类似于“家”的宁静、温暖、舒适氛围,做到美观与实用兼顾。其一,对于卧室和起居空间,色彩设计要考虑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切忌采用过高饱和度或过低明度的色调,以免导致神经兴奋、影响老人睡眠,或引发沉闷绝望之感、失却“家”的温馨之感。通常而言,卧室环境的主色调可选择诸如鹅黄、淡蓝、淡绿等清新、淡雅色调的色彩以营造温柔、温馨之感,避免老年人因过于丰富或鲜艳的色彩而神经兴奋,引导其迅速平复心情进入睡眠。卧室家具色彩应与背景色协调呼应,注重名度、纯度及色相对比适宜,力求简洁,避免褐色或高纯度色的运用;纺织品如窗帘、床单等色彩也属于主体色,选色时要以雅致柔和为主,配合挂饰、靠垫、摆件、绿植等点缀色,丰富室内色彩的层次感,拉近与老年人的情感距离。其二,卫生间也是一个私密度要求极高的空间,从整体来看,卫生间色彩设计要营造整洁、明快、安全之感,选色方面可倾向于较为明亮的浅色系,给人以洁净感的同时,便于发现脏污并及时清扫。即使整体浅色调,也要避免单一色,要将地面色彩与墙面色彩进行区别设计,马桶后墙面运用区别色彩,方便老人快速识别,还要增加特殊设备,如坐便器扶手、沐浴椅等,可选择红、橙、黄等鲜艳色,避免单调感的同时提醒老人注意安全。其三,玄关虽只是过渡性空间,但进出门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在此处完成,因此,玄关色彩设计无论是心理感受还是识别功能均应全面考虑,玄关处墙面可与卧室墙面色彩一致,使空间整体连贯、整洁宽敞,地板可选择区别色,或铺设醒目的地毯,暗示老人即将出入空间,门厅色彩要考虑识别性,如插卡器、面板色、衣帽挂钩等要与墙面色对比鲜明[3]。
2.公共空间色彩设计
对于养老建筑而言,公共空间涉及众多,如大厅、文娱空间、餐饮空间、医保空间、交通空间等,对于此类空间色彩设计,既要依循整体功能识别目的制定对应的色彩计划,又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营造舒适、和谐、愉悦感,使之能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强化交流,减少孤独感。其一,大厅是连接电梯与楼梯口的交通中枢空间,具有多重功能,色彩设计时要突出轻松、祥和之感,切忌追求豪华气派,色彩选择要注重整体,并根据不同功能区进行区别化设计。大厅通常采光好,墙面避免采用过亮的黄、橙、亮白色调,可采用中性色调。地面多为硬质材料铺装,可选择色泽柔和、纹理漂亮的大理石,地面颜色切忌过杂,还要考虑防滑、美观等要求,还可在视觉中心加强对比,以调节色彩氛围。其二,对于文化娱乐空间,设计时要善于运用色彩营造积极、活泼、健康的空间性格,通过动静空间的色彩配置,以调动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如图书室、书画室等需保持安静的空间可选用米白、淡蓝等浅色调,棋牌室、健身房则要选择纯度较高的暖色调以提升空间活力,使老人心情愉悦。其三,餐饮空间是老年群体十分重视的功能空间之一,在选色时要注重营造舒适、休闲之感,通常而言,餐饮空间以暖色调居多,但要考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避免采取过多的高纯度、高明度暖色,如红色可使人体神经系统幸福,但接触过多容易引发焦虑感,餐厅主色调可选择米色,缀以少量的中等纯度及明度的橙色,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增进食欲。其四,医疗保健空间要营造专业性的空间性格,色彩要以白色为主,给人以整洁之感,但大面积白色容易使人感到绝望、虚无,因而可适当搭配其他色彩,如浅绿、浅蓝、浅咖、暖灰等,增强老人与空间环境的情感体验,弱化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候诊区域因人流量较大,设计时要采用诸如淡黄、米黄等高明度、低纯度的暖色加以调节,缓解长时间等待可能引发的不良情绪[4]。其五,交通空间包括走廊、楼梯、电梯等,用以实现各功能空间之间交通的互达,根据走廊分布,对于采光较弱的方位要选择明度较高的色彩,光线良好处可选择低明度色彩,同时,地面色要与墙面色有所区分,方便老人识别,墙面要设置醒目的暖色调安全扶手,墙面可悬挂色彩漂亮的装饰画,楼梯梯步切忌色彩过深,电梯轿厢内饰要选择暖色设计,避免采用镜面不锈钢等内饰,以防老人眩晕。
综上,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建筑需求逐年递增,如何迅速提升养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养老建筑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可以在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养老建筑的设计水平,提升老年人对室内空间的归属感,增强其交流意愿,提高其生活品质。对于养老建筑而言,室内各空间既独立又关联,在色彩设计上要做到整体统一又有所区别,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要求,并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光线及群体细分等情况,打造“适老性”养老环境,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安全、宜居的生存环境。通过研究以期引起养老建筑项目建设方及相关设计人员的生层次思考,为面向老年群体的室内空间色彩设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