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校园足球发展思考

2021-01-27 09:05:46朱佳斌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强国足球

朱佳斌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校园足球发展思考

朱佳斌1,2

1.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 杭州,311231;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1231。

校园足球是足球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发展校园足球的价值意义进行阐述。从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经费保障、场地资源、学生参与、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方面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成效和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发展举措:改变落后观念,正视校园足球价值;健全选拔机制,疏通人才通道;完善校园足球各级赛事;健全校园足球支持保障机制;注重校园足球师资培养;纳入学校考核机制。

校园足球;体育强国;足球改革

2019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部署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足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指标,也被列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深化实施,足球管理体制、青少年足球人口、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背景下,梳理校园足球发展问题,提出发展举措,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实现中国足球梦、体育强国梦和提升体育强国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对体育强国的解读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体育强国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标志。对“体育强国”的解读包含着两个层面:

第一层解读,作为一个奋斗目标。“体育强国”与“体育大国”相对应,“体育强国”奋斗目标是基于我国“非体育强国”的国际地位提出的。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至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金牌数量始终保持前三的国际地位,然而这些辉煌的竞技体育成绩仍不能代表我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因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并且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极不均衡,尤其是“三大球”运动作为国际公认体育强国衡量标准,却一直是我国体育的短板。

群众体育方面(主要以体育人口指标衡量),我国体育人口绝对数量占优,相对比例落后。例如,2016年法国欧洲杯足球赛上,冰岛国家足球队的一场比赛牵动了国内3万民众到现场观看,而冰岛的总人口只有33万。单单一场足球赛,体育参与人口几乎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10,实属体育人口大国。

第二层解读,作为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将体育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达到“强国”目的。从系统论、功能论的角度看,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和途径,也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体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特殊贡献。对外,在确立世界体育强国地位的同时,对内更为惠及国民,享有更多的发展成果。

2 发展校园足球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意义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足球工作会谈上提出,“校园足球是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夯实足球运动的社会基础。”刘延东副总理也指出:“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2]由此可见:体育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足球振兴,足球改革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一个突破口,而校园足球则是基础环节。

为何在建设体育强国和校园体育工作中首推足球项目?这显然与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是分不开的。

校园足球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心身健康。梁启超先生在百年前所著《少年中国说》中,已经深刻意识到青少年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而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却不得不再次面临这一严峻形势。当今社会,青少年逐年下滑的体质健康程度,和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两大难题。甚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将有近7亿近视,近视率占到总人口的50%。[3]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干预,拯救青少年日益下滑的身体素质,成为是中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足球则是增强体质和塑造青少年人格的首选运动项目。足球运动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抗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功用。同时在足球比赛中形成的团队意识、纪律观念和经历的挫折教育,对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足球是一项运动,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文化。足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文化传播和影响力方面有着其他一些文化形态所不能达到的效果。[4]跟据文化的结构层次划分理论,足球文化也可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精神层次是足球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校园足球文化所折射出的拼搏精神、足球精神、体育精神凝结升华为拼搏奋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凝心聚气,提升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

3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校园足球发展思考

3.1 发展成效及问题

校园足球开展最早的一个5年阶段,应该追溯至2009年至2014年。在此期间,学校体育中的足球项目有所发展,学校青少年足球人口有所回升,然而实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时至今天,在《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大背景下,新校园足球项目实施已有5年。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场地保障、学生参与面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与世界足球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和问题。

杭州市运河引配水系统以提高水质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自然子系统效益最好,且保持稳定。运河引配水系统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系统运行之初取得效益较缓,2005年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效益水平逐年提高,增长速率逐年加大。各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自然子系统造成压力,因此2003—2005年,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收益较慢时,相应的自然子系统收益较快;2005年后,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增长速率明显加大,但是自然子系统效益出现波动。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间的平衡,使得整个城市引配水系统健康、稳定、高效地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3.1.1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 建设足球特色学校是教育部校园足球项目的工作方面。2015年选拔8627所,2016年4755所,2017年6837所,2018年3916所。[5]2019年5月,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启,特色学校数量仍将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根据教育部体卫艺司公布的数据,当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有27059所。[6]但是,在足球特色学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校园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一些学校,足球作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和必修内容,从而挤压了其他传统优秀项目的发展空间,造成了发展偏颇、背离初衷的现象。

3.1.2 校园足球开展的经费保障 为促进校园足球发展,国家设立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扶持专项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教学、训练、比赛、培训,以及支付工资、场地建设等方面。《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明确规定,原则上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不低于10%,以保障校园足球工作的运行,但是因各地财政状况差异,这个比例很难执行。根据近五年经费投入情况统计,校园足球项目的经费投入呈递增趋势,但是发展速度和投入力度与足球强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早在2007年,日本用于发展青少年足球的经费高达2.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800万元),并在5年内连续追加13.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 450万元)。[7]当然还没有考虑到中日两国人口基数、青少年学生数量、学校数量的差异。

3.1.3 校园足球开展场地 尽管随着“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推进,全国体育场地建设速度加快,但是可用足球场地数量仍显得捉襟见肘。2019年4月,全国第七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正式启动,数据尚未公布。但根据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在校园内符合开展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足球赛的场地不到一半。与之相比,早在2015年,冰岛这个只有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和约33万人口的欧洲小国却拥有179个标准足球场和28个小型足球场,[8]并且所有球场免费开放。另外,在足球强国巴西同样如此,白岩松2016里约奥运期间解说谈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走进巴西才知道到处都是球场,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各种活动中心、广场,并且全是免费的。而反观我国,场地短缺暂时不论,在北京,足球场地动辄每个小时收费800至1000元,这样的场地管理制度,这样的体系,有几个中小学甚至大学生可以消费得起。由此还是可以看到足球场地资源的不足和中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3.1.4 校园足球的学生参与度 据统计,2014年在小学、中学、大学举办的学校四级联赛约10万场次,仅仅2015年一年,发展校园足球定点学校5000余所,参与270万人次[9]。自2015至2019年的五年间,全国范围内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参加四级联赛人数高达1255万人次。然而在成效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唯成绩论”仍占据主流市场。我国有近70% 的学生在课后和假期参加各种辅导班,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超过2h,课外活动时间及假期被严重挤压,没有空余时间的保障,校园足球项目只能是空中楼阁。与之相比,法国小学生周课时27h,含体育课和3h的兴趣班,每周上课4.5天。[10]

3.1.5 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数量缺口和资质低下仍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瓶颈。当然,在新一轮校园足球项目实施的一年多来,这种困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2015年教育部通过短期培训的形式,培训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6000余人,无疑是对校园足球师资的有力补充。同时也要看到优秀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不是靠一朝一夕的短期培训就能迅速提高的,与国外足球教练员的注册人数、级别和专业水准相比,我国校园足球师资培训任重而道远。

3.2 发展举措

3.2.1 改变落后观念,正视校园足球价值 家长、教师、校长对校园足球的认知程度,是校园足球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当前,仍有部分家长、甚至老师在“重文轻体”落后思想和“唯成绩论”的影响下,干涉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其实校园足球除了运动属性外,更是一种教育和磨砺。因此,家长、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对校园足球价值的重估与正视,是实现校园足球发展和体育强国梦的前提。

3.2.2 健全选拔机制,疏通人才通道 完善的选拔机制是确保校园足球特长生持续发展和人才通道畅通的有力保障。校园足球人才的机制的建立和施行主要通过各级升学招生政策体现。例如2014年清华大学推出了具体可行的足球特长生招生政策,有效的甄别、遴选足球人才,并且避免了以往高考中为获得特长生加分资格出现的舞弊现象。这样的激励机制也同样可以有选择的推广应用于小升初、初升高招生中,如设立3+2模式、小升初足球特长生政策等。

3.2.3 建立健全校内外足球竞赛制度,加强规则教育 受中国足球整体低迷的环境影响,校园足球赛事关注度和参与度都不高。校园足球项目的启动,首先要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比赛体系,形成系统和持续的比赛体制。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校外赛事的发展,例如注重校园足球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赛事互相衔接。打破校园局限,形成按照年龄段设置的足球赛制,借鉴日本的U12、U15、U18赛制。再次,发展5—7人制足球、非标准场足球,减小组织难度和场地安排难度。[11]

3.2.4 健全校园足球支持保障机制 《关于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市场参与的多元化的支持保障体系,筹措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校园足球的开展要采取“校内外一体化”的模式,除了校园内和课堂上的训练学习,还需要家庭、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组织的保障,政府层面建设的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12]包括场地设施、体育指导、赛事信息、健康咨询等配套服务,这样可以使校园足球向社会大环境拓展。进而延展至家庭、社区和各体育组织中,形成校、家、社齐心合力的足球教育共建网。[13]同时探索建立安全防范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保险机制。

3.2.5 注重校园足球师资培养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完成对5万名校园足球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教育部在2015年已经完成了6000名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的师资培训。然而,面对当前校园足球教师的巨大缺口,这显然不够。除了短期培训外,采用“内训外聘”的方式,对外聘任足球专业人士甚至外籍教练,同时注重借助社会资源,学习借鉴绿城足球学校与恒大足球学校模式。全面推动教师聘用制改革,[14]建构完善的足球教师队伍补充机制。

3.2.6 纳入学校考核机制 将校园足球指标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是对学校进行考核。将校园足球开展成绩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学校内部考核机制,根据足球教学业绩对体育教师进行奖惩。同时,将学生参加足球训练、比赛、宣传等体育活动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价成绩内,以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4 结 语

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整体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社会的关注和经费的保障。在发展中必须正视校园足球价值、疏通人才通道、健全赛事体系、注重师资培训和完善考核机制,确保校园足球发展举措落在实处。唯有如此,顶层设计之下的校园足球才能取得成效,体育强国梦才能变成现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足球三愿望(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世界杯夺冠)不再遥不可及。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03):3~8.

[2] 刘延东.进一步加快普及校园足球[EB/OL]. [2016-09-19]. http://news.xinhuanet.com.

[3] 罗 宇.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校园足球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4):14~17.

[4] 李 柏,魏 晖.校园足球对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价值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06):97~100.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通知[S].教体艺厅函〔2018〕18号,2018-03-12.

[6] 搜狐网.全国已有足球特色学校两万七千多所.[EB/OL]. [2019-12-20]. http://www.sohu.com/a/361629868_243614.

[7] 汪玮琳,等.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6):692.

[8] 新浪网.冰岛是如何做到的[EB/OL]. [2016-09-19].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328.

[9] 体育教学编辑部.校园足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J].体育教学,2015(03):5.

[10] 中国驻法官大使馆教育处.法国校园足球的基本情况、特点和经验[J].基础教育参考,2015(12):76.

[11] 刘海元,冯爱民.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9,26(02):6~15.

[12] 张长城,袁 静.区域校园足球发展特色及启示研究——以梅州市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9,37(03):117~123.

[13] 席连正,毛振明,吴晓曦.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7)——论校园足球的十大成功标志和实现关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76~80.

[14] 来鲁振,部义峰.综合模型视角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执行[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12):1106~1111.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Power Building

ZHU Jiabin1,2

1.Culture and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2.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Use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dream of a powerful sports connotation, meaning the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on campus will be explained.And from the football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construction, financial security, space resources, student participation, teaching staf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terms of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to sort out.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tives: change the backward concept, front campus football value; perfect selection mechanism, dredge the channel personnel; improve the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s at all levels; improve adolescent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focus on football on campus teacher Training; into the school assessment mechanism.

Campus football; Sports power; Football reform

1007―6891(2021)05―0134―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5.27

G843

A

2020-02-02

2020-04-01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g20180596。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强国足球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2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甘肃教育(2018年9期)2018-07-24 10:18:06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