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宙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与戏剧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听觉指声源的振动所引起的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环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觉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听觉是人类知觉中,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在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语言、言语、阅读,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以时间为存在方式并且诉诸听觉的艺术。音乐是通过听觉这一感知途径实现其审美功能的,一切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因此,听觉感知也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条件。
作为音乐艺术之一的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介质,诉诸听觉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实现其审美功能。作为声乐实践活动之一的声乐教学,应在遵循听觉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听觉贯串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之中。歌唱者要准确地表达出声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声音的质量,离不开听觉机制的监督。这一观点,很多声乐教育家在研究中已经提出。例如美国声乐教育家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通过研究发现,23位作者支持歌唱嗓音的训练基本是培养锐利的听觉这种观点。即“嗓音训练基本是训练耳朵的审美能力。”[1]192在《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一书中提出:应当明确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耳朵。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训练老师和学生的耳朵,培养歌唱家的耳朵[2]67。因此,听觉的训练在声乐学习中至关重要。
声乐教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的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听觉来判断学生嗓音的先天条件,分辨出学生通过训练后能达到哪种最佳音色,比如高音、中音还是低音,那么,教师的听觉是应该经过训练的,并且达到了声乐教学的标准。如果,教师没有受过听觉训练,没有很好的灵敏度,没有丰富的听觉积累,就不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学生的具体问题就得不到相应的解决方法。那么,教学效果就不会太理想。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方面。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好的听觉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声音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是学好声乐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歌声没有分辨的标准,不能辨别声音质量的好坏,分辨不出不同声音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那么,他的声乐学习就有可能失败。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多区别、多分析,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生理学角度认知声乐教学中的听觉 听觉过程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记载,听觉系统包括听觉器官、听觉神经、各级听觉中枢和连接它们的神经通路和网络。听觉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见图1)。一种是通过空气传导,即人通过外耳收集到各种声音,使鼓膜产生振动,再由中耳传至内耳,引起基底膜的运动和毛细胞纤维的弯曲,毛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再由连接它们的神经通路和网络传至各级听觉中枢,最后产生听觉。另一种是骨传导,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声音直接驱动颅骨振动传入内耳,再由内耳及相关的神经中枢产生听觉。另一种认为声音使颅骨振动后,经过中耳传入内耳,再产生听觉。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骨传导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颅骨。由此可见,听觉产生的这两种方式,正是由于声音传播的两种不同的方式造成的。
图1 听觉产生途径示意图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范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学生听到的声音是有差异的。同样,学生在演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与教师听到的声音也是有差异的。就像人们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声音录入录音设备再播放出来,跟自己平时说话时听自己的声音不一样是一个道理。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途径不一样所导致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听到对方的声音,一般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声音,它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了先锋作用,我们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为客观听觉。而教师和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传递出去再反射回来的,并且通过颅骨振动传递的声音混合,所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传播方式传入耳朵产生的听觉。我们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为主观听觉。
(二)心理学角度认知声乐演唱中的听觉 《普通心理学》上记载,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包括三个阶段,感觉与知觉是初级阶段,记忆是中级阶段,想象和思维是高级阶段。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工作情况。一些较为高级的的心理活动、比如情感、意志、情绪等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之上的。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听觉属于外部感觉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客观存在到主观感受,从认知、接触到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3]。其它感觉还包括味觉、嗅觉、平衡觉等,各种不同的感觉互相之间会产生影响。人在感受客观事物时,刺激就在头脑里留下印迹,在这之后,刺激物虽已消逝,但印迹仍在头脑里保持,必要时印迹又能显现出来,在头脑里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意象[4]。意象包括了听觉意象。
在音乐审美和实践活动中,还有一种听觉现象,即不用发出声音,通过声音的记忆、知识的积累,用内心辨认出准确的声音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内心听觉”。内心听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凭记忆表象、思维联想、感情的抒发而产生的。它是对音乐符号的音响感知,是人类精神的更高形式、是心理听觉思维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后天对乐音获取的功能。比如,贝多芬失聪后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合唱”》还能指挥首演,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失聪后,谱写了著名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
声乐演唱是以人声为乐器进行审美和实践活动的。内心听觉在声乐演唱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初拿到一手声乐曲谱时,在没有条件放声歌唱时,通过个人的演唱习惯和对自己声音的记忆,在头脑里就能形成一种大致的声音印象。
(一)达到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统一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觉得自己歌唱的声音明亮,音色优美,旁人却觉得声音很小,很沉闷。另外,只能感受到的是声音的大小,对声音的音色无法辨别。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声乐初学者,缺乏听觉的指导与训练,对客观听觉和主观听觉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听觉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首先是由震动的音源产生声波传递至耳内,然后声波刺激神经,最后由神经传递至大脑形成听觉的具象。声音传播的媒介除了空气,水、金属、木头等弹性的物质都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会受到声速的影响,产生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等客观的生理因素都会影响到歌唱者的听觉。
声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生理学的角度认知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明确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达到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统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凭借主观听觉的判断,而要依靠教师或者有经验的学习者的帮助,借助录音设备,正确认识自己的声音,从而达到声乐学习的目的。
(二)掌握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据《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上记载,人类的语言和歌唱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的参与下,发声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运动功能。声带是主要的发声器官。发声时,声带的肌肉拉紧,喉肌收缩,使声带达到必要的紧张,从气管和肺冲出的气流不断地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形成一系列的声波,再经过共鸣腔放大或美化,形成嗓音。故声带的长短、松紧和声门裂的大小,均能影响声调的高低。过度用嗓、不科学的发音以及清嗓习惯等都会引起声带嗓音的病变。比如,声带水肿,声带小结等[5]。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度损伤声带,导致声带的疲劳,在拿到一首新的曲目时,可以在心里唱,通过音乐记忆在脑海里设计声音形象。通过这样长期训练,就能拥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歌唱是在人的心理调控下,完成发声器官的生理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即歌唱的生理状态—声音的输出—输出值反馈到大脑;二是感知觉过程,即与理想声音概念进行对比,由大脑皮质发出修正指令,声音的记忆与想象过程;三是情感过程,即修正各个器官的状态,有较好的声音输出。鉴于此,与歌唱密切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感觉、记忆、想象和情感。这些要素始终支配和影响着歌唱的全过程。同理,听觉作为心理的分支,与这些要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内心听觉是指在音乐活动中内心对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织体、风格等一系列要素的想象和思维活动[6]。培养内心听觉能力是集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思维、听觉预感于一体的心理过程,“听觉与视觉的联动,就产生了歌声的明亮、暗淡、绚丽、有光泽、浓厚等色彩想象;听觉与味觉的联动,就产生了歌声中音色的甜美、清脆等味觉现象;听觉与动觉联动,就产生了歌声中的柔和、轻浮、沉重、圆滑、僵硬等质感现象;听觉与动觉联动,就产生了歌声中的流畅、反射、穿透力、气息对抗、支持点和方位感等。”[7]128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声音的感知都是听觉与其他感觉发生联系时对人脑的反馈。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素养,它是一门技能。掌握良好的歌唱者内心听觉,是学习者嗓音生理机能、技术水平以及舞台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与完善的必要途径。
(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从生理学的角度,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保护听力不受损伤。人的听觉器官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主要是收集声波,对声波的方向进行定位,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保护鼓膜不受外界机械的损伤。中耳里的听小骨组成杠杆结构,与通往内耳的卵形窗相连,可以使加在鼓膜上的声压被放大后加给卵形窗,使外耳的空气声阻和内耳中流体声阻抗相匹配,减小反射引起的声能损伤。内耳是听觉的神经部分,内部充满了淋巴液,可以检测出各种声音频率的成分,分析成分的大小。通常人类的听觉系统可听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随着年龄的增大,上限频率会逐渐降低。声压级大于140dB时,人耳会感觉疼痛。
良好的听觉在声乐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听力的保护对于声乐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听大量的声乐演唱,这是建立起良好客观听觉和内心听觉的前提。这样长时间的收听响度较大的声乐演唱,尤其是收听从电子放大器系统重放出来的高声压级的声乐演唱,无论其重放终端是扬声器还是耳机,很容易造成声压级过大。如果承受过高的声压,听阈就会向上移,不再承受高声压的时候,才会恢复正常听力,长期承受高声压,很有可能会导致听力损伤。
从心理学的角度,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具有良好记忆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记忆的好坏,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它是学习声乐的前提条件,是声乐实践的重要保证。没有记忆,感觉信息就不会整合为知觉形象,没有知觉形象就不能转化为表象,表象是丰富歌唱想象力和思维活跃的基础。表象越丰富,想象力就越强,思维就会越活跃,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就越强。没有表象的参与,就不会有后继知觉形象的完善与提高,那么歌唱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与创作者的艺术形象就会有偏差。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在现场观摩或是通过录音欣赏别人的演唱时,应该带着问题意识去欣赏。在某些乐句的处理上,演唱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或是在某些音区演唱上,出现了什么瑕疵,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等。带着这些问题意识去倾听,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分辨声音的敏感度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耳分辨声音的敏感度主要是由听阈和痛阈决定的,取决于人耳的听觉系统和大脑的神经系统。通常人耳能够感受到的振动频率是16-20000Hz之间,但当振动强度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它引起的将不单单是听觉,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疼痛的感觉,也就是痛阈。从图2中可以看出,人耳对频率最敏感的区间是1000Hz-3000Hz,在3000Hz-4000Hz时次之,超过6000Hz,灵敏度就会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在各个频率的灵敏度也会降低,低频比高频的降低程度较小。在实际声乐欣赏中主要体现在对声音质量判断的敏感度上,这是建立在声乐学习者长期的演唱实践和良好的倾听习惯之上的。演唱者发出的每一个好的音质的声音和不尽如人意的音质的声音,都对应着是好的技术处理或是技术上的瑕疵。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在演唱时的每一个音质的好坏,并能及时指出导致这种音质出现的深层次的技术原因。
图2 人耳对频率最敏感的区间示意图
从声学角度看,人听力敏感区的产生是由于外耳道的共鸣和头对声音的衍射作用,使外耳的传输增加2KHz~4KHz。可见,人耳的灵敏度是随着声音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声强的两个音,由于频率不同,引起人耳的感觉也会不同。比如,要想使20Hz与4000Hz的声音听感一样响,20Hz的声压级要比4000Hz的声压级高88-33=55dB之多。可见,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随频率的不同相差很大[8]。根据频率决定音高的原理,演唱者在演唱中低声区时,不可能达到高音区那样的振动频率。这就要求声乐学习者不能只注重高音区对听觉感官的刺激,也要加强中低声区的训练与欣赏。因为每一首声乐作品除了在把感情推向顶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高音之外,大多时候都是在中低声区的倾诉与酝酿。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听觉灵敏的教师,会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听觉灵敏的学生,会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值得一提的是,在声乐学习中,决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音的训练与欣赏,也应加强中低声区的的训练。
(三)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建立对声音概念的正确认知。首先,声音的基础在于振动,在声乐演唱中,声音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的,振动过程中包括频率和振幅。振动越有力,振幅就会越大,声音就会越响。其次,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固体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态,一种是纵波,一种是横波。空气中的声波一般都是纵波,比如,在音乐厅演唱时,传播出去的声波就是纵波。但是,横波在音乐中是存在的,比如,琴弦的振动等。最后,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些特定的现象可以改变声波,比如,干扰、反射、吸收、折射、衍射等等。在音乐厅演唱的过程中,空气中传播着大量的声波,包括演唱者发出的声音,反射至墙壁、天花板的声音,观众发出的声音等,都有可能改变演唱者传递给观众的声波。因此,不同的声场环境下,对听觉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听觉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演唱者对声音的调控。这就是很多初学者只能在楼道或是卫生间这种狭小的空间里才能找到声音的自信,而惧怕到大的演出场馆或空间演唱的原因。作为演唱者平时应尽可能找一个大的空间去练习,并在听觉上去适应这种大空间,久而久之才能获得一个开阔的声音。
从心理声学的角度获取声音感知的能力。声音是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的,听觉的感知离不开声音的振动源、传播媒介和感知者。声音的心理因素包括音高、响度、音色、时值,它们分别于振动的频率、强度、波形和时间等物理因素构成准平行的对应关系。即歌声的音高取决于声带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声音“愈高”的反应,反之就会“愈低”。音高的感觉受制于神经活动,内耳的刺激点就是音高分配的基础,它具有清晰性和近似性。在频率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强度,音高听起来就有可能有变化。歌声音量的大小取决于声带振动的幅度,幅度宽则出现强音,幅度窄则出现弱音。歌声的音色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是由泛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的不同决定的,音色是一种相当多维度的特性。研究表明,音的起音部分是把握音色分辨的关键。这就要求演唱者的声音能一直牢牢抓住听众的听觉神经。音乐应该是层层递进、慢慢推向顶点。这就需要演唱者在乐句的不同地方,根据情感和音乐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做出音量的强弱、音色的明暗处理。哪怕是在相同的音高下也要做不同的处理,这样才能带给听众不同的听觉刺激,才能让听众时刻被演唱者的声音所牵动,并期待着下一步的进行。
由此可知,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是指在不打破自然的生理规律,扰乱生理肌肉运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由发声器官发出自然的、规范的声音。这个概念在学习初期就应该建立起来,这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听觉,了解真实的、自然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好坏和对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延长演唱的艺术生命。
(四)激发音乐想象力 激发音乐想象力是获取内心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心理学》上记载,想象是人类认知的高级形式,是对人脑里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它不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是可以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但是它是基于客观事实之上的,它有可能舍弃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或者在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或典型意义上进行再创造。想象似乎是“天马行空”的,但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学生在初学一首声乐作品时,总是要先听音像资料,对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就为下一步的演唱奠定了内心听觉的基础。这就是嗓音对人的听觉器官形成有效的刺激,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相关的联想,从而形成听觉形象。学生在熟悉歌曲达到演唱的阶段,也就是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感情来诠释作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激发了音乐的想象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内心听觉,最终达到对作品的完美展现。
综上所述,听觉训练在声乐学习中是一项基础的训练,也是一项科学的训练。要获得良好的听觉,首先,要从生理学角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去认知,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其次,要明确听觉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客观听觉和主观听觉得到统一,以及获得内心听觉的能力;最后,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声音的敏感度,从而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激发音乐的想象力,达到听觉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