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聪 赤峰市新城红旗中学
《少年的你》作为一部以揭露校园霸凌为主题的影片在上映以来便引起巨大反响,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另外,近年来,有关校园霸凌事件的报道也屡屡暴露在公共视野中。这些都逐渐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如今,校园霸凌事件的解决我们不能再简单理解为对暴力一方的惩戒,对于侵害一方的后期关怀、事件发生前的预防等也至关重要。而且,校园霸凌事件涉及的双方往往都是未成年人,而他们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从校园霸凌的定义、特性、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在找到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基础之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联动机制,有效遏制校园霸凌发生,并预防校园霸凌的产生。
校园霸凌行为强调霸凌行为的发生地在校园,而霸凌一词是由其对应的英文单词“Bullying”音译而来[1]。霸凌是指行为人对相对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创伤性行为。行为人是指实施攻击性行为的人,比如:语言攻击、肢体攻击等。相应人为接受到该恶性行为的人。
校园霸凌的实施行为有很多种,包括:语言霸凌,主要是讽刺嘲笑、起别名、说段子、示威等;社交霸凌,主要为故意排斥、孤立、传播谣言、当众欺负;肢体霸凌,包括殴打、吐口水、故意绊倒、破坏东西、做侮辱手势等。
1.团伙性
在校学生往往介于身心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对于好坏是非的判断和认知往往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在校期间的学生群体往往具有较强的从众性、好奇心、喜欢凑热闹,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虽然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法律还是有畏惧感的,但很容易在群体性的愤怒或是戏谑情绪中失去理智,从而形成校园霸凌。这导致在校生成群结队共同实施暴力行为成为了一种普遍情况。
2.突发性
根据校园霸凌案件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因为学生间打闹、情感纠纷等一些琐事引发校园霸凌的比例相当高。在校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件小事可能激起千层浪。这主要是基于团伙性的基础上,当某个小群体中某个人突发性地由于某些琐事爆发出攻击性的信号时,其他个体往往也会形成较强的攻击性,最终导致因突发性的琐事酿成激变。
3.感染性
青少年学生群体尚处于成长阶段,心理方面尚未建设完全,并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三观,而对新鲜事物又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往往不会对信息加以辨别,对暴力、色情信息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膜拜、模仿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在学生群体特别是男生群体中形成和传播速度较快。
据2017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河南和山东两地校园欺凌发生率和超过45%,也就是说平均有一半的孩子遭遇过校园霸凌。而校园霸凌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3]。但不同的国家对待校园霸凌有不一样的态度与措施。
英国对于校园霸凌的管制实行的是综合管理的模式,学校承担主要管理义务,而家庭、社区及政府则担任辅助的角色[4]。政府主要是在宏观局面进行把控,会推动有关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得有法可依。而社区、家庭则会侧面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使得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而反欺凌活动自2005年已成为英国每年11月的例行活动,主要针对教育事业的相关从业者加强关于反校园霸凌相关法律及案例的学习,从学校层面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事前预防、事后处理的培训。老师作为学生在学校各项行为的监督者和管理者,英国教育局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对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使得能够对校园霸凌现象进行事前预防,事发后能对施害者和受害者进行妥善的处理。而当老师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方式欠妥时,相关当事人可以向学校或当地的教育机构进行请求重新合理处理校园霸凌事件并追究老师的责任。
美国对于校园霸凌的管制实行依法管理的模式。2016年,一条有关中国留学生在美实行校园霸凌的新闻引发中美群众的热烈讨论。校园霸凌的实施方是以翟某为首的多名中国高中留学生,他们绑架了两个在美的中国女同学,实施了性侮辱、殴打等行为。最终,依据相关法律翟某等人受到了多项重罪指控,有可能会面临“终身监禁”。而这也使得一时间中国的校园霸凌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纷纷对比中美对于校园霸凌的处理方式及态度,引发广泛的讨论。
德国采取从根源上解决校园霸凌的模式,从人性方面入手[5]。德国对校园霸凌的行为人非常重视,甚至远超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校园霸凌施害者的打击力度很大。德国的学校有权利将校园霸凌施害者强制送到少管所并进行教育,帮助其茁壮的成长。这种学生一般都是有两次记过处分后仍然不知悔改的学生。所以在德国一般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就开始进行“善良教育”,从这一点上也正证实了德国在寻找从根源解决问题之道。德国是从两个维度来定位“善良教育”第一个维度是亲自感受,让孩子们通过给小动物们喂食的行为去激发善良,这已经是德国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个维度是有同情心和帮助弱小。鼓励孩子发自内心的善良,帮助需要帮助人,培养孩子基本的公德。
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启蒙的地方,是未成年人三观雏形速成的地方。但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有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来看,我国未满18岁的留守儿童的规模已超过6100万,这导致这些儿童无法享受父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近年来伴随离婚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由于单亲也导致家庭教育不完善。另外,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现在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中一个小孩通常会有4个老人再加父母的疼爱,孩子很容易由于溺爱而被惯得无所不为[6]。当一些孩子做出一些小的不恰当行为时不能引发家长的重视,导致后期暴力行为的升级从而引发校园霸凌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暴力倾向会愈加严重,动不动就拳脚相加,用武力解决问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霸凌事件。与此相反,有些家庭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采取用武力教育孩子的方式,导致孩子从小便熏陶形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观念。
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存在,我们有些学校过分注重成绩教育,一心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导致一些学生不懂法、不知法。另外有些学生讯在暴力倾向时,一些老师没有及时发现,而当某些学生实施轻微暴力行为时并未引发老师的重视,这些都属于校园霸凌事前的预防不当。另外,当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学校内部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老师也缺少相关事件的处理经验,而学校与驻地公安部门没有协作机制,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施害者没有被惩处,而受害方往往很容易受到二次伤害。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多地获得接触社会的机会,而社会是一个对于青少年来说新奇而充满诱惑的地方。由于青少年三观尚未建立完善,对于是非的辨别力尚不足,极易受到误导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渠道也在不断的拓宽,逐渐实现与社会的全面对接。但同时由于大量的网络信息未经过科学的过滤,一些信息存在错误,对未成年人会产生错误的引导。另外,有时校园霸凌并不构成犯罪行为。孤立、嘲讽、冷暴力这些行为都属于校园霸凌,由于其并不会短时间内直接产生严重后果,往往不能引发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且由于无法从法律的层面进行相关的惩治,导致霸凌者免于惩罚,而被霸凌者可能由于身心受到伤害而对一生产生不可逆的消极影响[7]。在中国,近几年校园霸凌的时间开始倍受社会关注,但是关于校园霸凌所牵扯的法律、机制、教育等相关问题都尚不完善,所以出现很多关于校园霸凌事件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只能用道德判断。
家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不能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需求,也要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培养。在我国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却错失了孩子的整个成长期,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疏于管理[8]。所以父母应该增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三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家长应从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并以身作则,坚决杜绝家庭暴力,让孩子从小树立一颗向善之心。另外,家长还应与学校积极配合,将校园霸凌防范于未然,切不可因为护犊心切而助纣为虐。
学校作为孩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小型社会缩影,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首先,学校应该公开明确对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批评和惩治措施,向学生传递学校对于伤害他人、校园暴力行为的坚决抵制、严肃处理的态度。
其次,学校还应针对校园霸凌行为建立事前积极预防、事后及时处理的管理机制。学校应与公安建立衔接机制,对于校园霸凌的施害者和受害者都进行合理的事后处理,将施害者及时登记在公安系统中并标记危险等级,并对受害者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
法律是公民衡量一切社会行为的准绳,作为社会行为的管制底线应该让校园霸凌问题的整治有法可依。惩治校园霸凌行为的相关法律的颁布会引发社会最大程度的关注。我国正在修订关于全国人大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草案,专家提出要坚决从源头预防,保护未成年人校园安全、人身权益侵害等问题,并且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历史案例和经验,从根本上保护未成年人。尤其是针对未满可以负刑事责任的施暴未成年人,以此解决凭仗自己未满十四周岁的肆意妄为的施暴行为。他们在进入少管所后应加强有关校园霸凌知识的教育,对施害者也要展开心理辅导,探寻其施暴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此之后,我们也要尽快落实相关规定和立法,从而在法律层面对校园霸凌现象进行有效的惩治。
校园霸凌事件作为一个社会性和世界性的问题,首先需要引发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其次要从家庭和学校两端提高教育的质量,对校园霸凌进行事前预防,另外也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被害者有法可依,对施害者进行合理的惩处。我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校园霸凌现象在中国会得到有效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