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辉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统计局
引言:城乡居民消费“两个市场”的是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端的动力性因素,面对当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明显拉大的趋势,需要客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采取有效策略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接下来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结合四川城乡居民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其消费的差异性以及对应的影响因素。
四川省统计局出版的《四川省统计年鉴2018》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一个年度,四川消费品市场增长速度保持在11.3%到12.6%之间。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省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这对于四川省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为四川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因地域因素造成的城乡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配着四川城乡居民的消费总量、增速、结构等差异。《四川省统计年鉴2018》公布的2017年城镇市场零售额1.4万亿元,远高于乡村的3436.4亿元;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速与上一个年度比较有0.5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速与上一个年度比较则有0.4个百分点的减少。这些数据表明城镇消费的总量明显高于乡村,城镇消费的增速在加快,乡村消费的增速有放缓的趋势。从统计数据中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来看,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3%,较上一年度降低1.13个百分点;再看全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7.16%,较上一年度降低0.98个百分点,这一系数表明全省已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比较,差距大,降幅小,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居民。看城镇居民的账单,几乎所有的家庭和个人全年支出基本上都用于生活消费;而农村居民的账单上,却要将近20%的支出用于家庭经营活动,削弱了消费能力。不同居住区域的居民,在人均消费总量、结构上也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成都平原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要小于盆周山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从《四川省统计年鉴2018》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2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9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97元。不难看出,城镇居民稳定、较高的家庭和个人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较强消费能力、相对积极的消费意愿和不同的消费方向。而农村居民相对较低,缺乏稳定性的家庭和个人收入导致了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方向受到限制。悬殊的收入水平,制造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消费结构的不同。
在川北山区,地形复杂,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而盆地平原地区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医疗、教育体系,旺盛的消费市场,这些客观因素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不容忽视。地理环境对四川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盆周山区,尤其是川北、川西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较低;其次是丘陵地区,人均消费支出和消费总量相对较高,而盆地平原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消费总量最高;盆周山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的差异更为明显,在盆地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更为接近。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比较发现,城镇居民储蓄总量和负债总量远高于农村居民储蓄总量和负债总量,而农村有储蓄人口比例却高于城镇有储蓄人口。可见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积极消费、超前消费,能充分运用金融信贷弥补消费能力的不足。城镇居民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在旅游、文化娱乐方面支出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显得较为保守,“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仍是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持家之道。这种消费观念的差异除了收入水平的制约外,还与受教育程度、金融政策、社保机制、市场监管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居民较低的知识、技能水平,对金融、社保的认识不足,使传统的“家有余粮”和“存钱养老”的观念传承至今。农村居民不愿意也很难获得金融消费支持,再加上市场监管难以顾及农村地区,质次价低商品大量充斥农村市场,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明显失衡,差异逐渐增大。
从《四川省统计年鉴2018》公布的“两个市场”增速来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城、乡零售市场增速差距由上年的1个百分点缩小至0.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稳定增长的收入对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要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效减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首先要实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能够稳定可持续地提升。具体来说,需要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纳和支付比例;为农村低收入者、残疾重病家庭提供社保兜底;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公益性培训提高农村居民劳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设更多的农村公路养护、护林防火、通讯电力线路巡护等公益岗位,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务工、就业渠道;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消费等金融扶持政策等,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稳定,基本生活有保障,工资逐月按时发放的前提下,农村居民才会主动花钱、积极消费。
认真分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8》2017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量与全省消费品市场绝对值增量,可以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带动地区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以为项目实施地周边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创收机会,提升其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便利的水电交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为引入其他市场资本、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空间创造了条件。所以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居民居住、出行条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丰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针对农村居民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金融信贷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逐步转变其“存钱养老”、“存死钱”的习惯,树立主动缴纳社保,看病养老靠社保,合理投资,适度消费的观念。同时,要完善12315消费保障体系,将市场监管的触手伸向广大农村,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伤农等扰乱农村市场的违法行为的力度,给广大农村消费者吃“定心丸”,充分调动消费积极性,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总结:面对四川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逐渐增大的发展现状,地方政府切实利用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两个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认真开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研究分析,明确主要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刺激城镇居民消费增量,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