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晗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前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深化广东省、香港、澳门三地的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核心城市和枢纽型城市,优化产业创新生态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州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对策,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加强粤、港、澳在金融、科技、贸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交通的互联互通,构建一体化的市场环境,实现彼此之间更高效的协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能够为广州的发展创造历史性的机遇。广州属于服务型城市,需要持续加强对服务业的建设,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调整,打造综合性城市,建设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湾区的开放型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集聚功能和外溢效应,有利于加强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广州能够与香港、澳门、深圳等城市互相协作,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集聚,通过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也能让广州自身的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广州要基于现有产业进行创新,发挥区位优势,与湾区各城市和地区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同、合作共赢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1]。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其中。湾区所产生的集聚效益,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之间对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广州的产业创新生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为了更高效发挥人才集聚效应,需要打造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强化支持港澳青年到广州创业就业的体制机制,与港澳特区政府、学界、商界等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常规化的人才对话和沟通合作机制。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带来的政策红利,加强区域间的双边、多边合作。在广州的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中,积极学习和借鉴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深圳、珠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弥补广州在跨境区域合作方面仍存在短板。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广州可以针对自身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的发展新趋势,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更好的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求[2]。以推动制度规划相互衔接为重要抓手,着力推出一批促进大湾区各地互联互通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创新载体。利用产业创新载体,可以集中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开展创新试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渐向世界级产业集群靠近,进而全面推动广州以及整个粤港澳地区的产业创新发展,对于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3]。广州亟需弥补短板,建设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搭建创新平台,主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产业。在此基础上,加强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夯实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生态圈提供支持。
根据广州在优化产业创新生态方面的需求,打造创新孵化体系,为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提供支持,并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和互动。在吸纳人才的同时,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在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实现产、学、研的有机融合,进而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在创新孵化体系中,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州市高等院校的学习培训和实践体验活动中,鼓励和支持更多以市场化、企业化方式运行的项目,让高校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获得成长与进步。该过程中,政府部门、企业以及高校需要积极沟通,加强协作,共同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州打造健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广州产业优化和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性机遇。广州应该以建设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为基本思路,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吸引,以推动制度规划衔接为重点加强区域间合作。通过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孵化体系和建设“创新+产业+服务”综合体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核心引擎作用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