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霖 王莹菲 叶海丽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春节期间的计划安排。一时间,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无意中被感染。于是,神州大地全面打响了防疫阻击战。身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有疫情防护的经历,对于基本的疫情防疫措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也有抗击疫情的愿望,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能为防疫做什么呢?鉴于小学生对形象生动的绘本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通过教他们认识绘本,选取与疫情有关的事件与知识,自制疫情绘本宣传册,为防疫尽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
1.通过绘本阅读,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知识; 初步知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关注疫情生活。
2.通过语言、行为来表达预防新冠肺炎的意识,宣传应对传染病的知识,传递正确的生活卫生做法;学会自护,养成习惯。
3.寻找身边的抗疫英雄,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并尽自己的能力向这些英雄表达敬意和祝福。
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居家自学让他们对疫情充满了疑惑:爸爸妈妈不让我出门,我已经在家憋了一二十天了,真的快要疯啦!不出门真的能给国家做贡献吗?大人们说的新冠肺炎到底是什么呀?网上说都是蝙蝠惹的祸,真是这样吗?病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好可怕呀!有没有人来保护我们呀?疫苗什么时候才能研制出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呀?在家的我们除了上网课、写作业,还能干点啥呀……
为了解决学生由于疫情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我们启动了本项目学习课程,把疫情绘本《妈妈要去打怪兽》带进线上课堂,通过故事情节以及生动丰富的图画解决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最新疫情地图”,了解和理解当下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最后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截至3月27日晚,全世界已经有53万多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很多同学看着生病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心中万分着急,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上前线支援,也不能当一名逆行者去守护城市,每天只能宅在家里上课、写作业,到底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呢?
生:我可以为家里人做一道菜。
生:我会打扫卫生。
生:我会帮妈妈扔垃圾。
……
可见,疫情期间的劳动教育初见成效。但学做家务还不能使他们关注当下、关心他人与社会,汲取特殊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大爱,体会“小公民”的角色,承担社会责任更为重要。于是,在问题讨论环节,我们继续深入引导,意在唤醒学生的同理心和生命热情。
师:大家说的都是自己做的家务事,特别好!能为家人分担,懂得体谅父母,你们都长大了。但是做这些事能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
生:好像不行。
生: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还有画画写写,就像老师前面让我们推送美篇那样。
生:我也觉得可以。妈妈当时给我拍视频的时候,我都读哭了……
师:我觉得同学们提的这个建议特别好,其实宅在家里的我们也可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争当一名疫情宣传员,去告诉我们身边人什么是新冠肺炎,我们又该怎么样预防,也可以向身边的抗疫英雄们表达我们的爱与敬意。我们可以用上“画画写写”制作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疫情绘本,就像我们课上看到的《妈妈要去打怪兽》那样,把我们想说的话都画下来、写进去。你们觉得用这样的方法去抗击疫情好不好?
生齐声答道:好!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在语言文字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等方面都比较稚嫩,但他们有强烈的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他们很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发挥出超年龄特点的专注力、耐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开展居家项目式学习,前期准备尤为重要,对后续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起着指导性作用。于是在制作疫情绘本前,我们组织学生围绕“疫情”这个话题,集中讨论“如何制作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宣传手册”这一核心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对病毒和防疫知识充满疑惑,如:
1.病毒为什么要伤害我们?
2.病毒从哪里来?
3.病毒在人的身体里怎么生存呢?病毒是怎么繁殖的?
4.为什么病毒进入身体后会有不一样的状况?
5.每天消毒会不会对身体有坏处?
6.世界上有多少种病毒类型?
……
有的学生则对身边的抗疫人物饶有兴趣,并想通过实地采访来探究校园“抗疫英雄”事迹。同样地,他们也有一连串的问题,如:
1.疫情期间,校园里都有谁在守护呢?
2.你们不怕新型冠状病毒吗?
3.每天第一个到学校的会是谁呢?面对空空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4.我们不在的日子里,学校都发生过什么呢?
5.肚子饿了,保安叔叔、值班老师、保洁阿姨们都会去哪里吃饭呢?
……
提出问题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以及学习需要组成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规划解决方案,包括制订防疫调查研究、身边的防疫影响访谈提纲、STEM阅读等。课堂上,我们邀请美术老师一起参与我们的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录绘本的基本组成元素、构图、线条以及色彩的特点、含义。在此基础上,组内讨论对绘本的认识,全班交流进行信息共享,并制订绘本制作计划:设计小组名称、绘本主题、内容、制作原因、小组成员任务分配等,完成前期任务表。
绘本制作前期任务表
学生组成小组并分配任务之后,就要进入最重要的部分——制作绘本。学生组内先构思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精简语言,规划好每一页的文字内容,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故事完整,再思考为这些内容配上相应的背景画。然后按照每个组员的特点,小组合作协调,分配文字任务和绘画任务,并完成“绘本内页制作开展情况表”,全班交流“绘本内页制作开展情况表”,并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同学建议,小组成员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以下是“春兰小作家”小组的制作开展情况表。
绘本内页制作开展情况表
在制作之前,“春兰小作家”们回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择了学校门口一棵古老的银杏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它见证了学校无数个春夏秋冬,陪伴着学生每天上下学,它是最适合的讲述者。
确定主题是校园中的抗疫英雄之后,组员们开始寻找校园中的抗疫英雄,哪些人是呢?
组员1:我记得老师在钉钉群发给我们看过,学校老师们为我们分装课本、作业本的照片,他们就是我们要找的英雄。
组员2:我也记得,老师说我们学校的很多家长都为学校捐献了很多抗疫物资,他们也是抗疫英雄。
组员3:我妈妈上班的时候好几次经过学校都看到我们的校长在学校里为校园防疫奔波。
组员4:还有今天我们去学校考察的时候,门卫张伯伯非常负责地为我们每个人测体温、消毒,他也是英雄呢!
组员5、6:没错,校园里的英雄可不少,只要用心寻找我们就能找到。
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非常懂得感恩,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他们都能铭记于心,并且心怀感恩。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抗疫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春兰小作家”们分成几个小队,设计好采访问题,约定好时间就向着学校出发了。
确定了文字部分之后,负责绘画的组员也马不停蹄地开始商讨绘画需要用到的工具。
组员1:我们的绘本用什么样的纸好呢?
组员2:我们的绘本尺寸要多大呢?
组员3:我们该用什么画笔来画呢?
针对这些问题,“春兰小作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下来以A4大小的素描纸为画纸,以彩铅为画笔,开始了绘本内页的主体部分制作。
按照表格的任务分配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绘本内页制作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设计绘本的其他重要元素:封面、扉页、环衬和封底。小组讨论封面、扉页等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材料,并根据绘本阅读经验设计字体和配色,如果在讨论中发现有自身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可以请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绘本其他页制作记录表”。
绘本其他页制作记录表
绘本中的图画,不是如实地描绘事物,而是一座座“桥”,它们连接着文字内容和读者的内心。我们要尽心竭力,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努力。那么,怎样通过画面中各个物体的位置、动线、视角、比例等,营造空间场景,表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互动呢?在这个环节,我们请了美术老师帮忙,让她为我们上一节绘本封面、扉页、环衬等色彩搭配与制作的课。课上,学生通过求助美术老师、自己查资料和小组讨论,探究发现:一般人们用粗线条、直线条表现刚硬、尖锐和秩序等,用细线条、弯线条来表现柔美、平和和温馨。而色彩是最能够表达情绪的元素,绿色给人生机勃勃的联想,黑色给人阴森、可怕的感觉,暖色系列则给人温暖。了解了这些色彩搭配的知识之后,再完成老师布置的以下任务单,走进绘本,尝试初次制作绘本。
学生根据任务表完成整个绘本页之后,按照内容和页码将绘本页合成、装订,一本精美的绘本就完成啦。
学生根据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疫情绘本宣传册,而将绘本推广到大众之前,学生必须足够了解自己作品宣传的主要内容,它能帮助人们了解什么,它的亮点是什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教师将设计一节作品展示直播课,让每个小组都带着他们的作品在直播间进行宣传和展示。为了直播秩序和对每个小组的公平公正,直播前,学生需要填写一份“作品直播展示课预约表”,写明直播时间和序号。
作品直播展示课预约表(每人5分钟)时间 姓名 作品名称星期()第()组
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需要设计有效的项目学习评价,本次项目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评价策略来评价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在刚开始制作疫情宣传绘本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有关“疫情期间可以做些什么”的头脑风暴,进而评价学生的对于特殊期间自身价值的正确认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设计了前期任务表、绘本制作开展情况、学生活动照片等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利用线上课堂对小组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因此,在项目结束时,为了鼓励学生利用评价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我们设计了一份“疫情绘本宣传册评价表”,让学生从书写、绘画、小组间的合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以此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秀之处,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能够继续发挥特长,改进不足。
疫情绘本宣传册评价表
本次作品,教师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将学生的心意和力量宣传到每一个正在亲历抗疫的人们,希望这些小小的力量也能凝聚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温暖每一位抗疫人的心灵。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的收获和成长是全方位的。他们不光对绘本的构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在各个环节获得了不同的锻炼和提升。比如通过对故事的编排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创编故事的能力,在复述故事内容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的绘制过程中提高了绘画技巧;在与组员讨论磨合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于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它将新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理念真正付诸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学习”。
项目式学习强调把学习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真实性的任务驱动,确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中包括: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等,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范围,激发和支持学生进行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地成为现实问题的解决者,真正实现“当下一切皆教材”,读懂“生活这本大书”。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调查、搜索、收集、处理信息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相信这次项目式学习自制课程给学生带去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快乐!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教师要从全局出发做好项目学习管理。在整个项目式学习中,我们用“项目时间线”来组织项目学习开始前、进行期间和项目完成后的各项活动,通过项目时间线来了解、指导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活动和任务。此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对搜集的材料、信息进行管理,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发生转变,学科特点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延伸,学习目标从基础性向创造性转变,学习内容从碎片化向连贯性转变,学习成效从散点性向过程性发展。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变成了综合型教师,需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因此,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目睹这些变化,亲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活动,我们发自内心地积极接受教学的这种蜕变,项目化学习有机融入日常课堂,对这种蜕变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项目化学习看起来遥不可及,可真正走近了,它就离我们的课堂很近,更生活化,更有趣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更能让课堂产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