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1)
胡筱宇 (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660002)
人类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在不同行业已经使用参数化规划设计的方式完成行业的改革与创新,比如航空与船舶等行业,在发展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参数化发展在后期逐渐运用到建筑领域,并且发展成为最时尚最具有潜力的建筑设计风格,这种改变已经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人员对建筑方面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风景园林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轨迹,这种发展轨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明确的风格变化。早期的农业时代,国内设计还是国外设计基本上都尊崇自然风格,并且以此为创作要素。所以风景园林创作的呈现方式都是自然的画卷,如西方比较显著的自然式田园风光以及中国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风景园林的发展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以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东方圆明园与凡尔赛宫为例,两者在设计与规划上着重体现了源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的一种创作形式,在发展上都是以自然生活为主要的目的。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加速了城市的发展,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城市出现之后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伤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时候风景园林的本质有改善环境和恢复人类身体健康的使命,因此开始建设大量的绿地与公园。随着人类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意识到绿地与公园的建设并非是改善环境的最好方式,在深入的研究后明确了生态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确保人类种族的生存与延续,所以景观生态学称为风景园林中的主要方向。在这个阶段人们逐渐提出一些相关的理念,比如“设计结合自然”等规划设计方式。
(1)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从实际操作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规划是大范围大规模的一种设计,研究的策略主要解决空间内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上重点倾向于人类、土地以及一切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而设计总体上比规划规模更小一些,设计主要针对尺寸,重点在于细节处的表现,如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在规划设计中还倾向于设计亮点。但是不管是规划还是设计,传统风景园林在规划设计上都使用实际调研、走访场地与了解客户的意思为主,而对于水文、气象等自然方面的因素,基本上只作为一个参照的对象。所以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对现场的一个规划、绘制草图、通过一系列的绘图软件把人脑中存在的关于设计方面的概念清晰的表示出来,最终建设完成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弊端
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比较局限,规划设计针对一块场地进行,以场地周围的环境信息综合考虑找到合适的数量与位置之后,确定中心景观的位置。其次是路网规划,将场地分块将功能分区,边缘线条默认为道路。这是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常规思路,但是在具体设计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设计太少,往往规划设计上更加注重形式,在平面设计与视觉冲击上有很强的效果,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国内的景观设计基本上千篇一律,随意抄袭,设计成果与设计效果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往往实际的生态效果反而被忽视。
(1)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参数化风景园林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在设计上倾向于气候、地形、水文等之类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参数关系构筑一个景观系统,通过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有意义的信息数据,把得到的数据信息分类且筛选,制定出相关的规则,建立参数关系来确保参数与实际场地之间相互符合的结果。而为了更好的理解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章以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来直观地展示工作模式。
斑块——廊道——基质是由国外引进的理论,由美国生态学家Forman与法国生态学家M Gordon提出,斑块指的是外貌与性质上与周围环境不相融和,但是在内部结构与性质上存在一定联系的内部空间设计,所以在内部存在一定的共性外界环境具备异质性质的一种生态学设计。廊道是指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存在不同的带状或者是环状的结构,连接斑块让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特性是宽度、组成内容等等具备基底的作用。基质是指在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与斑块、廊道相连接的背景结构,是风景规划设计中的总体动态与整体规划中具备主要功能的特质。所以参数化设计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是传统风景园林规划的一种变革方式。
(2)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发展优势
以参数化规划设计方式完成的景观,实际上尊重了景观的生态性和自然性,使用“斑块-廊道-基质”原理在理解上可以把要规划的风景园林场地想象成基质景观和一个连续性非常强的大背景结构,在这个场地中无论场地被分隔成何种斑块,它都是自成一体的和谐结构。当代景观都市主义者、景观生态过程学者等之类的人员已经在风景园林现代设计中打成了共识: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追求的应当是动态平衡的连续性很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诸多生态环境中涉及的要素,如水文和地质等,而美学性和艺术性的考虑在这种共识的考量下成为其次。景观生态学人员与景观都市主义者、生态学专家等人意识到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巨大的生态系统,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和郊野、农村等等只是构成城市的一个部分,在规划设计上要注意大生态圈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简单的数字几何等可以阐述的。在设计上需要遵循自然发展之间的复杂性与联系性,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导致自然界中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虽然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截至到目前发展的可行性仍旧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局限性导致参数化发展受到限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包括很多专业人士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也心存疑虑,所以参数化风景园林在推行与发展上具备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社会层面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存在一定的认识缺陷。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发展并不全面,概念不清导致在发展上受到理论的限制。同时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还缺乏专业人才,国内目前由于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实践的运用,人才的培养开发是极大的问题。同时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也是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上缺陷之一。新时代发展以来国内的风景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取得巨大的突破,反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核心领域内需要借助国外的科技力量来完成相关的研究,这对于参数化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而言是巨大的缺陷。目前国内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参数化规划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指导方针与规范条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国内缺乏推广参数化设计规划的平台与相关的驱动力。所以国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发展还需要不断发展,在发展上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现阶段的中国发展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需要正视目前发展中的存在的限制因素。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注重表面形式且漏洞百出的艺术设计,而观其主要原因是当代一部分人的设计思想扭曲,更重视政绩工程的建设。而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数据充实系统完善的科学设计,对于这个方向的发展,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与改进。KPF资深合伙人Larson Hesselgren 认为参数化设计之所以形成目前的格局是受到城市发展政策的影响,所以目前的发展没有质的突破。虽然参数化设计可以根据环境因素设置参数进行控制,但是城市设计基本上都是偏向呈现文化和社会性质因素,如城市地下轨道系统与自行车系统等等,都是政策问题而非生态需要,在使用上会更多涉及到政策投资问题。参数化设计在建筑层面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如兴起的3D打印技术与数字制造技术两者的融合,让施工工艺更加简单,如上海某售楼中心使用的3D打印技术就成为比较典型的案例。
数字化发展已经在各行各业掀起一股浪潮,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限制,有关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相关的技术基本上都是空白,很多经过国外引入,或者是相关的学科引入,并没有专业理论与规范指导,也没有影响力,因此这种数字理论与技术如何在国内构建是业内人士需要考虑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数字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以细化为环境认知、设计构建、建筑评价、设计媒介等几个环节构成严谨的网络体系。关于数字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动态的网状系统与快捷的数据流动;其次是环境认知阶段重要性的强化;第三是以参数化的算法设计、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设计构建;第四,风景园林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的数字策略上的差异性;第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信息化与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的机遇,风景园林趁着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改革创新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发展。虽然在目前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阻力,但是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将会推动国内风景园林事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