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研究之大成,启学术之慧眼
——评路应昆新著《北京高腔研究》

2021-01-27 12:28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0024
大众文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腔北京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24)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之都,“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和文军著《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在这受万里山河朝贡的旷代都会中,多文化融合、荟萃、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高腔艺术。作为清代戏曲中活跃而成熟的声腔类型,曾一度博帝王之欢、悦贵族之耳、怡大众之情,也为北京戏曲乃至整个国家的戏曲艺术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笔者近日拜读路应昆先生新著《北京高腔研究》(周丹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一书,颇有感慨。本书的推出,对于当代学者研究京文化有重要价值。多年来,京剧、北昆等戏曲类型在北京这块文化热土上鼎盛繁衍,却少有人提及并深入研究高腔。认识路应昆先生,是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研究生论坛的一次讲座中,也由此与本书——《北京高腔研究》结下缘分。笔者通过前期的阅读与探究,对高腔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种在南方风生水起的声腔剧种,高腔在北京发展也无疑是当地艺术文化中的一个具象化呈式。本书的撰写与出版为读者创造了一份可触摸高腔历史的良好契机。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研究北京高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反射今日京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建设作用均不可小觑。

一、多年研究之荟萃

读罢此书,有关高腔种种历历在目:起源、生长环境、曲牌、演唱形式、板式与腔调。古人云:北京有“挈裘之势”。路先生将学术的目光投向“北京”,实乃慧眼。虽在历史上,北京高腔经历了被遗忘的下场,然而路先生凭借多年以来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不仅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例:《高腔与川剧音乐》《戏曲艺术论》等,还将大成集于一书,着实令人感叹。《北京高腔研究》(以下简称“《高腔》”)一书,作者秉承着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运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这一当代舞台难觅踪迹的艺术骄子,通过缜密的学术思考,在严谨的文词荟萃下妙笔生花。对于一方声腔剧种的研究,著者可谓舍我其谁。路先生站在文化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研究角度另辟蹊径、取精用弘,这对于迄今为止已消失于北京舞台的高腔艺术而言,无非是在当代舞台的一种再现与重演。

北京高腔这一古老声腔艺术,当年何故足驻北京?于这一政治都城中做何发展?作者采用国人所钟爱的追根溯源法,携读者一同感知。北京亦雅亦俗,“它那风情万种的彩色世界在巨大的激情中保持着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伟大的调和。”(和文军著《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第174页)是高腔艺人心仪之地。关于溯源,先生从高腔与清宫之联系讲起:康熙好乐善歌,可身居京地昆腔颇多,剧种呈现单一化,难以博得帝王之欢颜。其亲信李煦便展开对南府江南艺人与艺术的拔擢。机缘巧合,弋阳腔藉“错用乡语”、“改调歌之”之特点与皇城繁华的都市文化互通圆合、繁衍生息,长成一株戏曲艺术的参天大树。从此,在这一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文化环境中大显光彩、风靡一时。另思之,高腔得以根植北京,与当地人文环境亦有千丝万缕联系。自元大都以来,八方来客便习以为常。久之,淳朴民风,保守宽仁,闲散和谐,津津乐道的社会性情逐渐形成,这与弋阳腔“入乡随俗”之特点一拍即合。书中所示,作为清王朝襁褓中的“宠儿”,甚至“艳压群雄”:重创秦腔等艺术。为了向读者展示高腔之锣鼓伴奏的一大特色,书中荟萃了王芷章的《腔调考源》、傅雪漪的《北京高腔浅探》、澹云《北京高腔之特色》与《锣鼓之功用》等,凸显高腔艺术中锣鼓使用情形,以及其雄浑、厚重的趣味。

二、独特的研究视角

突出王府高腔的存在价值。有关音乐事象的研究,多年以来,众多学者都将目光投向宫廷与民间这两大相对势力中,正所谓:上行下效。更有甚之,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将这两对势力作为两种分类,逐一论之。高腔艺术在同一时空下的横向发展问题,路先生另辟蹊径的加入了“王府”这一势力,思路新颖、独特,也凸显了这一势力在高腔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影响有优有劣。作者从高腔之生存环境中逐一阐释宫廷、王府与民间之区别。宫廷之高腔服务对象为皇亲贵胄,这一群体豢养资本相对强大。几位皇帝甚爱戏曲、尤喜高腔,曾以“弋阳佳传”之圣誉“艳压群雄”,甚至与国之兴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正所谓,“乐与政通”,“高腔与政通”的形势在当时亦突出;民间之高腔多服务于农民大众,豢养资本最弱,然其发展最为活跃、无拘无束。王府之高腔服务对象为达官贵人,豢养资本稍带逊色,却是上不受管束、下不沾俗气,可谓高腔发展之关键。诚如书中言:“第一,以王府大班的地位,确立了昆弋这一艺术流派。第二,培养了作为北方昆弋主力的‘庆’、‘荣’两辈人才。第三,通过与民间昆弋的交流,刺激和扶助了民间昆弋班社的发展。”(《北京高腔研究》,第35页)作为游离于壁垒森严与悠闲散漫之外的北京高腔,也有它的负面影响:艺人倚仗王府势力目中无人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路先生将“王府”这一势力范围写入书中的背后含义,为高腔艺术后来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然而,今天我们作为本书的读者和历史的学习者,应当看到高腔艺术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以及那种交合圆通的多重社会适应性之特点。本书紧紧抓住了这样一种历史的和动力,亦是研究慧眼之所在,也再一次提升了本书的文化价值。

或许在传统音乐分类中,高腔作为一种独特品种,在深入研究中不可避免需谈及“王府”;亦或许,在音乐文化研究中,本身就不应该忽略这一势力的存在。读至此,即刻一种醍醐灌顶之意在内心翻涌。

三、十年磨一剑

本书汇聚十年田野考察、文献研究、乐谱整理的新发现、新观念与新认识,在著述的理念、结构、写作方法等多方面对北京高腔进行了调整、另辟与重构,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阐明了北京高腔自产生至发展的演变轨迹。自古常云:十年磨一剑。撰《高腔》一书近十年光景,在多年春秋岁月中,成书见稿谓路先生之魂牵梦绕。他从事戏曲音乐和戏曲史研究已有多年,为这一艺术之婴的生产也提供了一隅温室。可见此书并非一年半载之冲动而作,亦显严谨学风。正所谓,耐不住寂寞,是不会成功的。先生从最初的灵感萌动至最终成书,这一过程中心理活动大相径庭,可谓慢工出细活,经历了取谱(搜材料)、打谱(翻译)、解谱之历程,从田野调查到文案解译,再到撰写成书。同身为读者的我,亦觉可亲、可敬、可信。

作为一本研究高腔之理论著作,每一章均有简明扼要的章前语,用以概括本章内容,提纲挈领,易于读者阅读与理解。并附录60首北京高腔乐谱,向读者全面、系统而深刻地介绍了北京高腔的历史样态与艺术风采,令人读后深入肺腑。文字读罢,翻开乐谱吟唱一二也谓之乐趣所在。从书的内容结构上来说可谓独具匠心,机智巧妙的将读者、高腔表演者和历史接受者融为一体。我们研究任何一种音乐事象时,为了全面剖析和深入挖掘,必然需要纵向与横向的看待这一音乐本体。本书所用昆弋老艺人演唱的录音资料均为北京曲家朱复先生提供的。由于部分音乐资料在唱词或音准或节奏等方面尚且无从考证,为了撰写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正文中所使用的谱例均选自演唱音准、节奏和唱词等方面相对准确、完整的录音记谱。从宏观角度来看,书中的文字与谱例比重两两参半,这种建立在文化视野之下的音乐本体解读,更利读者赏阅与理解。传播学中有词云:“名人效应”,而本书收集与整理的这些难以找寻的谱例,借助书籍的方式传播出去,促使很多绝版的谱例,借此机会得以面世,从学术角度来讲,可谓价值连城、独一无二。通过专著方式来进行谱例的再传播,对于弘扬高腔艺术来讲无疑是一次积极而伟大的实践。路先生的这一做法,也为世人敲响警钟:对待传统,我们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出于阅览之便,在阐释高腔曲牌的一章中作者分别从宫廷、民间与“京腔谱”三方面做文章。所谓“京腔谱”是王正祥将未曾有格律谱对高腔曲牌进行规范的乐象做出了自定义规范后,而形成的《十二律京腔谱》与《宗北归音》之总称。有关高腔之曲牌自明代以来就出现了规范化与自由化的两种倾向。本书在前文铺垫之下,很容易让读者理解:在民间,高腔必定是一个曲牌格律自由化发展发展的态势;对于宫廷而言有着高层次的追求与讲究,加之王正祥的“曲牌规范”工作,必定是一番“整改”之后的景象,而非“情不自禁”的结果。(《北京高腔研究》,第66页)

作为一种声腔艺术,离不开演唱形式这一特色的剖析。虽然北京高腔绝迹场上已久,但是作者的前期工作还是相当完善的,综合不同方面的各种线索和材料,(《北京高腔研究》,第67页)先生分别从高腔的“唱与和、演唱技巧之‘滚唱’和帮腔”三方面做细致探讨。虽然流传至今的高腔演唱早已不复当年之旧景,然路先生通过“京腔谱”与高腔抄本中也寻觅到了帮腔的蛛丝马迹,同时,也借用高腔之帮腔断言了高腔是否逐渐走向衰亡的历史事实,为书写北京高腔绝迹于戏场埋下伏笔。

腔调两篇章的内容正值本书“黄金分割点”处,作为唱腔研究中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路先生在行文过程中从曲牌之腔和套曲之腔两个层次分章论述,以便照顾不同理论基础的读者。作为南北曲“俗唱”演化而来的高腔,在实际的表演场合中其腔调组织方式是十分灵活的,腔调与曲牌的关系也常显得复杂。(《北京高腔研究》,第115页)曲牌中的腔调以“活唱”最具特色,这也印证了“改调歌之、错用乡语”之本性。借用“韩绍信、侯玉山与李永忠”三人演唱的《青山石》[浪淘沙]来体现行腔处理上甚至是同一艺人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场合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套曲中的腔调特色作者在第七章中选用清宫高腔承应戏与民间高腔戏中的套曲为例进行说明。得益于前文铺垫,再次提出宫廷承应戏之“程式化、整体化”便易于读者接受。

作为本书的作者,既是文化的传播者亦是学习者。从整体上来看,北京高腔的版式种类并不多,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上的高腔板式之原貌,先生分别从王正祥之“京腔谱”与今存录音资料两方渠道进行了学术分析。并提出了对某些资料记载的质疑,这是其严谨学识的充分表现。这样的一种“设疑式”写作方式有助于读者发挥自主想象空间与开展研究工作,共同为这一音乐品种的历史记忆留下一抹善笔。

四、结语

诚如作者所叹,曾几何时,高腔有着“呼风唤雨”之地位,然因诸多因素沦落致“广陵散”。对这一演变过程,作者在书中详尽的记述了一番。从高腔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来看,高腔艺术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可谓对社会影响深远。不得言之,清王朝是一个很知享乐的民族,亦有康熙、乾隆等几位皇帝操持与供奉高腔艺术。

物极必反。首先,这与上述所提及的秦腔等艺术的侵入有着不可分割之因缘。路先生于文中所言,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至此,高腔在之后便“已非古乐正音”了。其次,多种情形表明,由于王府高腔受限制于各位王公贵胄的偏爱,导致高腔艺术的发展不再是一个体系下的事情,虽在短时间内有益于艺人谋生,但对于高腔艺术的长足发展来说极为不利;再次,演艺市场中的高腔与宫廷与王府中的发展势态大相径庭,故而有康熙斥其:“乱道”之典故。虽民众对其津津乐道,但自四川秦腔艺人魏长生和三庆徽班进京后,便对高腔形成巨大打击。而后众多音乐艺人表明,高腔成为了人人眼中的“广陵散”,这与高腔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也有直接关联;另外,也受政局、战争、灾荒和瘟疫等社会动乱之影响。

二十五万余字的篇幅,承载的不仅仅是数字的重量,更是人类戏曲文化生活中的一份精神慰藉。作为一种越来越不为人知的艺术曲种,通过本书的方式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了解。合本冥想:戏曲的唱、念、做、打需要通过生、旦、净、丑的艺术灵动去揭示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北京高腔则以高亢、激昂、粗犷的音乐性格深刻而细腻的完善了这样一艺术。《高腔》中的高腔,是我们观察与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而从《高腔》出发,也为我们读者敲响警钟,譬如书中所言:“戏曲史上的这‘几行陈迹’再次提醒我们:对传统实在不应掉以轻心。”(路应昆等著《北京高腔研究》,第193页)

对于剧种如何发展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终逃不出一个法理——保持个性、适应民众。然而日新月异,更新换代是不可避免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文化,我们做好了保存工作就好,就像研究音乐学一样,价值就在于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这一层含义。古人长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新换掉的我们也不必过于惋惜,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有它的替代出现,而这个替代一定会是更加适合当下与不久的将来发展的。面向当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论断,其中,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而言,体现为四个原则: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本书涵盖了相当大的文化功能,然而对于当下高腔艺术的影响问题作者少有笔墨。就笔者而言,无论是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还是人类的发展与更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这一代人是否作出了最善的努力。费孝通先生在《文化的生与死》一书中说:“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先从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在认真了解、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参加现代中华文化的创造,为新世纪人类全球的文化建设积极准备条件。”

猜你喜欢
高腔北京艺术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时代主题与传统文化的“高腔”
北京,北京
纸的艺术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论高腔在川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缘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