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文
我们如何看待和摆脱自己的人生困境?我们如何看待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对这句话一直感到非常困惑。
首先,人心怎么可能不古呢?
人性的贪嗔痴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人的欲望与自身能力的差距、人面对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的惶恐、人面对不确定性的茫然,以及由它们酿成的人生的无力感与痛苦,从古至今,有什么变化?
我对此的看法是,人心很古,从根本上说,人生的困境是無解的。
而且我观察到,“世风日下”也有问题。
经济发展,人的生存资源持续扩张,决策空间加大,互相伤害的零和生存博弈显然会大大减少。
现代经济是协作经济,人需要相互信任、尊重契约,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信任会受到持续的激励,契约精神显然在持续强化。
同时,法律和制度日益健全,技术手段进步,人因违法、违约受到惩罚的概率大大提升,这也进一步约束了人要做到守法、守约、守信。
我的看法是,历史上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远古的世风很好的时代。“世风日下”只是人对当今世界不完
美的一种感慨,以及美化过去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误区。世间万物,很难有一种完美的状态或者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逐步改进、相对改善又是可能的。所以,世风其实是“日上”的。
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要足够悲观与保守,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要足够乐观与进取。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跟自己、跟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世风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