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义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一般由胶结材料(石灰、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和水等组成,通过混凝土搅拌机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型和养护。混凝土的每一个细节都应遵循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统一使用,虽然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因为混凝土是整个土建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通常与钢筋结合形成构件支撑框架,所以必须根据工程的技术特点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管,保证其能够达到相应的强度。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形式和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就是混凝土,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许多的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规范,原材料达不到标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土建工程施工的工程质量,并且还引发了各种问题。因此,对于土建企业来说,要合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提高自身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现阶段,因为我国土建水平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技术不断改革,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混凝土施工方面的工程建设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检查自身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否存在问题。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要求混凝土必须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和易性,而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其水泥掺入量、砂率、水灰比及粗骨料粒径级配有很大关系。如果含砂率达不到标准,粗骨料级配不完善,搅拌出来的混凝土达不到标准,就容易出现离析;在水质管理方面,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便利,甚至在搅拌混凝土时使用一些没有处理过的工业废水和沼泽水,有的靠海的企业还存在使用海水进行搅拌的情况,这些情况就使混凝土的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在混凝土质量把控方面,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水泥的使用性能了解不够完善,对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的种类和使用性能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一定程度得影响,降低了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另外在混凝土细骨料中未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氯离子含量过高造成混凝土对结构钢筋的损伤也同样存在。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混凝土搅拌都更加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一些建筑企业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用料配比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企业自身的规范也不完善,对混凝土搅拌材料的使用性能也缺少研究,尤其是砂石含水量的测量、计算不够仔细,导致混凝土配比出现失误,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搅拌设备的选取方面一些企业也做得不够严谨,组成材料的投入量也缺少细致地测量与计算,细小的误差必然会对土建施工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地影响。
混凝土施工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企业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监管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达不到标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施工图地了解,以至于施工方案制定不科学,影响到施工质量。尤其是大型的施工建筑,施工方案难免会有一些欠缺,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另外施工企业对混凝土模板以及钢筋等建筑材料的监察工作实施不到位,对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工作不规范,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中水泥材料的选择十分关键,由于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水泥材料型号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水泥材料之间的性能差异也很明显,为了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水泥材料的采购上需要与一些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正规厂家合作,需要进行严格地质量控制,有效提高项目的整体施工效果。在水泥材料的搅拌工作中,应遵循先进先出的施工原则,有效避免水泥材料大量堆积的问题,在水泥材料的搅拌作业中,应选用自来水,以提高混凝土的附着力,为后续混凝土施工质量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骨料选择过程中,砂石骨料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了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含泥量过大的材料,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和控制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物,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
浇筑混凝土时,应考虑土建工程的规模和具体的施工标准,施工人员应合理参照工程施工图纸,确定各施工位置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标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预埋件的位置一定要事先调整好,并且对防护层的施工情况加以确认,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纠正,防止对后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过程中,如果施工模板表面不平整,要有效去除模板底部的凹槽杂物,要处理好模板拼缝,使拼接缝不漏浆、不影响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在钢筋绑扎完成,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孔洞的封堵工作。对于一些大容量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实行分层浇筑法,一般情况下浇筑施工必须自下而上进行,如果出现支架移位、模板变动等问题,则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既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密实度,又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整体质量,在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1-3]。
混凝土振捣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该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整个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由于混凝土的振捣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作用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边坡的坡脚、中部和顶部进行全方位地振捣,以达到最理想的振捣效果,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人员还必须结合振捣器来完成振捣工作,振捣器在使用过程中,振捣的时间和间距都应该保持均匀一致,若采用分段分层进行振捣应确保每一处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且完成振捣使其密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深度应不超过振捣棒长度的3/2 或4/3 倍,提高了整个混凝土振捣工作的质量。其次,需要进行二次振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而且有利于降低施工单位的水泥用量,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往往与室内外温度有关,所以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入模温度,如温度过高会加速混凝土凝结,因此混凝土振捣时施工人员要格外注意昼夜温差,以此来掌控好混凝土振捣的时间[4-5]。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混凝土进行良好地养护,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必要的养护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各种裂缝,整体上来讲通过优化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缺陷问题进行有效修复,同时采取规范化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流程,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性能和效果,保证混凝土裂缝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处理,进而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化工作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养护阶段,需要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外部温度和表面湿度,需要有效识别温度变化因素,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定期洒水保护处理,有效防止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混凝土裂缝,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要准确计算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一般养护时间应达到7 天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实现短时间内,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效率,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技能培训,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规范化,保证拆模顺序的合理性,防止混凝土构件产生破坏问题。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于建筑材料的制备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技术的控制,为此,土建工程想要切实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实际过程的质量控制,就要建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善,没有缺陷,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监督管理,重点抓好施工关键环节和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落实补偿机制和惩戒机制,全面做好控制工作,提高混凝土浇筑养护技术水平,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
尽管如此,混凝土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较复杂,与设计、施工、材料以及环境条件有关,主要可以总结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针对裂缝宽度小于0.3 毫米的不活动的浅裂缝且不接触水介质的民用建筑构件可采用在裂缝的表面涂抹环氧水泥砂浆、环氧胶泥等防腐材料的表面封闭法,对于宽度大于0.3 毫米的、深度比较深的裂缝,例如大型结构的贯穿裂缝等问题可采用压力注浆法封闭,裂缝宽度大于0.5 毫米的活动裂缝和静止裂缝一般采用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 或V 形槽,槽宽和槽深分别不小于15 和20 毫米,然后用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进行填充。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质量的好坏受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直接影响,相关人员应加大重视混凝土工程,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用施工材料,改进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设备选用情况,注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合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