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气象科普发展思考

2021-01-25 02:12王盈怡苏秀程
学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新冠肺炎疫情

王盈怡 苏秀程

[摘 要]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着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传统的气象科普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时期的需求。该文以福建省气象科普工作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调研结果,梳理分析气象科普工作现状,探索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具有福建特色的气象科普路线。

[关键词]气象科普 新冠肺炎疫情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110059-06

基金项目:福建省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107);2020年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项目(编号:FJKX-A204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气象信息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气象科普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二、气象科普的特点

气象科普是全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分支之一[1]。气象科普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专业性

气象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天气、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预报预测的一门科学。气象学涉及大气圈、岩石圈、冰雪圈、生物圈和水圈五大圈层,涵盖的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态等多门学科,是一门抽象、复杂的科学[2]。气象科普即是要把这些抽象、晦涩、专业的知识转换为民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的内容进行传播,让民众认识气象、了解气象,从而更好地利用气象知识。

(二)实用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重发,据统计,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有超过70%属于气象灾害[2],进行气象科普能够帮助公众学习、掌握有效的防灾减灾知识,树牢防灾减灾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气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气象科普也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从看懂气象预警信号的科普,到高温、寒潮等各种天气的注意事项科普;从利用科普气象指数选择衣物到每个节气养生饮食的科普,不一而足。可以说,气象科普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时效性

当公众面临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时,最信任的就是官方公布的科学信息。如果公众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真实情况,那么一些虚假信息、谣言和小道消息就會乘虚而入,引起公众恐慌,造成不稳定风险。所以气象科普必须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把相应的科技知识传播出去,以满足公众迫切了解事件发生过程的需求。如果过了某个时间点后再传播,科普的效果将大打折扣[2]。

(四)针对性

这里的针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各类天气气候事件及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的气象科普;二是针对不同年龄、地区以及职业背景的受众开展气象科普工作。例如,针对青少年的气象科普要讲究趣味性,寓教于乐;对于农民来说,应以农业气象知识科普为主;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要重点普及各类实用性气象知识。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气象科普工作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调研分析

2021年,笔者在网络上进行过一项气象科普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内容上看,气象科普资源较缺乏、地方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够强,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强。

二是从形式上看,传统的气象科普形式流动性较差,制约了气象科普的有效传播。调查显示,从未参加过任意一场气象科普活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群总数的18.52%。

三是从能力上看,“互联网+”、AR、VR等新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加大以短视频形式进行传播的气象科普占被调查人群总数的60.49%,远远超过了线下气象科普活动的39.51%。

(二)实地调研分析

除网络调研外,2021年9月,笔者深入三明、南平等地,对当地气象科普工作进行了一些实地调研。

结果发现,基层科普工作普遍存在一线工作人员紧缺、科普宣传资料匮乏、科普活动形式单一、科普活动场地简陋等问题。基层工作者向笔者坦言,自2020年起,基层的工作重点一直都在疫情防控上,对于日常的科普工作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除了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线下科普活动之外,传统、单一的科普形式也让基层民众产生“审美疲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气象科普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气象科普以科普讲座、科普“四进”活动、科技下乡、科普场馆展示等传统的线下活动为主,疫情发生后,这些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影响很大。以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为例,宣教中心日常承担了福建全省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策划工作,疫情之前,每年在全省开展的各类大型气象科普活动超过20场;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宣教中心全年仅开展了5场线下活动。

疫情对农村的影响尤甚。农村由于其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一直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较为薄弱的地方[3]。以福建为例,福建有14000多个行政村,特别是许多农村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路不好走,但这些地方多是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因此这些地区的气象科普需求一直十分旺盛。在疫情发生前,福建各级气象部门及当地政府、社区都会不定期前往这些地区举办各类气象科普,然而受疫情影响,气象部门组织的科普活动很难开展;同时基层社区等部门也因为疫情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气象科普宣传。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上科普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习惯并依赖于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内容的渴求也促进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播主体走向“草根化”,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4]。这些纷杂的内容中难免会混有一些不正确的科普。官方科普要与民间的“草根”自媒体抢关注、抢流量,就要建立更加强大的网络传播渠道,更好地向公众传播气象科学知识。

五、气象科普新形式

传统的气象科普形式与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气象科普需求,对此,气象科普工作应该积极转型,完善气象科普工作体系及其管理运行机制,增强气象科普工作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共建共享,整合全省气象科普资源,推广福建气象科普大品牌。

(一)加强线上气象科普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气象科普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形势下,应加强对线上科普工作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一方面,省级科普业务单位要进一步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各级气象部门在发布各类气象科普内容时,也要做好内容准确性、科学性方面的审核工作,在与网友互动时注意正面引导,积极创造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

(二)开展新时期气象科普试点示范工作

针对基层科普工作存在的工作人员任务重、人员紧缺等问题,建议将省级气象科普业务单位及部分能力较强的单位作为试点,开展新型气象科普活动,制作各类新型气象科普产品,为全省气象科普做出示范,探索出适合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气象科普工作模式[5]。

(三)整合全省科普资源

线上科普内容传播速度极快,对更新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以往的“单打独斗”式科普工作在疫情时期已经很难行得通了,目前亟须开展全省科普资源整合工作,推动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的科普产品、活动大融合,形成统一的品牌包装,冠以统一标识,设计出可供复制、推广的气象科普产品如科普挂图、展板、漫画、动画片等,在全省范围内共享、推广;构思出若干适应各类不同场合与人群的气象科普“活动资源包”,各级气象部门只根据活动需求对各模块进行整合、调用。

这样“共建、共享”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气象科普资源匮乏的问题,“科普活动资源包”的调用也能够缓解一部分民众的“审美疲劳”,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量。

(四)加强气象科普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科普资源既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和工具,也是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因素[6]。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科普传播依赖于网络,对数字化科普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科普工作者应深入分析新时期不同人群对气象科普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气象科普资源和产品。例如将现有的气象科普场馆、气象观测站转换为线上云展馆;针对目前民众的娱乐喜好,开发各类气象科普游戏;响应民众需求,创作各类气象科普短视频、音频;还可以将目前的实体气象科普书籍转换为电子书籍。

六、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福建气象科普工作拓展对策

(一)气象科普云展馆及矩阵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线下大规模人员聚集受限,云展馆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线下气象科普活动的有效辅助及延伸,是气象科普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目前有不少地方都开始建设或已建成气象科普云展馆,但在福建省级层面,还缺少大型气象科普云展馆的建设以及资源整合。

“十四五”期间,福建气象将建成乌山气象科普公园,可以同步建设数字气象科普馆,并在虚拟展馆中整合各类气象科普资源。公众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进入气象科普云展馆,可以一边参观浏览,一边聆听语音导览;云展馆中的展品、展架都设有触屏交互功能,公众可以随时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时获取相关的音视频科普讲解和气象专家对相关气象知识的解读,做到足不出户、随时学习气象科学知识。

在省级层面建成了科普云展馆,可以对省内的科普展馆及资源进行矩阵管理,比如在云展馆的导览地图上划分各地市云展馆区块,还可以在地图上设置“科普影音室”“科普图书馆”等模块,这些区块和模块不一定需要重复建设,只需要整合、规划全省的科普资源,再进行适当的再加工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让全省的科普场馆和资源联动起来,形成福建气象科普云场馆大平台。

(二)气象科普系列“云”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可以将气象科普讲座从教室搬到“云端”,根据公众需求和喜好打造气象科普空中课堂。

气象科普空中课堂以“直播+录播”的形式开展,在线直播时可以实现参与者与专家的深度互动与交流,更好地实现有效科普;在直播的同时将课堂内容录制下来,进行视频的再加工及节目包装,制作成气象科普录播课,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活动。

同时,气象科普工作者还应考虑到自身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局限性问题,积极向外延伸“触角”,联合其他单位共同打造贴近民生与公众诉求的“气象+”内容,如“气象+环保”“气象+旅游”等,并主动拓宽科普传播渠道,联合各新媒體平台,扩大传播范围,从而提升气象科普宣传效果。

以2021年7月5日在菲律宾吕宋岛形成的热带低压为例,低压形成之后,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针对政府及民众关切的问题,与福建省应急广播联合推出了台风直播节目《高能预“热”气象科普特别访谈》,气象专家做客直播间,与网友及广播听众实时互动交流,回答网友和听众提出的各类问题,直播间里气氛高涨,让原定30分钟的直播延长到了60分钟,在线参加人数近11万,收获点赞数7万,这是传统单次线下科普活动难以达到的参与人数。

(三)气象科普线上研学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可以整合以往的传统线下科普研学活动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优质活动内容,制定线上研学活动的计划,制作研学资料包,包括研学手册、科普讲义、STEAM科普实验用具等;线上征集参加人员,并将研学资料包邮寄到营员家中,让学生家长按照研学手册上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研学活动所需的设备。

研学营的内容可以安排气象科普专家讲座,气象科普STEAM实验直播、录播课,气象科学实验表演;还可以通过直播镜头带领学员参观氣象科普展馆、气象史志馆、观测场、天气节目演播厅等。

(四)创作优质气象科普短视频产品

短视频是目前民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形式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短视频平台在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方面作用明显。但就目前来看,福建气象科普短视频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用户需要。以“福建气象”官方短视频账号为例,目前该账号的粉丝量仅有2.6万人,其发布的短视频浏览量也较少,用短视频用户的话来说,缺少“出圈”的作品。对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新时期的气象科普短视频产品及平台建设。

一是科普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及时追踪时事热点,根据用户的关注焦点适时推出相应的科普内容,争取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二是要根据网民喜欢轻松、逗趣的风格,在创作短视频的时候做到“权威+有趣”。首先,出镜的气象专家要转变以说教为主的传统“讲座式”风格,以更加亲切、接地气的态度向网友们解说气象知识,适当使用流行的网络用语,使之更加贴近网民心理,将气象专家打造成气象科普“网络红人”。

三是科普讲解少用文字解说,多用动画、演示、实验等形式。动画讲解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科普知识的有效传达;实验更符合少年儿童爱探索的性格特征,也更符合家长心目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形象。

四是要加强互动。一个活跃的平台离不开良性的互动,不能把科普内容“放下就跑”,而是要及时回应用户的评论,让用户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实现“被动传播”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可以说,一个活跃的评论区是一个科普短视频的成功体现。

(五)开发气象科普游戏App

游戏一直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不少成人也会将游戏作为日常闲暇时间的一种放松方式。因此,打造气象科普游戏,能够很好地做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将气象科普深入人心。

以儿童科普游戏为例,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智力发育特点及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不同气象相关主题的系列App,达到趣味科普、轻松教学的目的。

例如,小班(3~4岁):初步认识天气,了解每种天气的典型特点;

中班(4~5岁):感知气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大班(5~6岁):了解气象灾害、有趣的气象现象等拓展知识;

幼小衔接(6~8岁):进一步了解天气成因和气象原理。

在教导儿童认知常见的天气符号和预警信号,以及让孩子们了解常见天气的特点和日常活动方面,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游戏框架。

此外,也可以针对各类气象灾害设计诸如“恶劣天气怎么办”游戏,向孩子们传播气象灾害的基础防范以及应对措施;“奇妙二十四节气”,结合现代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二十四节气,了解各个节气的特点、民俗等。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要加强气象科普特别是线上气象科普的管理工作;增强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建设一批符合当前时期需求的气象科普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全省合力,彰显福建气象科普大品牌,加强气象科普社会化,将气象科学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引导群众真正实现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刘波,邵俊年,等.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孙健,邵俊年.气象科普业务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39-54.

[2]刘波,康雯瑛,任珂,等.气象科普工作的现在和未来思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8.

[3]邵俊年,姚锦烽,魏咏明.流动气象科普设施设计与思考[M]//孙健,邵俊年.气象科普业务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95-112.

[4]邵俊年,李赫然,武蓓蓓,等.新形势下气象科普体系建设基本问题研究[M]//孙健,邵俊年.气象科普业务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

[5]田依洁,王晨,胡亚,等.新媒体环境下的气象科普工作研究[M]//孙健,邵俊年.气象科普业务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131-141.

[6]何丹.科普资源配置及共享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驻地网光纤到户共建共享有效策略探究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