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
陶行知先生说:“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生命教育与生活教育息息相关,生命教育必须面向生活事实。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影响着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需要注重生命教育,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本文基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探讨生命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以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3~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回归身体的体验式教育是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生命。生命教育必须面向生活事实,生活往往能够带给幼儿更加深刻的体验。2020年,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疫情防控期间,无数志愿者为国家无私奉献,在一线奋战,用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和生命的崇高价值。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需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幼儿可通过身边真实的抗疫事件,通过新闻、纪录片、报纸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对生命产生新的感知,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角色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拥有社会价值。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体验式的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创设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境,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教育回归自然的最终目标是唤醒幼儿内心深处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主观意识,引导幼儿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启示我们大自然是生活教育的活教材,能够使幼儿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唤醒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幼儿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至户外的大自然,引导幼儿听一听鸟啼虫鸣、风雨摇叶声,闻一闻花草树木、大地泥土香,促使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自然、认识自然,运用艺术(画画、歌唱)、语言(故事、谈话)、科学(记录)、社会(同伴交流)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在自然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想所感,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设立小鸟医院,组织幼儿照顾受伤的小鸟,改变了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孩子们从漠视生命转变为关爱生命。教师也可在幼儿园设置一个动物医院,组织幼儿照顾小动物,通过移情教育,引导幼儿关爱生命。教师还可引导幼儿换位思考,鼓励他们给受伤的小鸟搭窝,为受伤的小鸟治疗。孩子们在救助小鸟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生命是强大且值得敬畏的。
生命教育抽象又晦涩,教师可借助绘本中形象的图片和夸张的人物角色,将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将生命的成长历程融入绘本,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认识生命过程。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绘本,书中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同伴共同经历了四季的变化。从清风徐来的春天到骄阳似火的夏天,从金风送爽的秋天到白雪皑皑的冬天,一片小小的叶子经历了四季变化,完成了它的一生,用最朴素、直观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历程。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会更加关注不同季节叶子的变化,对生命的变化产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兴趣。教师可基于兴趣的引导,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感受生命的变化和发展,认识生命发展的过程。
教师可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种植植物或饲养动物,引导幼儿亲自参与培育动植物的过程,用画笔、照片记录下它们每周的变化。例如,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慢慢生长,再到成熟,最后渐渐枯萎的过程,使幼儿了解了植物各阶段不同的生命形态;小动物从嗷嗷待哺到慢慢长大,再到渐渐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奇妙历程。教师还可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或是饲养的小动物,通过讨论丰富幼儿饲养动植物的经验,使其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过程。
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生活感知生命历程,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促使幼儿在保护大自然、爱护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珍惜自己的生命。《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把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并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事故预防演练。”教师应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自我保护安全教育的内容,如上下楼梯、户外游戏、使用剪刀等情景下的安全事项,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结合游戏、绘本、动画、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以促进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幼儿对死亡的理解较为片面。
教师应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生命,理解死亡,使其明白生命的消逝是一种常态,从而引导幼儿珍惜、爱护生命。例如,《獾的礼物》是一本生命教育绘本,讲述了獾虽然离开了世间,但是留下了最好的礼物——爱。教师可带领孩子阅读《獾的礼物》,让孩子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死亡,感恩、珍爱生命。教师不应回避关于死亡的话题,要允许孩子直面死亡,积极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
叶澜提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幼儿在学前阶段对生命形成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总之,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讓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如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认识生命及其意义,对幼儿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教师应在生命教育中秉承陶行知提出的儿童“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引导孩子面向生活现实,感知生命、理解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