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向制造业强国发展,蓝领技术岗位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愿成为“蓝领”。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与班主任,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我了解到: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将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规划;另一方面学生不愿选择技术岗位,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校的职业院校学生,年龄普遍在15~2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个别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家庭中的弟弟或妹妹。这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环境中,习惯了较为优越的生活,动手干活儿对他们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看起来“又脏又累”的蓝领岗位对他们自然缺乏吸引力。
除此之外,家庭因素也对学生有所影响。不少将孩子送入职业院校的家长,只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够有学上、有人管、不在社会上闲混惹事。真正让孩子学习专业技术和本领,对这些家长来说并不是最终目的。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家长也没有很好的规划,但在潜意识中,他们普遍希望孩子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蓝领工作在社会偏见的影响下,常常被家长认为是“不体面”的。
在个人因素上,职业院校学生构成复杂,家庭情况也不尽相同。就学生自身而言,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不同,看法也就不同。有外地考进北京的学生,分数线达不到本科要求,无奈选择了职业教育。由于这些学生自身有更好的基础,在学习上也会获得优势。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目标就是学好技术,将来用一技之长成就人生。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的心思从一开始就不在专业学习上,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岗位往往不是最佳选择。
总之,想要振兴技术工人行业,提高“蓝领”的社会认可度势在必行。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仅要让学生对自己能学到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事有清楚的认知,也要让家长和社会看到:技术工人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边丽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