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土增肥培根育苗

2021-01-22 01:59廖焕山宋珂姚思颖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上饶教研组青年教师

廖焕山 宋珂 姚思颖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内通常更加注重教研结果的评估,而不够注重教研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研过程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这会使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发展受限。一方面,优秀前辈教师难以将“接力棒”传递给“后浪”教师;另一方面,“后浪”教师即组内的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难以从教研活动中得到高效的提升,其仍需通过自己不断摸索来探求语文教学教研的正确发展道路,组内的优秀教研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浪费。长此以往,语文教研组内可能会呈现一种断层现象,即优秀前辈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缺乏教研沟通,缺少教研经验上的有效传承,这不利于语文教研组的长远发展。相反,倘若由教研组内的优秀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精神引领,并以团队主心骨的身份推动其不断进步,从教研过程到教研评价都予以关注和指导,创设有利于年轻教师发展的空间,传授经验,激发其上进心,呵护他们的成长,便能加强语文教研组内的有效沟通,营造出新型的语文教研组内环境,促进组内整体语文教研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上饶一中”)语文学科教研组提出“松土增肥培根育苗”的教研活动思路,希望以此来为语文教研的土壤增肥,谋求语文教研的更好发展。

“松土增肥培根育苗”,旨在对上饶一中语文教研发展的各层面予以关注,在适当的情境下开展不同的教研建设,从多角度思考语文教研的有效发展途径,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为语文教研组谋发展,从而打造一支活力无限的教研队伍。

一、松土——梯队式发展,为青年教师构建发展“温床”

松土,即为语文教研组内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了适宜发展的空间,优秀前辈教师才有了传授的纽带,青年一辈教师作为种子选手才有了成长的温床。想要在教研组内创建合适的“温床”,就需依凭梯队式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依据梯队式发展结构,可将语文教研组内的教师分为三队。一队为由以教研组长为首的优秀前辈教师组成的督导队,好似落红护花,以“护花使者”的身份对年轻一辈教师予以精神引领,分享自身的教研教学经验。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精品课等方式,前辈教师能够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各种教研活动中。一队是由年轻骨干教师组成的发展队,在“双新”背景下,其作为教育改革先锋,为语文教研组的前进探路,不断学习各地先进教研理念,将其付诸实践,并为语文教研组改革提供基石、打好地基,及时向督导队反馈教研新理念与语文教研改革新方略,对潜能队予以帮扶指导,不断拔高语文教研组的发展高度。最后一队则是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潜能队,他们是语文教研组内的新鲜血液,为组内带来更多活力。同时,他们作为语文教研组内的新手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及教育方法,但也存有许多问题,这就需要督导队与发展队教师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成为语文教研组内的中坚力量,在语文教研的发展道路上“发光发热”。只有以上三队教师各司其职,在其所属的不同行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语文教研组保持长久的良好氛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空间,构建适宜发展的“温床”,助力语文教研组的长远发展。

二、增肥——“请进来”和“走出去”,改善教研环境

增肥即让不断发展中的教师,进一步从更多方面获取语文教育教学的知识与经验。增肥所给予的养分,既需要外在环境给予帮助,也需要其主动吸收营养,拥有强烈的生长意识,内外因素共同推动。正如语文教研组内的各位教师,不仅需要教研组为其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更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动力。此外,想要发展优质的语文教研组,还需积极求教,学习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及教学艺术,将专家请进学校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要让教研组内教师“走出去”,去名校寻名师,多听课多学习多请教,深化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认知,紧跟新时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步伐。

在“请进来”方面,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积极引进专家至校内开设讲座,举办多省联合语文教学竞赛,邀请各地名师专家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如在深入研究新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上饶一中举行了第二届“文乐杯”名校语文教研联盟优质课展评活动,邀请到来自沪赣浙等地的名校教师,同台交流话语文,共谈教研新思路。在课堂呈现方面,面对新教材,新建二中的曾秀老师、南昌二中的谢孝文老师、衢州一中的徐慧云老师,都选择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新建二中的曾秀老师以“披文‘研美’沿波讨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赤壁赋》群文阅读”为例,通过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为主要脉络进行文本解读,从“析——美的产生”“论——观点辨析”“明——散文之美”三个环节来展开课堂教学,进而探讨作家在进行散文创作时情与景的关系。又如衢州一中的徐慧云老师在“‘贴着写’‘推着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别出心裁地以学校关于“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的一场辩论赛为核心,从“贴着写”“推着走”两个角度,展开对情节变化与人物性格关系的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两位教师的群文教学课例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一種从个性到共性的平台,也给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范本。这大大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衔接与统整,也是当下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建议,有效兼顾了学习“面”的广度与“点”的深度,同时也能让各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通过这些课程的探究与学习,当场进行教学理念的交流。在教研交流方面,来自上海崇明中学的谢剑伟老师就“双新”背景下的校本研发——《上海崇明中学高中语文学程》的编写实践——同与会老师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与会教师对语文教学新形势的认知,并且积累了校本教材开发的经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詹艾斌教授应邀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立德树人”的主题开展讲座,具体解读了新时代语文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给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不仅对上饶一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也为“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研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方向。

在“走出去”方面,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积极带领青年教师外出参与教研学习,为组内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以更好地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径。语文教研组内的“年轻血液”是新时代下勇于探索与发现的一辈,教研组的未来也有赖于其持续性的学习与研究。在笔者的推动和带领下,十四位语文教师齐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参加第二届“钱塘问课”暨杭州高级中学与上饶一中跨省联动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为形式,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围绕鲁迅的《祝福》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开展了匠心独具、风格各异的教学实践。杭高之行,使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其语文教研组的教研实力,还有“浙派语文”整体的“语文教研格局”。而“大语文”是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契机下,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教学活动代替机械式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新教材的使用,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的有效结合,杭州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利用校本资源优势,对青年教师进行多方位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方面对新教材有系统的理论把握,而这些对于推动上饶一中语文教研建设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教材面前,每一位教师皆是初学者。我们需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以自身的不懈努力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研的整体水平。

三、培根——打造教师“内功”,提升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培根,即保护发展的根系,让教研组内的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一棵树的根系可在地底延绵十几米,想成为一颗大树,地基即树根是最重要的前提保障。若大树长得高大挺拔,而根系短小脆弱,没法好好地植根地底,那么外表的高大只会加速它的崩毁,不但无法长久挺立,甚至还会得到毁灭性的伤害。因而在语文教研组内,想让教研的土壤更好地滋养教师,就一定要让教师有一个好的根基,培养呵护这个“根”。而想要有良好的根基,就得培养教师的“内功”。教师的“内功”即教师业务水平,是教师在从事教学业务活动中,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应具备的完善而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它是教师充分发挥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对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的实现都有着直接影响。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因而在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的日常工作中,要抓好教研活动,针对阅读与写作两个重要方面设计相关活动,督促组内教师不断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要适时举办各种教学竞赛,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激励其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语文对于人生具有重大意义,阅读对语文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因而,语文教研除了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提高外,也要关注教师的阅读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尤其要倡导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来拓展视野,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从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些目标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的标准,更是对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实践的新要求。基于此,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特设教师读书笔记大赛、“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营造“一群喜欢读书的人带着另一群愿意读书的人一起阅读”的教育教学氛围。在“嵩华池”读书会上,青年教师分别从“众说《红楼》”中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江婷老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红楼梦》中儿女性格特点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书中的八种教育模式,同时反观教育现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郭雯俊老师认为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自我批判的过程。她认为这是一个讲述人心灵成长的故事,即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生阶段产生的阅读感悟都是不一样的。宋珂老师着眼于《红楼梦》中的“情”“色”“空”三个方面,以庄子的生死观来关照《红楼梦》的主题,试图对《红楼梦》本质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

此外,教师还需就新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自己的独特构思,思考以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并逐步培养其阅读能力。笔者以《乡土中国》为例,与教研组内教师共研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法。《乡土中国》是学术类著作,教材上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而要读懂学术类著作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因此在展开教学活动时,相较于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小说,此类文本的教学更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内功”,能让学生抓住核心概念,把握知识体系,并将其学以致用,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笔者按照文本梳理(鉴赏性阅读)、赏析评价(理解性阅读)、思维提升(思辨性阅读)的顺序,采用“三步阅读法”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设计,将思考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除《乡土中国》外,笔者在语文教研组的日常活动中,还围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实践,如在上饶一中举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竞赛,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年级《红楼梦》阅读教学,把对学生的阅读任务考核量化到周考中,并引导组内的青年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及相关教学论文等。其中,宋珂老师《浅谈宝玉对庄子思想的接受》一文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中荣获江西赛区一等奖。从多角度思考、探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行之策,并通过多种教研活动实现对组内教师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这种把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具体教研过程中的方式,必然能夠使语文教研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培根”并非强拉着苗向规定的轨道生长,而是在根系不断冲破原有局限、向外延伸壮大时予以保护,是在其身旁予以帮助。因而在“培根”过程中,要注重根系的自主萌发意愿,让其从内部有着强烈的生长和探索欲望,并给予帮助,实现真正的“强根”。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同样如此,语文教研组内的督导队要尽力引导激发其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热情,使其成长为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如潜能队青年教师宋珂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在2020年上饶市高中语文优质课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青年教师俞晨曦以“苏轼与谁同游?”为切入点解读《赤壁赋》一文,荣获2021年上饶市语文选择性阅读展示活动一等奖。组内教研活动的创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其在“双新”背景下乘风破浪,促进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的革新与发展,打造一个更具活力、也更能展现语文教育教学魅力的语文教研组。

四、育苗——呵护教研组的“后浪”,为教研组长久发展蓄力

育苗,即培育幼苗,“苗壮半收成”。若在幼苗时期就给予其良好的呵护,便能使其在开端就获得良好的培育,那么后续的生长也会顺利很多。对于语文教研组而言,组内的幼苗就是这些“后浪”们,而培育幼苗、呵护其成长的园丁自然就是基于梯队式发展所成立的督导队教师。无论是育苗还是教育,都需要以科学的理念来引导行动,因而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的“育苗”首先要基于梯队式发展培养,由督导队进行精神引领,青年骨干作为发展队成员担任先锋带头作用,来引导语文教研组拥有无限潜能的“后浪”们,使整个语文教研组都能时刻保持正确的导向,砥砺前行。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不能仅依靠他人的帮助,但也不能没有前辈的“领进门”。因此,在语文教师入职初期,组内就组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活動,以“青蓝带教”的模式让青年教师在前辈教师的言传身教下,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尽快胜任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同时,这个过程也给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契机,能使师徒双方借此机会教学相长、互动共进,共同促进语文教研组的发展。

如上饶一中近年就新入职教师专设相关培训,在学校的总体规划领导下,各学科教研组依据本学科特性及学科教育发展要求组织相关培训活动。语文教研组更是关注新入职教师的心理及职业发展,通过多元化培训活动的设置,从多角度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了解职业生活。同时,新入职教师可以通过旁听校内“羽泉杯”教师技能大赛,领略本校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说课,并参与到“文乐杯”的教研活动中。这些培训不仅为语文教研组的新入职教师拓宽了成长途径,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上饶一中“大语文”格局下语文组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语文教研组的综合实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活动的设立不仅能使教师之间学习互进,更能够加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笔者推动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在新老校区共同举办了以“品读《红楼梦》”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赛课活动,通过实战磨砺,既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以“品读《红楼梦》”为主题的赛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们课堂风格多样而高效,如周心雨老师主讲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主要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让学生归纳刘姥姥的所作所为,有梯度地设置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人物形象,课堂气氛活跃;王慧金老师则通过带领学生鉴赏《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姊妹、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品悟曹雪芹“以自然美写人美”的东方美学风格;又如黄雪婷老师选取《宝玉挨打》片段,以“哭”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分别分析了“贾政之哭”“王夫人之哭”“贾母之哭”“袭人之哭”和“黛玉之哭”的内在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鉴赏能力。戴晓芬老师以“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挖掘细节,品味“笑”中美好的生命状态,即“笑”中有生命的坚韧,也有无限的感慨与悲凉。这些课例都逐渐深入到了文本的深处,由单篇阅读开始走向整本书阅读。这样的活动既给青年教师提供了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机会,也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园丁育苗需要温室,而语文教研组内的“育苗”也需要特定的空间。因此,在一定阶段,我们需要搭建一系列教学比赛的平台,给“后浪”们一个或展示或磨砺或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只有在松土、增肥、培根之后继续思考正确的育苗之法,才能让整个语文教研组成员从中受益;如是,依据梯队式发展理念而构建的三支队伍才能在这一系列措施中教有所得、学有所得,进而从整体上实现对语文教研组土壤的改善。

五、结语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既需要每位教师严谨对待,又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努力构建出一个具有无限活力、茁壮生长的语文教研组。松土、增肥、培根、育苗都是基于上饶一中语文教研组的发展现状所提出的改革之法,既是工作之法,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团结之法,大大增强了语文教研组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了语文教研整体氛围的改善,能够为语文教研的高质量发展持久助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上饶教研组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上饶炒粉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