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虎
我们日常写字离不开笔。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居首位。可以說,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起古代的笔,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毛笔。毛笔在推动书画艺术发展和中华文明进程的同时,也不断得到了改良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毛笔的故事。
追寻毛笔的“祖先”
关于毛笔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秦国的大将蒙恬制造了笔。至今,浙江的制笔工匠还把蒙恬奉为“笔祖”。清代梁同书所著《笔史》,引用了明代罗颀所著《物原》中“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和上古神话“仓颉造笔”的传说。那么,毛笔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呢?
其实,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毛笔的记载。如《春秋》中有“(仲尼)绝笔于获麟”的记录。此外,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邶风·静女》一诗写道:“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我们知道,“彤”是红色的意思,那“彤管”是什么呢?根据晋代崔豹的解释,彤管是古代史官记事用的一种笔。史官记事要求“秉笔直书”,因此,彤管又有“赤诚”的含义。《邶风·静女》中那位美丽娴静的女子,用赤管之笔来馈赠情人,表达了自己的赤诚之心。晋代学者傅元在他的《笔铭》中也曾写过:“韡(wěi)韡彤管,冉冉轻瀚,正色元墨,铭心写言。”
这些都是古籍的记载,有没有实物呢?当然有!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中,就有一支毛笔。由此可见,最晚在战国时期,毛笔就已经出现并得到应用了。
毛笔出现了,对毛笔的称呼又成了一个问题。古代,毛笔有很多别称。《尔雅·释器》中说:“不律谓之笔。”根据语言学家郭璞的注解,“不律”是蜀人对笔的称呼。《说文解字》中则写道:“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郭璞解释说,聿、不律、弗、笔说的都是笔,只是方言发音不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几个字的字形很像——都是“从聿”的。“聿”的意思就是“以毛拭画或文”。秦统一中国后,以秦地方言为标准,把以上几种称谓统一为“笔”,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毛笔的出现,对文化的传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古代许多学者对毛笔的功劳都进行过评述。郭璞在《笔赞》中这样写道:“上古结绳,易以书契,经纬天地,错综群艺,日用不知,功盖万世。”可见,古人对毛笔的重视与赞美。
一支毛笔的诞生
毛笔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制作程序也很复杂。首先是选毛,毛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笔的质量。制作毛笔用的是什么毛呢?人们最开始用的是兔毛,后来,也有用羊、狼、鼬等动物的毛的。其次是混毛,只用一种毛制出的笔不能称为上乘之笔,因为单一的毛很可能太软或太硬。一支笔通常是以一种毛料为主,比如羊毫笔,因羊毛质软,就得配以其他硬一点的动物毛。此外,还要经过揉毛、梳毛、切段、制芯、制杆、装配等几十道工序。
古人用笔十分讲究,不仅写字和绘画用的笔不同,写不同的字,也会用到不同的笔。比如题写匾额,通常会用猪鬃笔。这种笔的用毛以猪鬃为主,制作时,要对一根根毛进行剖析,运用蒸、烘等方法,使其软硬、吸水性、保水性都恰到好处。总之,一支好笔必须使各种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考究的毛笔,还会在笔管上镂花刻字,并镶嵌金银、象牙、玉石等珍贵的材料,再配上精美的笔套等配饰,这样才算最后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毛笔渐渐被方便的钢笔、圆珠笔等取代,写毛笔字也变得有些“小众”。但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逐渐“升温”,毛笔一定会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