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凤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把学生个人的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讲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就要对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剖析,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区别的课堂教学,这就是人文课堂的核心,也是各位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为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要深入挖掘这门学科中的人文知识,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消除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学好学科理论,还能感受到课堂内的人文关怀,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飞跃.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人文课堂的创建进行了分析,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发扬人文精神,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人文课堂;人文精神;概述;构建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帮助其掌握理论知识,而是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为课堂增添更多的人文色彩.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考虑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制订更为缜密的教学方案,采用更具创新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灵活借助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这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打造更具魅力的初中数学课堂,不断优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一、人文精神的概述
人文精神强调尊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他们积累到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以及对于学习的兴趣发展都会有所不同.尊重学生的不同,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面对学生的不同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的,也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基本考验.在课堂上,教师有效地发扬人文精神开展教学,才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的目标,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课堂开展要求,实现更加全面的教育目标,让学生都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了,而且他们自己也能够为自己的学习制订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了.所以,创建数学人文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也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足够的引导作用.
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将人文元素有效地注入初中课堂,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有趣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得人文元素能够更好地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人文元素的影响以及引导之下,有一个更加活跃、轻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同时这样的人文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心动、手动、口动、脑动”,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初中数学课堂在素质化教育时代下的发展.
二、当前初中数学人文课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诸多教师也围绕构建人文课堂进行了一些努力,但获得的成效却不像预期的那样,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有很多教师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人文课堂的核心,在教学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发言权,遇到问题也只能憋在心里,根本不敢向教师提问,害怕受到教师的指责.教师也不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害怕因为学生的提问而浪费课堂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是非常明确的:教师就负责给学生讲解知识,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机械化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而且教师自己也认为只要把规定的教学内容都讲一遍,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次,有一部分教师的人文课堂构建意识比较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对知识的讲解仍是停留在表面的,对人文精神的发扬也是停留在表面的,并没有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地确立主体地位,也没有真正地表达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学到的知识一知半解,无法理解其中最为深刻的本质,也没有办法实现得心应手的运用.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因为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及对人文教育本质的把握不到位,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生搬硬套,只是为了迎合学校的要求,敷衍了事,使得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无法真正掌握数学课程人文教育的本质.同时,教师难以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不能使教学活动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以上提到的这两种情况是在人文课堂创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影响课堂效率最为严重的两种基本现象,还是现阶段教学活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初中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找到人文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的切入口,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为关键,以优化人文教育服务的质量为核心,开辟一条全新的教学道路.此外,要想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各位教师必须对此做出努力,要能够有效地通過教学实践来改变这种现象.
三、构建初中数学人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在课堂上发扬人文精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调整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这里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与各位教师进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教师找到人文课堂构建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高效发展,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一)从生活着眼,展现人文魅力
生活与数学一向是难以割裂的,数学元素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走路计算路程需要数学知识,计算每件事情发生的概率也需要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更不能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互相独立开来,一定要找到其中的密切联系,并且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生活元素能够快速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学生领略到人文精神.
例如,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平面”与“立体”的区别,可以简单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可以借用诗词《题西林壁》,使学生初步构建“立体”的概念,认识到物体的多面性.在为学生讲解完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利用教具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处理,要求学生画出三视图.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以下立体图形:
积木块是较为简单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教师在要求学生画出三视图后,可以要求学生数一数该立体图形是由几个积木块搭建而成的,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显现,学生从“旁听者”变为问题的“主人”,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人文魅力.
(二)结合数学史,凸显人文精神
数学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诸多数学名家都在其中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同时,数学史中记载了数学家与数学研究之间的故事,是后世数学研究者的精神引领.对于学生来讲,这些珍贵的数学发展史以及数学家留下的研究资料都是有趣的东西,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实现注意力的集中.而各位教师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中,就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史的厚重感以及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体会人文精神的传承.
例如,教師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选取数学史上一些经典的题目,使学生通过历史名题感受数学研究的乐趣.
下图是泰勒斯计算“轮船到海岸之间距离”的原理示意
图.可原地转动的竖杆EF,被垂直立在地面上,在点A处连接一个横杆,此横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其可以绕点A转动,并且可以固定在任意位置上;紧接着,操作者只需要确保横杆指向B点,即船的位置;再对竖杆EF进行转动,使得横杆和岸上的点C对准.在此种情况下,点D到点C之间的距离就等同于点B与点D之间的距离.数学史中的故事往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可以透过数学史中的故事,感受到数学生命的延续,其在学习数学内容时就会有一定的敬畏之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重新燃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与渴望,让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
(三)鼓励合作,营造人文性氛围
单一个体的学习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许多数学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合作得来的.当前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在合作研究方面的要求,认为合作的能力是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仅在数学课堂上影响重大,更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看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长处,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合作学习的空间,从而使学生之间实现能力互补,充分营造课堂学习人文性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授“概率初步”一节时,可以为学生出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计算出概率.题目如下:将5个小球放到同一个盒子里,小球上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小球除去标号不同外,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个小球,它们所标数值相加之和大于5的概率是多少?多数小组在解答这一问题时,采取了列举法,即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对其进行求和计算后,再进行概率的计算.学生在列举方式上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小组运用了“坐标”,如(1,2),(1,3)等,有的小组运用了“表格”,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鼓励分享,体现人文性评价
学生在收到积极评价时,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而在收到负面的评价时,情绪则会较为低落,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降低.学生如果能够及时地收到教师给予的鼓励,内心就会产生成就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拥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多鼓励学生,才会让学生有更多的可能性.“轴对称”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以“轴对称”为原理设计的建筑、装饰品数不胜数.学生对其原理的表述、数学表达并不到位,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出现一些小问题.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指正.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情感较为细腻,教师在指正学生错误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考虑好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让学生群体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这种评价模式能让得出的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有利于营造更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得到更公平的对待.因此,教师要不断挖掘人文性评价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价值.
(五)个性辅导,彰显人文关怀
在初中阶段,学科任务重、学习难度增大成了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减轻学习压力,夯实学科基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充分彰显数学课堂上的人文关怀.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时,由于这节课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考察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学生只有灵活掌握,才能在各类考试活动中应对自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先讲解、后讨论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完成勾股定理公式讲解和拆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验证,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快速消化吸收重难点知识.在这一环节,教师也要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对于一些走进思维“死胡同”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启发.而且,教师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也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沟通艺术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教学互动的桥梁,肯定每个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斗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还应在其中渗透人文素养,真正实现返璞归真,这样才能够塑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数学课堂.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还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更多的教学技能,吸取更多的人文知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找到人文教育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找准时机完成教学渗透.同时,教师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曾建勇.初中数学人文课堂漫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12):77-78.
[2]杨牛扣.例谈初中数学人文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18(08):72-73.
[3]吴月群.数学文化在初中课堂各环节中的渗透方式[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