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珺
(如东县中医院眼科,江苏 南通 226400)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危害程度极高[1]。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患青光眼的患者人数占2%~6%之间,已成为导致人们失明的三大眼部疾病之一,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眼压会不断升高,若患者眼压长时间居高不下,对患者的眼球周围组织以及患者的视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严重者甚至引发失明,由此可见,视神经的损伤是导致患者失明或视力模糊的关键性原因。因此,临床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控制患者视力,缓解视神经损伤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现针对自拟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探究,并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回顾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期间收治的60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根据对其应用的药物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联合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其中,联合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8例,该病高发年龄段为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32±2.5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3±0.7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人数为20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0例,该病高发年龄段为31~76岁,平均年龄(53.56±2.2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2±0.64)年。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进行系统化分析对比,差异无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有青光眼疾病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将患者的眼压值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甲钴胺(厂家: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382,1ml)以及脑蛋白水解物(厂家: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65,30mg)治疗,其用药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具体如下:患者手术完成后,首先给予甲钴胺药物治疗,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注射剂量为0.5毫克/次,每天给药三次。其后,将脑蛋白水解物溶入250毫升,浓度为0.9%的氯化钠中,充分混合,静脉滴注,注射剂量为60毫克/次,每天一次,连续治疗4周。联合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式,西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中药为自拟明目汤,明目汤的主要药方与剂量为:当归10克、柴胡10克、丹参10克、葛根10克、红花10克、刺蒺藜10克、川芎10克、银杏10克、牡丹皮10克、黄芪10克、灯盏细辛10克、栀子9克、防风3克。水煎服,将一剂药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四周。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三种,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是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已经恢复正常,临床指标正常,有效是指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有明显变化,临床指标向正常值靠近,无效是指经治疗后,患者视力以及临床指标并未发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眼痛。
将本次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的相关数据代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比对,其中使用()进行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值小于0.05。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较为明显,P值小于0.05。相关数值见表1。
表1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n(%)]
经对比两组患者数值发现,联合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相关数值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发生率[n(%)]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的不断加重,青光眼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3]。该疾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视神经功能损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有青光眼的患者要想痊愈,必须改善视神经损伤现象并患者患者的视力。现阶段,临床对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疾病关键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4]。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的一种,又被称之为维生素B12,同时也是人体内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该药物常应用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从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保持人体内神经系统以及血细胞功能正常运转。然而单一甲钴胺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在中医方面则被认为属于“青风内障”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七情与五风内伤,导致患者出现肝气淤堵,不能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在人体内形成“火”[5]。大部分患者易出现气血不通,肝气不顺,肝郁气滞。因此,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主要针对疏肝理气,滋养肝肾等方面进行调理。自拟明目汤中,柴胡具有疏肝化瘀之功效,栀子可清热泻火,当归能活血补血,滋养肝脏,刺蒺藜具有祛风养目的作用,而灯盏细辛和防风可将身体内的寒气驱除,同时具有活血止痛的效果。明目汤中的多种药物相结合,能起到疏肝解热,通络明目之功效,有效提升视力。
综上所述,将自拟明目汤+西药甲钴胺应用于由于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伤治疗中疗效甚好,联合中药降低副作用,安全高效,价值显著,临床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