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明,翟凤岐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大肠癌主要指的是大肠粘膜上皮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近几年以来,在生活饮食结构不断变化下,疾病发病率正在逐渐增高,因此为了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在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渐渐应用在疾病治疗之中,且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经脐整形切口大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此次主要从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内选取我院3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对象都已经排除手术禁忌症与精神疾病者,且都知情本次研究。根据所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传统、探究两组,各15例,传统组男女比重8:7,年龄界限在61-78岁,平均(70.54±1.26)岁;探究组男女比重9:6,年龄界限在62-77岁,平均(70.48±1.31)岁,将所有资料统计后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在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操作后,在患者患侧腹部作一个15厘米左右切口,之后进行相关手术治疗[2]。探究组实施腹腔镜经脐入路内窥镜治疗,手术前需要将所有肠道准备做好,并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帮助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体位,沿着患者脐部上缘环形皱襞位置作一个1cm插孔,同时合理构建气腹,将腹腔镜准确置入其中,对患者病变位置与周围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手术主操作孔与副操作孔需要结合大肠癌具体位置来进行选择,打开腹膜,对肠系膜与动静脉血管准确分离,借助钛夹对血管进行夹闭,有效清扫血管根部与周围淋巴结,利用切口保护器对切口进行保护,之后利用标本带将病灶合理取出并切除;接着进行肠短切除术后无张力吻合,并将肠系膜给准确缝合关闭,重新建立气腹,观察患者腹腔情况,再把引流管置入后进行脐部切口整形缝合。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等治疗指标;并观察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与肠梗阻等。随访调查患者手术完成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情况。
采用SPSS23.0计算数据,行t、x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经表格数据统计可见,探究组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组,P<0.05。
表1 统计患者手术指标()
表1 统计患者手术指标()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术后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传统组(n=15) 157.46±24.13 38.54±19.51 15.85±2.41 83.42±3.96 12.49±5.23探究组(n=15) 136.25±21.23 33.18±9.89 7.06±0.86 80.13±2.54 9.14±3.11 t 2.5559 0.9491 13.3042 2.7084 2.1323 P 0.0163 0.3507 0.0000 0.0114 0.0419
经术后观察统计,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组低,P<0.05。
表2 统计并发症发生率(n/%)
经随访调查统计,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年、5年探究组生存率高于传统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
表3 统计患者生存率(n/%)
大肠癌属于当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一个恶性肿瘤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近几年以来,伴随生活水平逐渐增高,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大肠癌发病率也随之逐渐增高,通常疾病引发和遗传、环境以及日常生活饮食因素有着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大肠癌大多会发生再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与直肠等位置,而根据具体发病位置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也会有所不同,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例如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根治术,相比与传统手术,腹腔镜下根治术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更高,该手术能够给医生充足的手术视野,确保医生能够对细微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以降低不必要损伤,从而减少手术出血量,更加容易让患者接受。在当前人们减少创伤的不断要求下,临床不断开展研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发现从肚脐人体自然孔道入镜能够取得显著效果,采用腹腔镜下经脐整形切口根治术治疗可以有效遮蔽患者手术瘢痕,并且操作上更加快捷简单,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利用切口保护术与肿瘤体外切除法,可以确保肿瘤在无接触条件下进行,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3-5]。从结果可见,经手术治疗后统计,探究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组低,且术后3年与5年患者生存率都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腹腔镜经脐整形切口大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