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美
(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河北保定 071100)
新冠疫情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严重的全球大流行病,防控的难度前所未有,而中国却在世界上树立了防控疫情的榜样,其中社区防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务必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在社会动员、化解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区对基层的管理与动员功能尤为凸显。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应当受到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疫情防治走向常态化,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总结当前我省社区防控的现状、发现其短板和不足之处,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可以为做好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新冠疫情在不同地区的严重程度决定了各地在社区防控上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河北省毗邻首都,又地处中部,四通八达,人员流动性较大,探索出了一些社区防疫的有益经验。
坚持党建统领,落实“四个一”机制。河北省在疫情防控中坚持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强化部门职能责任和地方属地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把压力传导给每一名党员干部。此外,河北省建立了“四个一”机制,作为农村村居和城市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防控责任的具体举措。“四个一”机制即每一个社区、农村都要确定一名包联领导,建立一支工作队伍,制定一套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一本工作台账。同时,对社区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排查和督导,确保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突出首都政治“护城河”担当,建立京津冀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疫情防控上,河北省强调要树立大局观念,坚持“一盘棋”思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对进京车辆、人员、物品等严格排查检测,积极保障首都生活物质供应,切实体现了河北省的政治担当。京津冀在疫情防控上坚持战略协同,在防疫的早期迅速建立起京津冀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三省市政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坚持统筹统办,主要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合力,这为京津冀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依法治疫,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月14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坚实司法保障的通知》,提出要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比如对在公众场合拒不戴口罩的行为、不配合登记、测体温的行为等要依法管控。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做好社区防控也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底线要求,处理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在人口流动规模空前的背景下,城乡社区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势必要加大对区域内居民日常生活的干预,法律法规为社区工作者处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约束。因此,法律法规的出台引导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
新冠疫情是对社区防疫能力的一次检验,在疫情防治走向常态化的背景下,总结经验得失,强化问题导向,能够提升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河北省在社区防疫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社会治理的共性问题,也有一些特殊性的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新冠疫情暴露出了在日常状态下难以暴露出来的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防控任务,如何快速动员起整个行政体制的力量,将资源集中到防控一线,确保令行禁止,这是对整个治理体系的考验。有一些部门和地区对疫情的严重性没有科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疫情的管控。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应急体系,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平战”转化机制,客观形势要求整个社会治理要进入战时状态下,就需要调动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在疫情防控的初期,社区防控一线口罩、酒精、消毒用品等物资缺乏,人力不足,主要依靠的是社区工作者,要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工作量较大,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对社区防控人员的补贴政策,导致基层防控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就基层来说,行政级别低,可以调动的资源有限,无法快速发挥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使得城乡社区顺利实现从“平”到“战”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防控必须要严格,必须要保证行政体系具有足够的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力,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来阻断疫情的传播。行政命令的整齐划一和明确的责任制导致社区防控很难具备灵活性,有些时候只考虑完成行政任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一些特殊群体的合理诉求,从而给社区防控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在防控初期,城乡社区的人员出入收到限制,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有就医需要的也被限制出入,造成了一些居民的抵触情绪。还有一些小区区别对待小区业主和租户,不允许租房人员进入小区,使得政策的执行缺乏温度。因此,社区防疫要防止生硬地执行防疫措施,采取灵活的防控方式,才能使居民建立起对防疫工作的认同感。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这对城市社区的信息搜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由于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能否有效实现对人口流动的管控决定了防控是否有力,这就导致防控压力层层传导,最终聚集在基层。河北省大部分小区还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设施陈旧,需要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才能完成信息登记,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基层社区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区工作者感染的风险。很多小区实行排队登记领出入证,人员的聚集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树立科技赋能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为居民实现无接触办事的提供技术设备保障,提高社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保证战时不乱。
目前,新冠病毒不仅在全球继续蔓延,而且还出现了新的变异,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持续性做好社区防控,完善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各项措施仍然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治疫要从运动式防控走向常态化防控,必须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系。
建立完备的平战结合的社区防控体系。这次疫情防控启示我们治疫不能搞运动式的,要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防患于未然。所谓平战结合中的“平”也不是再回到过去的防控体系不健全的状态,而是要建立健全的日常防控体系加上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就社区防控来说,需要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制,使基层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部门,提高防控措施的实效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扩散。同时,社区可以调配的资源有限,在应急状态下必须要解决好人力物力财力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旦出现紧急突发状况,如何快速有效地将资源向防控一线倾斜,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防控体系。
促进基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提升社区善治水平。动员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基层社区的治理当中,促进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基层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提升社区善治水平。就城市社区来说,除了社区居委会外,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也可以在社区防控中发挥作用。在疫情期间,很多物业公司承担了为小区居民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作,同时还严格做好环境消杀工作,是做好社区防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委会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很多业主作为志愿者支援社区防控。就乡村社区来说,除了村民委员会以外,要充分发挥乡村新“乡贤”的作用,动员他们支援防控物资,宣传防控政策,参与防控工作。
大力实施“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防控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智慧社区”是提高社区防控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是软件技术的投入,还需要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可以实现远程自助办事的机器、便利店、公共读书馆、卫生室等,在社区内部就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时,智慧社区也能实现对居民信息的全面收集,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