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雯 孙云凤
中图分类号:G886.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2-092-01
摘 要 柔道運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提高和保持运动员的柔道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教练员要根据柔道运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遵循柔道运动训练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技战术、心理、智力和恢复等方面的训练。因此可以说,柔道运动训练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入。本文所谈论的重点是柔道训练中如何开展保护性技术的教学。
关键词 柔道训练 柔道训练任务
柔道运动训练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在身体素质、技战术、心理等方面的训练,从而不断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
一、在柔道训练中需要遵守的原则
柔道运动的训练原则是柔道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是进行柔道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它对柔道训练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训练原则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
(一)周期性原则
周期性原则是指整个训练过程循环往复周期性的进行,而每一个周期都应在前一周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从而创造优异成绩。周期性原则的主要依据是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而竞技状态的形成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获得。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运动员从初期训练至出现优异运动成绩,以保持高水平运动成绩,直至运动寿命终结的长期训练过程中,都必须进行多年系统的不间断的训练。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同时使心理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从而获得最佳运动成绩。
(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柔道一般训练是指在柔道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旨在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其可分为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专项训练则能保证发展柔道专项训练所需要的技战术,发展专项所需要的机体机能和专项运动素质。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在柔道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四)区别对待原则
柔道运动员之间总是存在着性别、年龄、运动素质、技战术、承担负荷的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就要求在训练中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也就是贯彻区别对待原则,即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1]。
二、柔道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柔道训练中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
柔道运动是两人同场对抗的实战格斗项目。柔道比赛的胜负是需要一方将对手摔倒在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打好扎实牢靠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保护性倒地技术就是柔道学习的基本功。在初学柔道阶段,教师和学生必须加强对保护性倒地技术的重视程度,教学过程中不可马虎,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每名学生正确地了解和熟练运用这种柔道自我保护性倒地技术。
(二)柔道保护性倒地技术的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柔道的倒地技术分为很多种,技术难易不同,教学要由易到难,且忌盲目冒进。柔道的倒地技术按倒地的方向主要分为前倒地、后倒地、侧倒地,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原地倒地、行进间倒地、跳跃倒地。
2.直观性原则。注重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的影响。柔道教学不能只讲解不示范,教师适当的示范动作会给学生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印象。在学生初步进行动作练习时,老师要亲自进行保护,手把手地教,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动作要领,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3.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以及学习状态都有不同,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求学生如果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使得学生最终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技术动作[2]。
4.巩固提高原则。持续练习,巩固提高。柔道的倒地练习在初学阶段学习后。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练习,要将其作为每节课的必要练习内容,或是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部分,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巩固提高,使保护性倒地形成一种本能性的反应。这样就能将练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降到最低。
三、结语
柔道训练中的倒地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性技术,它能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柔道训练必须关注运动员的各方面发展,除了饮食的合理搭配之外,还要重视运动员体能的提升和各类技术的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运动员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柔.北京体育大学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现状分析及预防恢复[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24-25.
[2]于江鹏.柔道课程中保护性倒地技术的重要性及教学原则[J].体育风尚,2019(0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