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常见的几种错题及应对措施

2021-01-21 05:44王小玲
求知导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错题初中数学措施

摘 要:在许多学生眼中,数学是枯燥的,是令人头痛的,但实际上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蕴含着许多哲理和规律,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遇见错题是常见的事。那么,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哪些题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出现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值得讨论。教师要收集初中生容易出错的一些题目,分析和归纳错题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8-0061-03

作者简介:王小玲(1997.2—),女,陕西理工大学数计学院学科教学(数学)2020级,在读研究生。

引    言

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课后和其他教师交谈时,教师们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一遍遍地讲述过,还不止一遍地强调过的某些易错点,到了平常练习或考试时,还是有一些学生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从定义理解、运算能力、学习态度、观察与变通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总结了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给各位教师提供帮助,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中易错题举例和出错原因分析

(一)对数学名词的定义不清

在求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没有辨析其本质,所以会屡次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教师不能被学生口中的“明白”“会了”所迷惑。

例1:把下列各数按照正数集、负分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进行分类。

-18,,3.1416,0,2012,,-0.142857,95%,π.

分析:该题型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的认识。这在平常的练习中经常出现,也是学生易错的题目。有的学生会马虎,如没有区分逗号和小数点,将“0,2012”看成0.2012。还有很多学生会漏选或者多选,实际上是由于对知识点的概念不清楚,如认为-18是负数,却忽略它也是整数;又如不清楚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属于题目所说的四个集合中任一个。

例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是对分式概念和性质的考查。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会跟着教师分析公式,但是考试时还是容易错选D。这类题目的错误原因是学生受固定思维干扰,主要是原有知识、已有经验的认识干扰或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1]。学生虽然是在学完整式的基础上学习分式,但在学完整式后,尚未对单项式和多项式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也缺乏对知识的同构及将各知识点建立联系的能力,未能将去括号、整式、分式等内容联系起来。在分析例题中的D选项时,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或独立思考发现。

(二)运算能力较薄弱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只是机械记忆数学运算的法则和定理,并没有完全理解。邢海燕、李新颖两位老师曾说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学基础概念、公式、原理及定理尚未正确理解,只会机械性地记忆一些数学符号,运算能力不高、运算逻辑性也较差,再加上他们在解题的时候经常出现思路不清晰、急于求成等情况,最终也很容易出现错题。[2]”

例3:计算

.

学生误解:

原式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四则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是数学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有的学生虽然记得要保证计算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但没有严格按照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混淆了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比如上述误解就是学生先算14+50。另外还有的学生粗心大意,在抄写式子或计算过程中直接将×写成。

正确解答:

原式=

例4:若,则的值为_____.

学生误解:

由题意可知m-3=0,n+2=0

∴m=3,n=-2

∴m+2n=3-2×-2

=1

分析:本题求m+2n,实际只需要知道m、n的值,而m、n的值恰又可以从得到。一个带有绝对值的数,去掉绝对值后就变为一个非负数,同样含有平方的数也应该是非负数,此处的数可以为含字母的式子或者一个数。故要满足,应该有m-3=0,n+2=0,算出m=3,n=-2。故m+2n=3+2×(-2)=3-4=-1。但是有的学生缺乏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变通能力,在计算3+2×(-2)时,丢掉了小括号,并错误地改变了运算符号,因而造成上述误解。

(三)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强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努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并能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认真审题,克服心理障碍和思维定式,顺利而高效地解答问题。

例5:已知和是同类项,化简求值,其中x=1,y=-1.

分析:这是一道化简求值问题,将代数式、整式、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问题整合在一起。有的学生会因为不知道是多少而无从下手。实际上,题目已明确和是同类项,那么根据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以得出。接下来,学生按照化简求值顺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代数值即可。要想正确解答此题,学生应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概念也要有清晰的认知,积累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清楚同类项的定义。本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由题意知,

当x=1,y=-1时,

原式=2×1×(-1)2-2×12×(-1)=2+2=4.

例6: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上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

学生误解:如图1所示,

∵AB=10cm,BC=4cm,

∴AC=6cm,

又∵M是AC的中点,

∴AM=MC=3cm.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线段长短的计算问题。在解答该类题型时,学生要注意在没有图参考时应分类讨论,不要漏项。有的学生仅仅考虑了一种情况,因而只算出一个答案,要么是“7cm”,要么是“3cm”。实际上,C点既可以在B点的左侧,也可以在B点的右侧,因此结果应该是“7cm或3cm”。如果学生能动手画图,结合图形再分类讨论,答案便一目了然。这类题目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形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学生缺少观察与变通的能力

例7:已知抛物线过点A(2,0),B(-1,0),与y轴交于点C,且OC=2,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或

D.或

学生误解:A、B、D。

分析:本题在求函数解析式时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这是求解析式常用的方法。首先由OC=2,可知点C的坐标是(0,2)或(0,-2),然后分别把三点的坐标代入,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该题的求解过程需要分两种情况。本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分析,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当点C的坐标是(0,2)时,把(2,0),(-1,0),(0,2)分别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同理可得另一解析式是,所以选C。

例8:计算

(1)

(2)

学生误解:

(1)

(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度、分、秒间的转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本题的误解体现出学生模仿式的错误和对知识的负迁移,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角的度量单位为度、分、秒,三者之间是60进位制,应该满60进1。在解答第(2)小题时,要明白其实可以看成,再进行度和度、分和分、秒和秒减法运算即可。

例7、例8两道题的误解反映了有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味追求结果,不讲究策略方法,解题中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的现象。

二、常见错题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初中数学中易错题举例和出错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样的。教师应从根源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困难。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做呢?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改变数学课堂模式

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然后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将错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其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提升的催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当学生在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批评学生,而应将这些错误作为资源,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并使学生在分析和反思中正视自己解题中的错误,从而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错误”看“本质”,促进学生错误思维的纠正和转化。数学的各个知识点有较强的联系性,教师发现学生错题原因后,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讲题时,尽量给学生归纳做题步骤,深入剖析例题,适当延伸其他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做题步骤中所用到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做题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整理错题,养成课后复习习惯

基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及年龄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整理数学错题的意义,使学生主动对错题进行分析、归类和整理,并利用错题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调错题管理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错题管理价值观。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重视整理思路。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出错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明确解题思路。

2.要学会分類整理。错题订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时,能够顺利解答;更高的要求是,学生遇到变式类型题时依然能顺利解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不同形式对错题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这样才更具针对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第一部分总结了初中阶段学生易错的数学习题,从定义理解、运算能力、学习态度、观察和变通能力四个方面探究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第二部分提出了应对学生常见错题的教学措施。希望以上内容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俊菊.浅析初中数学错题原因及措施[J].新课程学习(中),2015(04):154.

[2]邢海燕,李新颖.例谈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求知导刊,2020(46):55-56.

猜你喜欢
错题初中数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