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涛,党高峰,王 萌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5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也迅速增加。由于公路网络与铁路网络“跨省区、长干线、高标准”的特点,在公路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公路或铁路与已建隧道进行交叉的情况[1]。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公路与既有隧道立体交叉的形式和影响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公路与既有隧道的交叉形式包括桥梁、路基和隧道3 种。不论以何种形式与隧道进行交叉,公路建设与运营均会对隧道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当既有隧道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隧道结构的损坏,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公路工程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同时还需要对已建隧道的影响做相关安全性评价,以达到既有隧道运营安全的目的。
在评估项目建成后对既有隧道结构影响时,主要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可以考虑地层条件、空间条件、辅助工法等外在因素,对不同工况下既有隧道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公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在安全性评价中应用广泛。
公路以桥梁形式与隧道交叉是最常用的交叉形式,其风险主要在于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使周边土体产生挤压变形,使隧道受力状况发生改变,可能引起隧道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可能导致隧道衬砌开裂,影响隧道结构安全[2]。
以某上跨既有隧道的公路桥梁工程为例,该桥梁与隧道基本呈正交角度交叉,上部构造采用4×40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 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挖孔灌注桩以减少施工对隧道的影响。隧道埋深约为13 m,梁底与地面的距离约为14 m,桥墩边缘与隧道边缘的最小距离约为12 m。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可知,桩基开挖时地层各向位移最大位置发生在桩孔中心位置,最大值为2.56 mm,车辆行车荷载对隧道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说明公路桥梁的施工及运营不会影响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总体来看,公路采用大跨径桥梁上跨隧道的情况下,由于桩基距隧道较远,可有效减小公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隧道的干扰,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采用路基形式上跨既有隧道时,路基施工、自重和车辆行车荷载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较为复杂,本文则重点对采用路基形式上跨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以湖北省某新建高速公路与襄渝铁路及复线新、老白云山隧道交叉为例,根据其设计资料,高速公路采用路基形式上跨既有隧道。路线方案与铁路交叉点有2 处,交叉点铁路隧道由南至北分别为新白云山隧道、老白云山隧道。与襄渝铁路复线交角约为69°,交叉处新白云山隧道覆土厚度约为63 m,隧道围岩等级为IV 级,初支厚度18 cm,二衬结构厚35 cm,公路路基填方高度8 m;与襄渝铁路老线交角约为63°,交叉处老白云山隧道覆土厚度约为51 m,隧道围岩等级为IV 级,结构厚45 cm,公路路基填方高度9 m。根据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交叉工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
在明确分析目的的情况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特点,做如下假定和简化。
(1)土层为各向同性、均质的连续材料;
(2)地层参数参照工程地勘报告中所给出的土体参数及地质工程手册;
(3)既有铁路隧道在施工前处于良好状态;
(4)荷载分为恒载与活载两部分:恒载为路基自重,活载均按公路-I 级荷载考虑。
两条铁路隧道的水平间距约120 m,隧道最大覆土厚度63 m。考虑到模型的边界效应,整个模型地层的长、宽、高为225 m×200 m×100 m,地层简化为3 层,第一层为碎石土,第二层为强风化片岩,第三层为微风化片岩。
在设计资料地质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规范及手册,确定参数表(见表1)。
表1 模型相关参数表
根据工程情况,将整个仿真分析分为初始地应力、现状隧道、高速公路建成后路基压力和车道荷载作用3 个阶段,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对地层竖向应力、地层沉降、隧道沉降等进行计算,如图1、图2 和图3 所示。
图1 隧道沉降图
图2 新白云山隧道纵向沉降趋势图
图3 老白云山隧道纵向沉降趋势图
从计算结果看,在高速公路路基和公路荷载的作用下,隧道产生了局部沉降,其中老白云山隧道最大沉降为2 mm,新白云山隧道最大沉降为1.4 mm。隧道沉降最大的位置在公路路基下部,然后向两侧递减。隧道的沉降主要是由地层的整体沉降引起,隧道结构本身产生的变形很小,对隧道的结构安全的影响不大。
因此,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在既有隧道埋深较深时,公路可采用路基形式与隧道进行交叉,以减小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隧道的影响。
若采用隧道形式与既有隧道交叉,两座隧道的间距、空间关系、隧道的规模、施工方法、地形地质条件对两座隧道均有影响[3]。本文结合相关工程项目,对隧道与隧道交叉的相互影响总结如下:
(1)当两隧道净距超过35 m 时,隧道之间相互影响作用非常微弱,基本可不考虑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
(2)当两隧道净距在20 ~35 m 时,会产生一定影响,需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既有结构的位移、变形量等推定允许值,再决定是否采取其他措施;对于新建隧道应采用控制爆破、静态爆破等方法减少围岩扰动,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径向注浆等措施减少围岩变形;
(3)当两隧道净距在10 ~20 m 时,相互影响作用较大,除了对既有隧道的监测,新建隧道的特殊施工方法外,对新建隧道结构还应进行加强,短开挖,强支护,对既有隧道应根据情况加固或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通过对公路分别采用桥梁、路基和隧道形式与既有隧道交叉的研究可知,在进行路线方案设计时,若与隧道的交叉不可避免,应优先采用大跨径桥梁跨越;当隧道埋深较深时,可采用低路基形式进行交叉;当必须以隧道形式进行交叉时,应控制好纵面指标,增加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净距,降低安全风险。
总而言之,公路在与既有隧道进行交叉时,必须对路线进行多方案比选,并对交叉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最终确定出安全合理的交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