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萤,程 念,曾 莉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胸外科研究所,重庆 400042)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压力有加大,人们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人们很多疾病的发生,空气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吸烟行不良习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居恶性肿瘤首位,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肺叶切除从传统开胸到使用胸腔镜再转变为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式的改变大大加速了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我科自2016年开始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肺叶切除术,虽然增加了手术安全性能及减轻了患者疼痛,但由于术后创伤,引流管等影响,大多数患者不敢术后下床活动,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缓慢,也易引发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为进一步探究制定早期活动计划在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现选取我科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在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84例肺癌手术患者,所有进入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4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34岁,平均年龄:53.13±7.89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低年龄38岁,最高年龄76岁,平均年龄:52.39±7.43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卧位护理,疼痛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等,每日行2次机械辅助排痰,每日行3次每次15分钟的高频雾化吸入治疗,24小时持续中流量吸氧等。
(2)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早期下床锻炼计划,术后清醒的患者在术后2 h进行上肢运动,抬高上肢与肩齐平,6 h够使用患侧手掌触摸对侧肩部逐渐过渡到摸对侧耳朵。术后4 h进行下肢屈膝然后进行抬臀运动逐渐过渡饭踝泵运动,如果患者术后无力,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活动。术后12 h在患者无乏力眩晕情况下在床旁坐立,术后24 h进行下床活动,并督促患者活动时间全天大于6 h。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主动加被动运动,术后2 h为患者活动上肢,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握拳,屈肘和抬臂运动,术后4 h为患者活动下肢,拔管4h后在床旁坐立,拔管12 h后进行下床活动。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在本研究中,相关数据使用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卡方检测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对比表( ±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对比表( ±s)
组别 总例数 住院天数对照组 42 7.1±3.8实验组 42 5.2±2.1
(2)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表[%(n)]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医学中,手术机器人已经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医学智能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感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但由于患者术后的焦虑心理,对于安置管道后的紧张,导致不敢早期下床活动,影响营养的吸收,延缓了伤口的恢复,容易导致肺不张的发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在术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指导显得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强调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增大肺部扩张,有效地排出积液,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同时督促患者自觉进行为其制定早期活动计划并监督完成。
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术后通过充分评估病情许可的前提下,能够积极配合活动的实施[3],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让患者家属也自愿加入进来,协助并督促患者,让患者有序的进行活动,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先进行局部活动,再进行全身活动,慢慢增加患者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早期活动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