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贴角施工表观质量分析

2021-01-21 05:50:16王莉娟秦宜瑄
山东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麻面钢模斜面

王莉娟,秦宜瑄,张 岩

(1.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2;2.南水北调(山东)土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某个输水工程箱涵,在底板以上有70 cm贴角,采用吊模与侧墙连接形式,连体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底板以上斜面,先后遇到了一些表现质量问题。现场针对出现不同问题,通过分析处理,较好地解决了问题症结,从而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1 问题产生的现象及成因

1.1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输水箱涵为3孔5×4.2 m(宽高)的箱式涵洞,过水流量为50 m3/s,总长度为340 m,底板及墙身为C30F200W6混凝土。底扳与两侧直墙交汇处,设计为45°、70 cm的贴角,利用钢模对贴角和墙身,进行一体浇筑。

1.2 出现的问题

局部出现表层龟裂,主要在侧墙混凝土浇筑层面以及斜面与侧墙交界面处,细微的纵缝(短);气泡多而大(最大达3 cm),发生在斜面上;局部段存在错台,最大为1 cm左右,集中在斜面与底板连接处(压板);局部段麻面较集中,出现在侧墙边缘与向下30~40 cm处。

1.3 问题产生成因

1)表层裂缝。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分析由以下几个方面:入仓温度过高,施工时间控制不好,施工期处于农历6月,适逢酷暑,初始温度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过高,内部散热不均匀,养护不到位,而形成表面裂缝;水灰比过大,坍落度大于20 cm,是混凝土表面形成龟裂原因所在。

2)气泡多。主要集中在斜面上,由于斜面呈45°布置,振捣不能到位,气泡很难逸出。

3)错台。多发生在斜面与底板交界面压板部位上,压板受底板混凝土上浮力顶托而错位。

4)麻面。主要发生在拐角的局部段,由于过振与漏振所致。

2 问题产生的基理分析

2.1 表层裂缝

1)入仓温度过高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从入仓塑性状态到终凝,水化热是逐步递增的,一般3 d达到最大水化热值,使混凝土表面水分子蒸发很快,其表面发生剧烈的收缩,此时结构整体尚未有强度,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产生。

2)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与自身结构产生了温度的变化,也诱发结构将发生变形,当变形遭到约束时,则结构内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应力时即产生温度裂缝。裂缝从结构相对薄弱的位置开始,因此发生裂缝位置均在斜面与侧墙交接处,此处为断面最小处,易形成应力集中。

3)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和易性要求,水灰比相对较大,一般掺水量比实际需求量多,这部分游离水蒸发后,在结构内部留下许多毛细孔,由于振捣作用,内部密实程度高于外层面,因此混凝土表面收缩更大,而产生的表面裂缝。

2.2 气泡多

1)混凝土气泡多与材料因素有关。混凝土中掺合活性剂,再加之主材(砂、石)存在着活性成分,造成含碱量过高,导致了混凝土含气量的增加。

2)为改善施工中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了外加剂,混凝土黏度增强,气泡不易排出。

3)混凝土坍落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振捣效果,再加之振捣的过振,漏振,使气泡不易逸出,也是气泡产生因素之一。

2.3 麻面的产生

1)模板接缝处理存在问题,混凝土施工纵向采用钢模,两侧封头模采用木模,其交接处,局部段不密封,导致漏浆而形成了麻面。

2)模板表面清理不到位,再加之涂刷不均匀性而导致局部麻面存在。

3)斜面处易产生麻面,经对施工流程分折,由于底板以上吊模仅70 cm,混凝土的输送,部分粘贴在模板上,且待底板达到初凝时,再进行对斜面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此时粘附在模板混凝土也达初凝,造成了麻面的形成。

4)振捣时间不一,形成过振,漏振,而产生麻面形成。

2.4 错台的发生

由于底板与贴角一道浇筑,贴角采用吊模进行施工,贴角与底板交界处利用20 cm平台压板连接,当混凝土浇至该处时,造成上浮力,顶托压板上移,而导致该造成底板错台的形成。

3 解决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具体做法

3.1 选择最佳的外加剂配置

外加剂品种与配置量应进行现场多次调整,底板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控制在18~20 cm之间,斜面及墙身段一般控制在18 cm为最佳;脱模剂,由水性剂改为油性剂,尽可能减少粉煤灰的用量,若选用,必须按设计的级配要求达标。

3.2 施工方法上改进

先浇筑底板,待混凝土初凝后再进斜面混凝土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控制在30 cm;在振捣方式上,将70型振捣泵仍调换为50型泵,并用30型泵对两侧保护层周边的补振,也可利用小泵型来贴住斜面模板下振,并采用在外模板处人工敲击的方式,尽可能达到内侧气泡逸出。

3.3 注意施工过程细节

1)钢模与木模之间的封口模,交接面采用泡沐剂,对缝隙全面封堵,其木模之间缝隙采用双面胶粘贴,在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检查,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混凝土垫层与底板交界面上模板,要注重密封效果,可采用C20水泥浆封堵,确保缝隙在施工时不漏浆。

3)根据设计防冻与防渗要求,严格把控好保护层厚度。

4)底板混凝土浇筑达到初凝后,再安排斜面与墙身混凝土浇筑。

5)钢模与木模之间交界的棱角处,摩阻力比其部位相对较大,对该部位进行浇筑振捣时,尽可能减少对钢筋主筋的碰动,将已终凝的部分棱角碰掉,形成缺陷不齐现象存在。

6)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入仓温度,在天气炎热时应选择下午4点以后开仓。

4 结语

贴角混凝土的施工,有着一定的将殊性,存在贴角利用吊模形式,加之钢模贴角处,不易振捣,所产生的表观质量问题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施工工艺,也涉及到材料质量、水泥品种及掺合量大小、水灰比、外加剂配置等,同时也受到施工环境和时空等绪多的因素。要针对不同情况,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不断地找出问题的症结,完善和改进,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有助于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践认为,呈45°贴角整体施工,难度还是有的,关键点在减少表现质量问题,通过相应措施还是可以改进和控制的。尤其斜面排气不畅,振捣密实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彻底消灭气泡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难度,但原气泡大而密,通过改进相关不利环节,使混凝土表面瑕疵得到了较好改进,尤其使气泡变细而均匀,再经过14 d养护,其混凝土表面,气泡基本达到较理想状态。

猜你喜欢
麻面钢模斜面
隧洞混凝土施工中钢模台车的应用
斜面之上探动能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客运专线桥梁道床板烂根、麻面等质量通病的预防
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 20:14:56
南京博物院藏近代铸币钢模
东南文化(2016年6期)2016-12-29 07:27:18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15期)2016-06-30 19:01:22
一题多变 搞定斜面上的运动
大型钢模台车在古运河工程中的应用
改进劲性混凝土梁施工工艺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