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驻扎之城考

2021-01-21 07:17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经注关羽襄阳

肖 洋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襄阳是魏蜀吴激烈争夺之地,先有曹操夺取襄阳,后又有关羽攻樊城,再后就是孙吴屡次北伐襄阳,羊祜、杜预经营襄阳,最终这里也成为灭吴战争的前沿基地[1]5。依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曹操派遣于禁协助曹仁守樊城。关羽利用汉水暴发特大洪水的时机,歼灭于禁督率的七军。《三国志》对此描述较为简略,于禁驻扎之地,未作详载。然而《水经注》对此有所记载,或可补其阙漏。

《水经注》卷28《沔水》:

沔水又迳平鲁城南。城,鲁宗之所筑也。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仲山甫所封也。《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啸而不答。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丈有余,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冈。魏武曰:吾知于禁三十余载,至临危受命,更不如庞德矣。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杜元凯重刊其后,书伐吴之事也。[2] 2375-2376

可见在汉水暴发大洪水之时,于禁是驻扎在“城”中的,“关羽围于禁于此城”。然而,《水经注》在此处语焉不详,没有明确记载清楚这个“城”是哪一座城。如果仅仅依据《水经注》的原文进行推测,可能误以为樊城或平鲁城是于禁驻扎之城。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个“城”的地望进行研究。

一、樊城和平鲁城可能不是于禁驻扎之城

樊城城墙遗址在樊城城区米公路至东风路间、大庆路南,城内最早的文化层为唐代[3]46-47。今樊城南部至少在唐以前为汉江故道:樊城古城区的解放路一线,东自东风路、西到米公路范围内勘探及发掘的文化层堆积最早只能到唐宋时期,唐宋以后的地层厚度一般约1.5~3米左右,其下为淤积土和流沙,不见早期遗迹、遗物;樊城古城区外、东风路以东的近现代地层下均为淤积土和流沙层[4] 67-68。所以,今襄阳市樊城区的樊城城墙遗址一带应是唐以后的樊城,汉晋时期的樊城可能不在此处。

南朝刘宋时人盛弘之《荆州记》:“樊城西北有鄾城。”[5]929可见,鄾城在汉晋时期的樊城西北。鄾城和偃城同为一地,在今襄阳市的樊城城墙遗址以北三里,即今樊城北部中原路北段西侧一带(详见后文)。鄾城又在汉晋时期的樊城西北,所以,汉晋时期的樊城可能在今樊城中原路的南段,即今襄阳火车站一带。在于禁覆灭之后,徐晃率领援军救援樊城。《三国志》卷17《徐晃传》:“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6]529可见,徐晃占领偃城之后,与关羽的军营和樊城的距离已经特别近。因此,东汉末年,樊城可能在今襄阳火车站一带。

前文所引的《水经注》有“城陷,禁降”,然而,在整个樊城之战中,曹仁军队一直在坚守樊城,樊城没有被关羽攻破。所以,樊城可能不是于禁驻扎之城。

依据前文所引的《水经注》,平鲁城是“东对樊城”,可见,平鲁城应在东汉末的樊城以西。清《一统志》将平鲁城定在襄阳县北[7]17587,但未指明具体位置。乾隆《襄阳府志》认为关羽擒于禁于罩口川,平鲁城在罩口川,即清代的赵家桥一带。乾隆《襄阳府志》卷5,“古迹”,襄阳县,“平鲁城”条:“关壮缪擒于禁于罩口川,为今赵家桥地,去樊城西少北十里,故城当在焉。今遗址无存,故旧志不载,从《水经》增入。”[8]172同治《襄阳县志》亦持此种说法[9]36。乾隆《襄阳府志》卷4,“山川”,襄阳县,“七里河”条:“罩口川即今赵家桥地,桥在上七里桥西,又西即李家湖也。”[8]105-106可见罩口川即赵家桥,大致位于李家湖以东、上七里桥以西。因此,平鲁城可能在上七里桥以西。在清代,樊城以北的七里河上有三座七里桥,上七里桥在樊城西北,中七里桥在樊城正北,下七里桥在樊城东北;其后,中七里桥改名为大石桥,下七里桥改名为板桥。上七里桥位于七里桥大队北400米,北距王家寨400米,跨于七里河之上,原是石板桥,1965年拆除。上七里桥可能在今樊城区王寨街道七里桥社区以北的七里河(又名大吕沟)上。因此,平鲁城在今樊城区王伙村吴家坡以南一带,此处正好位于东汉末的樊城以西,符合前文所引的《水经注》平鲁城“东对樊城”的记载。

若依前文所引《水经注》卷28《沔水》的记载,于禁也可能是驻扎在平鲁城。但又存在悖论,据前文的《水经注》,平鲁城乃是东晋时期鲁宗之所筑。义熙元年(405年),鲁宗之起兵袭破襄阳,击败雍州刺史桓蔚;其后,鲁宗之担任雍州刺史,在义熙十一年(415年),襄阳的鲁宗之与江陵的司马休之联合对抗刘裕,失败后,鲁宗之和司马休之北逃投奔后秦[10]1922。全祖望认为是在鲁宗之北逃之后,此城才改名为平鲁城[2]2375。平鲁城是鲁宗之所筑,鲁宗之叛变北逃,将此城改名“平鲁”可能是取意于平定鲁宗之叛乱。平鲁城的修筑应是在东晋末。然而《水经注》卷28《沔水》的“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2]2375-2376,说明在樊城之战中,于禁是驻扎在某一座城中,后为关羽所俘获。而此城,不应是东晋之平鲁城。因此,平鲁城可能不是于禁驻扎之城。

二、鄾城和偃城同为一地,可能不是于禁驻扎之城

鄾城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的鄾邑。《左传》桓公九年: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11]1754

杜预注曰:“鄾,在今邓县南,沔水之北。”可见,鄾大致位于邓国以南。鄾城在晋代曾经一度设县,其后,再未设县[12] 112。南朝刘宋时人盛弘之《荆州记》:

樊城西北有鄾城,即春秋所称鄾子之国。光武云:“宛最强,鄾次之”,即谓此。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吴离之国,为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百余里,有谷城,伯绥之国。[5]929

所以,鄾城应在邓城东南十余里。今樊城北部中原路北段西侧原有地势较高,地表以下即为粘土层,鄾城可能位于此处[4]67。邓城应该在今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南侧的邓城遗址(详见后文)。南朝刘宋的1尺为24.6厘米,1里为1800尺[13]32。南朝刘宋的1里则为442.8米,中原路北段西侧大致位于邓城遗址东南约4公里,与前文所引南朝刘宋时人盛弘之《荆州记》记载的“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吴离之国”相差不大。所以,鄾城可能在今樊城北部中原路北段西侧一带。

于禁覆灭后,徐晃的援军与关羽在偃城一带对峙[6]529。唐人李泰《括地志》:“故偃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古郾子之国,邓之南鄙也。”[14]187偃城应在唐代的安养县北三里。安养县在唐代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临汉县,即是唐代以后的樊城[15]474。偃城应在唐代以后的樊城(今襄阳市的樊城城墙遗址一带)以北三里。唐代的大尺为30厘米,唐里用大尺,1里为1800尺,唐里为540米[13]32-33。鄾城(今樊城北部中原路北段西侧一带)与樊城城墙遗址的距离约2公里,与《括地志》记载的“故偃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相差不大。此外,《左传》桓公九年记载鄾邑是“邓南鄙”,《括地志》也记载偃城是“邓之南鄙”。所以,鄾城和偃城在地理位置上可能是重合的,鄾城和偃城可能同为一地,偃城即是鄾城。

关羽的军队屯驻在偃城,其后,徐晃率领的援军占据偃城,徐晃稍微向前连营,与关羽设置的樊城包围圈就只有三丈的距离[6]529。可见,偃城距离关羽的樊城包围圈特别近,可能属于关羽设置的樊城包围圈的组成部分。所以,鄾城(偃城)可能不是于禁驻扎之城。

三、邓城可能是于禁驻扎之城

在汉晋时期,邓城是一座重要的城邑。但在关羽围襄、樊之战中,却没有提及邓城,的确也颇令人费解。邓城遗址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南侧的平地上,文化层厚2.1~3.8米,城址基本保存完好,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南、北垣分别长约766米、713米、896米、858米,墙体宽20米左右,残高2~5米,四角突出,每面城墙正中各自有一个缺口,实为城门,城外护城河较四周农田低1~2米,城墙尚未解剖,城内未发掘,依据城墙暴露的遗物,该城至少从春秋一直延用到南北朝时期[3]43。襄阳市西北的邓城遗址是古邓国和战国秦汉以至宋齐时的邓县故址,在襄阳东北方、汉水北岸,大致不出今唐白河下游以西,清河以东的官厅、金华寺一带,应该还有个晋及唐宋时邓城县的故址[12]105-123。498年,北魏孝文帝南征,在邓城击败了南齐的崔慧景和萧衍[16]183。此战使邓城受到很大的破坏,邓城此后逐渐荒废,于是形成现在的邓城遗址[12]122。

如前文所述,乾隆《襄阳府志》和同治《襄阳县志》都认为关羽擒于禁之地在罩口川,即在平鲁城,在今樊城区王伙村吴家坡以南一带。此处即在邓城遗址西南约2公里。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羽擒于禁之地在鏖战岗。鏖战岗古战场遗址位于樊城区牛首镇九冢村鏖战岗自然村周边,分布范围约50万平方米,采集有铁簇[3]49-50。三国时,关羽在此掘五堰二池,水淹七军,活捉曹军统帅庞德,有鏖战岗、擂鼓台、关公栓马棚、跑马道及五堰(即黄龙堰、黑龙堰、白龙堰、青龙堰、普陀堰)、二池(金牛池、莲花池)等遗迹[17]76。鏖战岗在邓城遗址西北约1.6公里。

前文所引《水经注》卷28《沔水》有“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丈有余,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冈。”[2]2375-2376《三国志》卷18《庞德传》: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6]546

曹仁派遣庞德屯驻在樊城以北十里。如前文所述,汉代的樊城在今樊城中原路的南段,即今襄阳火车站一带。东汉末的1尺为23.8~24.0厘米,曹魏和西晋的1尺为24.2厘米,历代的1里为1800尺[13]32。东汉末的1里为428.4~432米,曹魏和西晋的1里为435.6米。今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所在地周边地势较高,且在襄阳火车站以北约5公里处,与《三国志》卷18《庞德传》所载的“仁使德屯樊北十里”基本符合。因此,庞德屯驻之地,可能在团山镇。

《水经注》卷31《淯水》:

[经]又西南过邓县东。

[注]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淯水右合浊水,俗谓之弱沟。水上承白水于朝阳县,东南流迳邓县故城南。习凿齿《襄阳记》曰: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迳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浊水东流注于淯。淯水又南迳邓塞东,又迳鄾城东,古鄾子国也。盖邓之南鄙也。昔巴子请楚与邓为好,鄾人夺其币,即是邑也。司马彪以为邓之鄾聚矣。[2]2620-2622

先秦时期的古邓国、战国秦汉以至宋齐时期的邓县,当在今邓城遗址;《水经注》的“淯水”为唐白河,“浊水”是现今的七里河,邓塞在今洪家沟南、清河下游西岸处,也正是今邓城遗址东南方位[12] 111-114。邓塞处于邓城东南,地势较高,接近古樊城,邓塞可能是庞德投命之“东冈”[2]2376。

《三国志》卷17《于禁传》:“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6]524当时,于禁督率七军,援助樊城之曹仁。于禁驻扎之城,推测应是一座较为重要的城邑。通过前文的考证,已经排除了樊城、平鲁城、鄾城(偃城),又考虑到邓城遗址西北约1.6公里的鏖战岗都有关羽水淹七军的古战场传说及相关遗迹。自先秦到汉代,邓城又是这里的一座重要城邑。所以,邓城可能是于禁驻扎之城。

《水经注·淯水》载有孙坚破黄祖于邓塞之事。然而,《水经注·沔水》虽载有“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于禁驻扎之城,具体为哪一座城,又未作清晰说明。此处,可能存在缺失,或因《水经注》流传过程所致讹误。

《水经注》卷28《沔水》:

沔水又迳平鲁城南。城,鲁宗之所筑也。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仲山甫所封也。《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啸而不答。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丈有余,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冈。[2] 2375-2376

《水经注·淯水》载有邓县,此即邓城。《水经注·沔水》的“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之前,可能原来也载有邓城的史事。因此,“关羽围于禁于此城”,是指邓城,即于禁驻扎之城。然而,在《水经注》流传过程中,《水经注·沔水》缺失了邓城的有关记载,仅仅存有“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此城就可能被误认为是《水经注·沔水》前文所载的平鲁城。

若从考古发现看,三国时期的襄阳、樊城地表,应该较现有地表低4米左右。菜越M1,在樊城区建设路与长虹路交汇处的东南,墓葬年代为三国早期,该墓的开口距地表约4.2米[18]391。刘表墓,在襄城区东街新华书店附近,该墓的开口距地表2~3米[19]16。当时的襄阳城,也应在现地表3米下[4]66。樊城之战,汉水突发大洪水,水淹于禁七军,但樊城未破。邓城的地势高,虽未被水淹没。但是,《三国志》卷17《于禁传》载有“羽乘大船就攻禁等”[6]524,关羽率军乘船,突然攻击于禁的七军。可能于禁的军队陷入了混乱,故而被击溃,邓城被攻陷,于禁也随之投降,《水经注·沔水》的“城陷,禁降”或是指此。

《水经注》卷28《沔水》所载于禁驻扎之城是邓城,在今襄阳市高新区邓城遗址,而庞德驻扎之地在今团山镇。在《三国演义》中,于禁把七军移到樊城北十里山谷之内的罾口川,依山下寨,“不屯于广易之地,而聚于罾口川险隘之处”,大雨不止,关羽放水,因此,于禁七军覆灭[20]641。邓城遗址及樊城周围,基本都是平原地形,于禁七军其实不是屯驻在山谷。所以,《三国演义》的于禁依山下寨之事,乃是虚构。《三国志》卷36《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6]941《三国志》卷17《于禁传》:“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6]524魏文帝还曾下制书赦免于禁:“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6]524所以,《三国演义》的关羽掘堰放水淹于禁七军也属于虚构。实际上,应是汉水暴发了大洪水,导致于禁七军溃乱,又被关羽率军乘船攻击,于禁七军随之覆灭。

于禁驻扎在今邓城遗址,庞德屯驻在今团山镇。当时,于禁督率的七军可能是在邓城遗址至团山镇一带驻扎,对围攻樊城的关羽形成了反包围,起初的形势对关羽本来很不利。于禁七军的覆灭使关羽骄傲自满,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继续围攻樊城,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在樊城之战中,于禁驻扎在邓城,说明邓城在东汉末年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东晋、南北朝时期,邓城的地位彻底衰落[4]64。498年,北魏孝文帝南征,在邓城重创了南齐军队;此后,邓城逐渐荒废,形成今邓城遗址。

说明:A.唐以后的樊城大致位置;B.东汉末的樊城(曹仁驻守之城)可能的位置;C.关羽军队屯驻的鄾城(偃城)可能的位置;D.平鲁城可能的位置;E.于禁驻扎之城(邓城遗址);F.庞德驻扎之地(团山镇);G.邓塞;H.刘表墓;1.杜甫巷墓群;2.赵家巷墓群;3.韩家咀墓群;4.菜越墓;5.长虹中路墓群;6.曾家洼墓群;7.杜甫岗墓群;8.高庄墓群;9.高庄街遗址;10.前贾洼墓群;11.宋家寨墓群;12.建华路墓群;13.松鹤路墓群;14.冯家台墓群;15.许家岗墓群;16.白家庄墓群;17.七里桥墓群;18.崔寨墓群;19.贾巷墓群;20.杨家湖墓群;21.望城岗墓群;22.彭岗遗址、墓群;23.付家冢墓群;24.焦家台墓群;25.沈岗墓群;26.黄家村遗址、墓群;27.周家岗遗址、墓群;28.潘庄墓群;29.张桥墓群;30.王家庄墓群;31.余岗墓群;32.岭子墓群;33.卞营遗址、墓群;34.韩洼墓群;35.范家台遗址;36.团山墓群;37.张袁家墓;38.骆台墓群;39.贾家庄墓群;40.韩岗遗址;41.前官田墓群;42.鏖战岗遗址、墓群;43.前朱家墓群;44.张营遗址、墓群;45.酒店墓群;46.贾马家墓群。(绘制本图主要参考了《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的“襄樊市市区文物图”和王先福先生的《古代襄樊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一文[4]69。遗址和墓葬的信息摘自《襄阳史迹扫描》[3]132-136,142-163,175-217,253-289的附表2、4、6、7、12、13。)

猜你喜欢
水经注关羽襄阳
“关羽”去世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华容道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2000年以来《水经注》词汇研究综述
关羽大意失荆州
当代《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