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婷 张天然 齐先龙
病例资料患者,女,41 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部间歇性疼痛5 d 入院,无发热、胸闷、上睑下垂等肌无力表现。既往史:无特殊。实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前纵隔偏左侧及肺动脉干左上方可见一类圆形不均匀稍高密度肿块,CT 值约56 HU(图1a),边缘光滑,大小约5.9 cm×5.7 cm,增强扫描动脉期(图1b)CT 值约58 HU、平衡期(图1c,延迟时间约30 s)CT 值约58 HU,肿块边缘局部与左无名静脉分界欠清,右缘紧贴左无名静脉,但未见与左无名静脉确切相通,左缘突向肺内伴纵隔胸膜局部增厚(图1d、1e)。术前诊断为:前纵隔良性病变,囊肿可能。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大小约7 cm×6 cm×5 cm,质软、囊实性,与左无名静脉关系密切,用无损伤钳夹闭无名静脉,完整切除肿瘤,无名静脉破损处给予缝合。术后病理表现为(纵隔)镜下见血管壁结构,管壁厚薄不均,腔内血栓形成(图2)。病理诊断为:左无名静脉血管瘤。
讨论纵隔血管瘤罕见,在所有纵隔肿瘤中的发生率低于0.5%,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而静脉性血管瘤所占比例小于10%[1],目前国内外仅见少数个案报道。纵隔血管瘤以中青年多见,绝大部分为良性,患者多无特殊临床症状,当病灶较大时可压迫周围气管、食管等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可合并出血、感染、乳糜胸等[2]。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感染和血管壁退行性变有关[3]。
术前对纵隔血管瘤的明确诊断较困难,CT 平扫及增强检查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CT 不仅能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边缘和包膜等情况,还能清楚显示病变与邻近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并部分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增强CT 可进一步显示病变与血管的关系。既往文献报道[4]纵隔静脉性血管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静脉湖、静脉石及病变周围异常的静脉通道。CT 平扫显示瘤内静脉石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但仅约10%的病例可见[1]。纵隔静脉性血管瘤多为乏血供病变,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其病理基础为瘤内血管壁增厚或血栓形成致管腔狭窄;而Nakada 等[4]认为采用对比剂团注技术的CT 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块中心明显强化(静脉湖)是本病的另一特征性表现。传统的CT 图像因存在X 线混合能量的平均效应缺点,CT 值不准确,能谱CT 可以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能谱曲线的形态和位置可直观反映对比剂进入病灶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反映病灶的强化特点[5]。本病例CT 平扫及增强表现与典型静脉性血管瘤大致相同,且多平面CT 重组显示病变与左无名静脉关系密切,影像诊断应考虑到前纵隔静脉性血管瘤的可能。
纵隔静脉性血管瘤鉴别诊断主要包括:(1)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多数密度不均匀,内可见钙化或静脉石,静脉石是其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呈典型渐进性强化[6]。(2)淋巴瘤。纵隔淋巴瘤密度多均匀,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增强扫描呈中度持续性强化[7]。(3)胸腺瘤。患者有局部或全身重症肌无力表现,肿瘤密度较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增强扫描一般强化较均匀。侵袭性胸腺瘤呈浸润性生长,体积多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可有局部侵犯及血行或淋巴结转移征象[8]。(4)支气管囊肿。可发生于纵隔的任何部位,中纵隔及后纵隔更常见,多数与气管支气管树相连,呈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囊液因所含物质性质不同呈不同密度,增强扫描囊液无强化[9,10]。(5)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多有外伤或手术史,肿块表现为紧贴主动脉壁的等或稍低密度影,瘤壁欠光整,瘤体强化一般迟于正常血管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