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燕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一张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和脊柱关节炎、髋关节炎相比较,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中老年人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高发群体,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内积液或者弹响等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若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很可能出现关节畸形,降低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活动效率。
置换术是当下临床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技术方法,该手术经人工假体置换患者的患病关节,以改善其膝关节疼痛现象,增强关节功能能力[1-2]。但术后很多患者出现患肢关节肿胀、疼痛等并发症,不利于其术后膝关节生理功能快速恢复过程,为进一步提高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了3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组,施予了快速康复护理,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纳入研究的病例均是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0例,就诊治疗时间2018年1月-2019年8月,所有患者均通过CT或者MRI检查确诊,满足置换术适应症,知晓研究内容,签订同意书。排除有血栓疾病史患者、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精神病史患者。等分60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3.23±4.33岁;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3.25±4.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即P>0.05,可比性强。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操作:
1)入院时,加强健康宣教,发放健康指南,该指南包含有膝关节疾病知识、置换术、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控以及康复训练等,及时解答患者所提问题。
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施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介绍成功病例,引导患者自觉确立政府疾病即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信心,告诉患者家属要多陪护患者,予以精神支持,加强患者负性情绪的调整。
3)术前重点强调早期锻炼膝关节功能及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运动的必要性,特别是要加大股四头肌与腘绳肌肌力的训练。术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待患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以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踝关节、趾见关节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按摩四肢肌肉。术后训练全过程中,均要密切监测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及肢体肢体肿胀状况等。术后1d可以拔除关节引流管,若患者未见头晕、恶心等症状表现,则指导他们练习床边坐起、地下站立以及辅助性行走等康复训练项目,术后1周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等运动,结合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及主观需求,也可以增设端坐位抱大腿、我喂双足跟滑动以及站立位下蹲等运动项目。术后2周以后可以适度增加渐进抗阻、辅助上下楼梯灯项目。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经呼吸调节、音乐松弛或者药物等缓解疼痛。在活动时应循序渐进,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锻炼的指导。
4)患者出院前,将院外康复锻炼方案、饮食方案以及有关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告诉患者,帮助患者编制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运动计划,并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训练方法,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合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状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方法,并嘱咐其定期到院复查,直至患侧肢体生理功能完全康复。
利用ROM评分量表和HSS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3]。借助于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百分制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越满意。
数据处理分析均以SPSS20.0完成,其中各组计量资料以(±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将表1数据纳入至SPSS20.0处理分析,通过分析得知,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也明显比对照组大,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明显,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分)(±s)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分)(±s)
注:和对照组相比较,*代表差异明显,P<0.0.05。
组别 HSS评分 疼痛评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74.23±7.31 4.98±1.22 90.32±7.43 76.12±5.22研究组85.88±7.54*2.08±1.01*108.12±7.32*90.12±2.11*
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纠正患者关节畸形,且改善关节活动的功能,但是由于该手术在术后容易出现患肢疼痛或者功能障碍等问题,造成患者不良情绪严重,使得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缓慢。近些年,快速康复在外科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有较广泛应用,其在加速患者术后病情康复进程、将其患者生理性疼痛及优化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快速康复由术前、术中及术后一些列护理措施共同组成,不同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和常规护理相比较,快速康复护理基于整体角度分析问题,力求通过优化康复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进而改善生理、心理状态,提升治疗舒适度,最后优化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徐艺等学者曾就快速康复锻炼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献报道证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快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便于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4]。本研究结果也表示,施予快速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感评分、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言之,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不仅可减轻疼痛,同时还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