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部上开下合;竖从“口”部右下落笔,短横化为点,左竖自右上向左下斜,末横略上斜。足字旁呈上小下大之势,沉稳厚重。
左竖短直,短横上斜,折笔向左下略斜,内一横一竖可变为撇、点,秃宝盖略长,垂点与横钩一笔写成,左长右短,以让右部;“月”部狭长,撇变为竖,横折钩的转折处用“圆转法”,以便与上部横折相区别;二短横连写,一点一挑,笔势连贯。
三横由斜渐平,左右两端要参差,不可齐平;中竖略斜,左竖直而挺拔;横折钩起笔靠左,出钩较长;四点用连笔写,自左向右上斜,末点挑出。
首横上仰,竖画起笔轻快,上面较长,如人首之上昂;第二横最短,收笔向左下;第三横起笔向左远出,斜度较大,横末顿笔写“月”部。
竖钩类似垂露竖的写法,收笔时向左下方重按后推笔略向左上钩出,钩势饱满爽利。短竖略斜,收笔向上,也可写作点;竖钩较长,也可不出锋。短竖的位置要稍偏上些。
三撇要注意长短和角度的变化,但重心要对正。三撇也可连写,以求生动。行书中三撇较短,形似三点。
又字旁在右边时一般写成撇收擦放,行书中撇可与横分笔写,使撇的上端靠近中心。若撇伸至左部下端,捺则要下沉,写成反捺。
首撇略斜而直挺,接写短横,长撇要有弧度,捺自中心起笔,也可写成反捺,收笔处要低于撇末。另一种异体反文旁的写法为:先写短横,呈仰势,短竖向左下斜,收笔接写横撇,撇的弧度稍大,捺画舒展外伸,最后在短横上部写点。
月字旁在右部时,位置稍偏下,撇收竖钩放,撇可用回锋撇,短横上斜,转折处重顿,竖钩要长,中部向左弓,呈背势;内二短横位置略向上靠。
页(頁)字旁要中段细长。首横用切横,呈上斜之势;短撇可与竖画连写,竖与横折呈相向或相背之势,不可同向,横折收笔要比左竖低,内二横斜而短,下横起笔在左竖下左方,接写撇点,向左下方伸展,末点向右下,与右竖对正。
有字头一般是横长则撇短,横短则撇长。笔顺上先写横时,收笔向上;先写撇时,横收笔向左下。横短撇长时撇要舒展,可有一定的弧度。
走之儿形态变化丰富。先写点,势略平,写在被包围部分的中上部;横折折撇不可太长,自左向右下斜;平捺长度根据上部形态,要包得住,捺角有藏有露。有时用草书写法,将上面一点省减。
上横短小,短竖从短横中部穿过,第二横长而呈仰势;下部竖画、横画、捺画可连写成撇折折撇和捺,平捺形态要长,收笔可出锋,可回锋。
横须上斜,斜钩过横右部,长而挺拔,撇画可直可有弧度,从斜钩的中下部穿过为多,末点在横画右上方。
点宜斜侧,横画不可太长,竖撇要长,略向左下斜,收笔向左上出锋,左边两点势态相反,一点向下,一点向上挑出与下一笔呼应。
左垂露竖略短,右横折钩的竖钩稍长;左上部横折短小,二短横化为点,右部可用省减法,以点代替;上端两部分不可分得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