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亭亭
摘要: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是综合实践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细化在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新时代的小学劳动教育如何在学校真实有效地开展?如何让“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根植学生心中?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育形式
引言
小学劳动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观念作为“劳动之魂”贯穿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阵地、各个时机中去,使劳动幸福观具体化,变成在各个学段可操作的劳动教育思想。要让孩子们明白,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也是人的幸福最深刻的发源地。尤其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整体建设下,小学的劳动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索。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锻炼得以内化和升华;劳动还能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为此,劳动教育首先要以课程为支点,带动其他“四育”发展,同时强调通过在“四育”中的渗透劳动教育要素以丰富劳动教育的途径。
1 在“德育”中塑造劳动观念
“德”不仅包含道德认知,而且包含道德情感与行为。因此,德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所蕴含的品德、精神,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认知转化为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劳动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劳动教育中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精神的养成,往往通过德育进行。根据小学生模仿学习的特点,榜样教育往往是小学德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首先,家长和教师要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劳动品质,向学生传达良好的劳动观念。其次,通过典型先进劳动者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总之,德育过程中劳动教育的渗透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最直接的一条途径,我们应该把握并利用好德育的功能,使其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发挥最大效益。
2 在“智育”中丰富劳动知识
“智”是指人的智能,即智慧与能力。智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即直接影响着个体实践活动的进行。因此,“智育”是进行“五育”的基础和前提。在智育中进行劳动教育要素的渗透可以按以下两种类型进行。一种为显性的智育活动中劳动要素的渗透,最直接的体现形式为学科知识教学活动。在智育中渗透劳动教育要素,首先要把握好学科知识教学这一途径,挖掘各科中的劳动教育要素。也可以根据学科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手脑结合,直接体验,获得经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种为隐性的智育活动中劳动要素的渗透。这类活动主要为日常生活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类型的活动,塑造一个良好氛围,向学生传达劳动相关知识,如节约粮食的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以及身为家庭或者集体的一分子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责任的观念。这些活动中所传达的信息都可以成为间接地影响学生劳动认知的信息。
3 在“体育”中打磨劳动意志
“体育”为身体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是保证“德智美劳”“四育”进行的根本,其中包括通过身体活动训练进行健身(日常体育)或者通过身体活动训练达到高精度的运动能力(竞技体育)。小学阶段体育以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相关知识(例如:个体为什么要进行身体运动?)和身体运动技能(如:怎么科学地进行身体运动?)为主。劳动同样包含着“身体的活动”这一主要特征。利用体育与劳动教育这一相似的特点,将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要素渗透到体育训练项目中,通过劳动技能的反复训练,在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炼学生的劳动意志,便是劳动教育在体育中渗透的最好选择。主要方式为: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劳动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体验式的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为主,筛选每项劳动所需劳动技能,将所筛选的劳动技能作为体育活动内容,进行体育活动训练。将劳动中所需技能融合于体育活动,既可以达到训练学生劳动技能的目的,又可以在反复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磨炼学生劳动的意志,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形成的劳动观念,巩固学生的劳动情感。同时,每一次活动中所设立的规则可以促进个体对集体规则的理解与服从,有利于学生体会社会中的劳动是在遵循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
4 在“美育”中培养劳动情感
“美”是人们对于自己情感体验的追求。“美育”可以看作是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培养受教育者正确情感体验追求、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核心是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教育”。个体对事物“美”的整体感受,会成为其对该事物兴趣的来源。如果说美育和劳动教育有什么关系,那么学生在美育过程中所得到的对劳动“美”的追求就是学生继续接受劳动教育的动力。对于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认知主导地位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劳动的美不可凭空传达,“劳动怎么美?”“美在哪里?”都是需要放置在具体情境中来表达的。在美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从情境感受法和活动体验法两个方面进行。
4.1 情境感受法
这一方法以典型的“劳動案例”分享为主。教师通过对先进劳动者故事的讲述、图片和视频的分享,传达主人公的劳动“美”。并在分享过程中设计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辛苦但依然坚持的品质以及取得成果后对自己、他人或者社会的贡献,让学生处于那种情境中,体会、领悟为什么劳动是“美”的,为什么会给人以“美”的感受。
4.2 活动体验法
如果说前一方法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以“共情”的方式去感受劳动美,那么活动体验法则是使学生在自己实际劳动的过程中以真实的“动觉”来从身心两方面体验劳动美。这个过程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为了使劳动更加高效而采取技巧性方法的“技能美”,体会大家为了劳动成果一起努力的“奋斗美”,体会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时的“思考美”,以及经过一系列劳动的过程,取得劳动成果时的“丰收美”。在美育中促进学生对劳动的向往与追求,在劳动中培养并强化学生对“美”的情感追求,便是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真正渗透与融合。
5 结语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指导下,劳动教育的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得到进一步拓展。作为教育中有着固本强基作用的基础教育,更应该全面落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体系建设,在挖掘并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发挥劳动教育重要作用的同时,利用好德智体美“四育”的功能,促进劳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使“五育”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推动个体全面发展教育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柳五.充分发掘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内涵[N].吉林日报,2020-04-30(001).
[2]焦婧茹.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于漪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与推展[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9):3-5.
[3]贺陆军.以美发力、从劳起步:“五育并举”动力机制与课程化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4):54-60.
[4]陈霞.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与劳动教育一以贯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