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旋
关键词:小学;教育;中国精神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民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意义就在于通过具体扎实的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所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一、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
(一)理想信念。教师职业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教师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感情。”拥有理想信念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投入真挚的感情和对教育独特的感受与理解,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师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学生的挚爱、对职业的认同、对教育的坚守上。
(二)道德情操。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需要承受住各种压力和物质诱惑,没有一份正确的道德情操,如何坚守自己。敬业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班不迟到,课堂上用心教好学生,课堂设计处处从学生角度来教,复杂问題简单化,小组合作建设不断完善,班级互评制度的建立,督促学生学习好,休息好,身体好,玩得好,合作好,习惯好“六好”目标达成。
(三)扎实学识。教师需要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传递知识财富,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没有扎实学识随时可能被学生问倒。首先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多角度看待问题。其次,实践出真知,教室要不断反思教育的实践,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不断改进探索。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提升自身能力。
(四)仁德爱心。仁德爱心表现在对学生知识上的督促学生,犯错误后采取积极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明白自己犯的错误,不断地教育、引导他们。譬如两个同学闹矛盾,可以开主题班会,让全班同学参与,各抒己见。也有,晚上挑灯夜读违背学校纪律的学生,让同学们发表意见和看法,让大家共同认识这个问题利弊。从而避免了单独批评该生,又没有达到教育班级学生的目的。要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做高尚道德的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一棵棵小树苗,需要阳光、爱心去浇灌且关爱学生本就是师德的要求。
二、如何做四有好老师
身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爱去培育学生,滋养他们的内心。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家庭对于教师个人和重要性,我们教师在教育之际不能忽视家庭的影响,这是影响我们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我们要解决好家庭和教育之间的冲突点,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作为一名党的人民教师要乐教、善教。认真去按照教学常规完成相关的教学环节,做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者。将家庭之中的幸福感去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促进教育事业持续不断的提升。
其次是团体精神在教育工作之中的重要性,我们教师在教育之中要与同时团结互助,立足于学生和班级,从青年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出发,畅谈自己的所思和所想。要将爱国、敬业的精神融合到教育工作的实践之中,在团体教育活动之中去展现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使命。团结互助,思考教育本质,牢记我们的教育使命。我们整个团队之中都团结互助,用心从教完成我们的教育事业,涌现出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真谛和信念。用心用情去做好幸福的教育人,用小爱去成就我们整个团队的大爱。我们的教师团体用微笑去面对同事,用问候去关心他们。用爱去培育祖国的花朵,让我们的学生变成有知识的新时代接班人。做一个幸福的人民教师,用爱这份沃土培育时代新人。
最后是我们的从教之心,这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人生哲理,我们要树立我们从教格言,用幸福代替悲伤,用微笑代替批评,给予我们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用热爱去浇筑我们四有教师的梦想,燃烧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发现我们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倾注一份小爱,改变的是他们的一生。跟随党的脚步,不忘过去走过的路,为更美好的未来去艰苦奋斗,用卓越有效的成绩回报党。树立我们的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用教育成绩去回报我们的祖国,用优异成绩为祖国贡献一份新活力。
三、结语
教师要有自我的修养,在于不断地学习,通过日常的课本学习,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积善成德,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自我的修养,通过阅读好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自我的修养,通过日常的小事,积善成德,做好慎独,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要把教育学生的过程看作是爱学生的过程。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教室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王平军,赖勇.重庆市荣昌桂花园小学红色教育纪实[J].科学咨询,2011(20):34-36.
[2]张兰玲.浅谈大中小学红色教育的差异性与有效衔接.[J] 开封大学学报,2011(2):10-13.
[3]王国平.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红色诗教”内容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5(12):5-12.
[4]杨中雷,陈启国.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整合学校德育资源[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11):23-24.
[5]何泽元,高保然.红色资源在小学德育中的创新运用[J].领导科学论坛,2014(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