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爱飞
关键词:随文识字;应用价值;教学策略
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上看,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选择在相对独立的教学时间以统一开展生字教学。如此,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读与写的浅薄层面上,而无法做到灵活应用。而在新一轮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和深化的新背景下,“随文识字”教学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转而使生字教学贯通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相匹配的语境中高效掌握并熟练运用生字。有鉴于此,教师需要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生字教学模式,转而运用随文识字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于观念和教学模式上的误区
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上看,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正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观念上和教学模式上的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对于随文识字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具体说来,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识字教学工作,从而忽略了其他常规的语文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无法实现整体的优化和发展。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识字教学目标,也未能够选择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生的识字基础非常薄弱。不仅如此,仍有部分教师将识字教学的目标范围和发展方向仅仅定位在课内,而没有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外拓展教学,从而导致随文识字教学无法实现常态化推进目标。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探索出新颖且有效的教学路径,以期纠正识字教学的误区并优化小学语文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课堂中开展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识字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角度出发识别汉字及其字义
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识字语境,有助于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开展互动交流时加深对于汉字的记忆程度,从而使其更高效地掌握和运用识字技能。与传统的识字教学工作相比,随文识字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还能够优化其观察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
以低年级小学生为例,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尚未达到成熟水平,故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均较为薄弱。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容易将汉字字义及其拼音用法混为一谈,或是仅仅能够理解某个汉字在本课文本中的含义,而无法辨析其于其他文章中的内涵。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关注识字语境的构建,深化学生对文字的印象,使学生学会以情境代替文本,从情境角度出发记忆汉字及其字义。比如,在讲述《秋天》一课时,尤其是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讲到“人”这个生字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讲述秋天大雁排成“人”字形南迁的纪录片片段构建识字语境,用以深化学生的随文识字体验,使其于高效的学习情境中巩固对文字的印象。
(二)开展识字游戏,带领学生从游戏角度出发记忆汉字及其字形
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处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随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将游戏化理念融入其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说来,教师在讲述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一课时,可以就“燕”“梅”等生字词开展猜字谜游戏。比如,在训练学生辨析“燕”字字形时,教师可以借助“二十路电车开进北站口,叮叮当当,打一个字”这一字谜来进行导入。而在训练学生辨析“梅”字字形时,教师可以通过“林海无边”这一谜语来进行导入。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分组小竞赛,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随文识字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掌握更多的生字并学会灵活运用。
(三)借助汉字插图,帮助学生从视觉角度出发掌握汉字及其流变
小學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且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故于随文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视觉将能够显著提高教学实效。具体说来,在开展针对《姓氏歌》一课的随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李、张、吴、孙、王等姓氏的字形演变图,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深化对汉字发展历程的认识,从而体验汉字的独特魅力。如此一来,随文识字教学便能够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实效的显著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文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仍存在些许不足。为进一步改善该工作,教师需要关注识字语境的构建,同时将游戏化理念融入随文识字教学中,并且重视视觉调动和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机统一,如此才能显著提升其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4):109-110.
[2]杨楠.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