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智芳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产妇怀孕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或先天性遗传,造成宝宝心脏发育出现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脏病[1]。临床常见心脏病种类较多,一般分为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都属于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且大部分都能根治。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及大动脉转位等都属于复杂性心脏病,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能够存活,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吉立双[2]团队研究显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会导致心率失常和心率变异性变化,且术后心功能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为此,本文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患者进行研究,探头介入治疗前后心率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心电图、心血管造影等确诊。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18.23±2.39)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5例,动脉导管未闭(PAD)12例,心室中膈缺损(VSD)23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术前,所有患者进行心脏彩超,再进行封堵伞的方式行微创介入治疗。在此期间使用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辅助检查主动脉段、肺纹理、双室等,并记录24 h心电图参数。最后将数据汇总分析,得出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术后,所有患者再进行心脏彩超。
(1)比较治疗前后左房大小变化、左心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力。
(2)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包括R-R、24 hRR期间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RR期间均值标准差(SDANN)、24 h内每5 minRR期间标准差均值(ASDNN)、两正常相邻RR期间差值均方根(rMSSD)及两正常相邻RR期间差值≥50 m所占比例(PNN50)。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心率失常明显低于术前心率失常(P<0.05),治疗后左房大小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 )。
表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表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肺动脉压力(mmHg)治疗前 60 57.21±3.12 38.84±5.32 40.34±3.21治疗后 60 38.85±4.21 55.23±4.83 34.12±2.73 t- 27.140 17.668 11.434 P-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左房大小(cm)LVEF(%)
治疗后,R-R、SDNN、SDANN指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SDNN、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R-R(ms) SDNN(ms) SDANN(ms) ASDNN(ms) rMSSD(ms) PNN50(%)治疗前 60 791.54±112.01 132.54±35.82 122.25±29.51 54.82±17.25 28.47±10.25 12.95±10.32治疗后 60 745.25±126.54 102.54±48.21 50.21±19.21 50.21±17.25 32.14±13.54 11.05±10.14 t-2.129 3.869 15.848 1.464 1.674 1.017 P-0.036 0.001 0.001 0.146 0.097 0.311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胎儿出生后,携带心脏病,其主要是指心脏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或是腔管狭窄,如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这些疾病合并一起称为先天性心脏病[2]。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心悸、气喘、发绀等,其不仅影响循环系统功能,还将影响生长发育。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拍片等诊断先天性心脏病[3]。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症状也不相同,其主要取决于畸形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且严重畸形患者出生后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一些简单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利于患者恢复健康[4-5]。
临床研究显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封堵伞的方式行微创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明显减少,心功能明显提升,患者逐渐康复[6]。且封堵伞的方式行微创介入治疗切口小,常规手术心脏手术切口需要20多公分,此治疗方法手术切口只需3公分,切口较小,利于恢复[3]。一般情况下,患者手术治疗第二天可下床活动,住院观察4~5d即可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通过以上研究显示,治疗后心率失常明显低于术前心率失常(P<0.05),治疗后左房大小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 )。治疗后,R-R、SDNN、SDANN指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SDNN、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变化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逐渐好转。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心律失常明显下降,左房大小明显减小,且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术后心功能呈正相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