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兴(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我国各类研发实验室的数量非常多。从风险物质总量上看,单个研发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质并不多,但是种类繁杂。从风险种类上看,其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包括化学品导致的燃烧、中毒风险,生物试剂导致的生物危害,放射性物质、设备导致的辐射危害,以及设备、设施固有的风险等,风险范围很广。针对这些风险,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用来约束研发实验室设计、建设和运营期间的风险。然而,针对研发实验室运营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退役期前的环境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相对来说执行标准有待完善。
研发实验室的退役,可能是因为装修或者建筑功能的改变。在退役前,研发实验室往往还有大量的危害物质和设备设施需要妥善处置,如果所有者没有针对这些风险源进行有效管控,其后果也是不容小视的。这些后果可能包括合规风险(如:化学品的处置、射线装置的处理),也可能包括实际运营风险(如:化学品燃烧爆炸、生物试剂泄漏等)。
风险是事故后果和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综合结果。在研发实验室退役期间,由于危害因素的增加(如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全部危险化学品按照危险废物处置)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如大量人员可能发生变动),风险水平其实是很可能远高于运营期的。为了控制这些风险,研发实验室需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风险源的清理工作。
图1是针对国内研发实验室退役风险管控的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管控流程。该流程共分为5个主要步骤:成立工作小组、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工作方案、方案执行,以及结果验证。
工作小组的成立是进行研发实验室退役前风险管控的第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的成败。一般来说,工作小组需要根据实验室规模的大小,在最终确定的退役日期之前几个月的时间成立,从而为后续的工作留够充足的计划、执行时间。
图1 研发实验室退场安全风险控制主要流程
工作小组的第一负责人必须是研发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对相关工作有决定权的领导者。小组成员除了安全环保管理部门的成员外,设备设施、实验室运营人员、财务负责人,以及科学家代表都需要被涵盖在其中。对于较大规模的研发实验室退役项目,工作小组还需要设立一位专门的行政人员,协调具体的相关行政工作。
对工作小组人员来说,确定各个人员在后续风险管控中的责任是后续小组能否有效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执行时必须先期将工作小组关键人员的责任进行确定。
如果人员对研发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比较熟悉,可以参考运营期间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主要的危害进行识别。一般来说,作为一家研发实验室,主要风险无外乎化学品风险、生物危害、放射危害、设备设施危害等(如自动机器人设备的人体打击,用电设备的触电危险)。但是,研发实验室退役期前的危害也存在其自身的特点。
2.2.1 短时间集中处置危害物质可能产生的风险
由于研发实验室的退役,大量危险化学品,无论其使用状态是什么,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被作为危险废物处置完毕。其中,法规管控化学品必须小心分类处置,如:麻醉品、易制毒制爆类化学品、剧毒品等。此外,大量的化学品需要从实验室各个角落转移到危废储存间,在满足禁忌化学品分类存放的前提下,其安全存放空间也是需要考虑的。
2.2.2 研发实验室退役项目直接导致的危害
研发实验室退役工作,还涉及到很多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本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在对生物实验室进行熏蒸消毒过程中会用到较大数量的过氧化氢,这就存在新的风险。
2.2.3 研发实验室退役前风险管控的目的而导致的危害
对大多数研发实验室来说,退役前风险管控的目的是保证下一个用户对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基于这个目的,很多原先在运行期不重要的危害都需要得到重视。如对化学实验室来说,在运营期由于实验人员对其直接使用的化学品性状比较了解并做出了防护,实验台表面的污染物少量残留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出于对下一个用户安全使用该实验台的目的考虑,化学品在实验台上残留的这一危害,就需要在退役前的风险控制中进行考虑,否则残留的化学品可能会通过皮肤接触影响下一个不知情的使用人员。
风险控制方案需要根据识别出的危害进行制定。对研发实验室来说需要制定的风险控制方案可能包括:报废化学品的分类处置、生物危害试剂和实验动物尸体的处置、放射性物质或者设备的处置、生物和化学实验室设施表面的去污等。在制定这些风险控制方案时,工作小组需要特别留意验证方法的确定。如果没有验证,就无法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在风险控制方案制定这个阶段,工作小组和风险控制人员确定好验证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后续工作的质量,实现对特定风险的控制。
对于规模较大的研发实验室,在执行上述方案时可能会存在在同一时间段,在同一实验区域存在多个工作同时进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的方案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同一实验室内,报废化学品的分类处置人员和表面去污人员共同作业,可能会存在相互干扰并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对此,工作小组可以指定专人对各个风险控制方案进行统一协调,从而理顺工作人员的工作顺序。
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风险控制的水平是否满足工作的预期。根据实验室退役前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特点,验证的方式包括目视检查,文档查阅和定量的采样分析测试[1]。
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验证方法,可以由工作小组组织人员使用编制好的检查表(checklist)对实验室内进行巡视,从而对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情况做出判断。目视法操作简单,且可以增强研发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参与感,适用于对实验室清洁状况,化学品处置情况以及设备安全处置等内容的检查验证。
文档查阅也是一种定性的验证方法,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对法规符合性的确认,如剧毒品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是否已经注销,辐射项目退役环评是否编制完成等;二是对各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记录和报告进行审阅,完成质量控制,如生物实验室的熏蒸是否覆盖了所有生物安全柜,报废清单里的危险化学品是否全部处置完毕等进行检测确认。采样分析验证可用于潜在风险较大,如果不通过采样分析无法对清洁效果进行判断的风险控制领域,包括同位素实验室的去污,病毒生物实验室和动物试验场所的熏蒸,以及化学实验室的表面去污等。对于国内暂未制定检测和评估方法的测试,可以选用国外的权威方法。如对化学实验室的重金属表面去污,可以使用美国环保局擦拭样品(wipe sampling)的采样和评价方法进行[2]。
研发实验室虽然单个风险因素的危害不如公斤级实验室和生产型企业,但是其风险面分布广泛,在风险控制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遗漏。从风险控制的生命周期角度来说,研发实验室退役前的环境健康安全风险控制阶段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的。通过成立工作小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和执行,确定验证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对研发实验室退役前进行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