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新课程改革对审美教育高度关注,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古诗词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与之有关的方法和策略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古诗词鉴赏教学开始受到教师的关注。通过古诗词鉴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走进古诗词,将审美素养根植于心。文章以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为主题,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5-0042-02
引 言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鉴赏历来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文学作品的创作还是阅读,都需要投入感情。古诗词鉴赏也是如此,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进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感情。那么,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如何让诗词入心呢?
一、以题目为切入点,初步把握内容
每首诗词都有题目,诗词的题目具有点题、点睛的作用。许多时候,我们还未读诗词,只要看到诗词的标题就可以知道诗词的大致内容,从而想象诗词的内涵。例如,刘禹锡的《秋词》,只看题目就知道是描写秋天的作品,可能是歌颂秋天的美景,也可能是触景生情,或者两者兼有。在古诗词鉴赏中,学生学会剖析题目,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剖析入手,初步猜想诗词内容[1]。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阅读注释,抓住诗词的细节。教师应将鉴赏诗词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例如,在教学《登高》时,教师可以先抓住题目,让学生猜想诗歌写的是什么内容,可能属于什么诗,并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登高?在哪里登高?作者登高时有哪些所见所想?”学生会根据问题大胆想象诗歌的内容,迈出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为深入剖析诗歌内涵打好基础。然后,教师应让学生关注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初步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知人论诗的基础。任何诗词的创作都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环境中情感涌动、艺术创作和加工的产物。作者的思想感情、个人经历和价值观,都会影响其创作风格。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一诗是其年过五旬,生活窘迫,买舟南下之际,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远眺时所作。这首诗风格沉郁,慷慨激越,带有明显的“杜风”。作者此时的境遇使诗歌饱含孤独和愁闷之意。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就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典故,体会诗歌的感情,从而把握诗歌鉴赏的大致方向。
二、翻译诗句,深入挖掘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文学艺术形式,不仅情感含蓄,而且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带有鲜明的古文字表达特征。因此,古诗词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曲径通幽”的美学特征。要想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学特征,教师必须关注诗词字句,积累并借助文化常识,带领学生找到开启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2]。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析诗词的字、词、句,找出关键词,翻译诗句,感知诗词的中心思想,了解其表达内容,为学生进入诗词意境做好铺垫[3]。
例如,《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讲解难度很大。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是李商隐写给令狐楚家侍女的诗作;有人说它是一首悼亡诗,是李商隐为了怀念亡妻所作;也有人说它是一首咏物诗。虽然这首诗的属性不确定,但诗的内在美、朦胧美却是被广泛赞誉的。所以,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谈诗的属性,带领学生结合关键字词分析诗的内涵,使鉴赏的重点由“讲了什么内容”,转移到“我感受到了什么”,讓学生深刻理解该首诗。例如,这首诗有许多典故和象征性的意象,给人一种心灵被触动,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那么,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情绪,而诗句为什么又这么隐晦呢?这就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了。从深层文化意义上来看,李商隐深受庄子超脱思想的影响,加上他所处的时代,在他的人生观和认知中,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这首诗看作作者特殊审美的体现,是他对人生的感叹。而他所有的情感和认知,都在诗句上得到了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诗句翻译、品析和鉴赏,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都是可望而不常见的景象。其中,“玉”是一种美好的东西,但是玉的美好就像玉上之烟一样短暂、超脱、虚幻,美好而不可得,由此可体会到作者的心动和哀伤。这样抓住诗句去剖析情感,可以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形成独到的见解。
三、感受诗词意象,为思维插上翅膀
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在古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不仅讲究炼字,还提倡借助诗眼、意象来传情达意[4]。从古至今,古诗词的意象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内涵,如鸿雁代表“思乡、信使”;杜鹃代表“忧国志士、哀婉、至诚”;东篱有“山尘脱俗”之意;杨柳代表“依依惜别、挽留”;桃花可以指花,也可以指“美人”;鸟儿象征“孤单或自由”;菊花和莲花代表高洁的品质。古诗词鉴赏中最重要的就是“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无论诗眼还是意境,都与诗歌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古诗词中的意象,我们可以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意,探究诗歌的意境和魅力。鉴赏诗歌的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诗歌意义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意象入手,提取诗词主旨,融入诗词意境,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5]。
例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词中的意象,再一一分析意向的内涵。如开头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寒蝉”指秋后之蝉,“凄切”指蝉声若断若续,宛若哀鸣,“寒蝉凄切”四个字营造了一种悲凉、令人心碎的意境。“长亭”是古代人们休憩、送别、饯行的地方。长亭古道,有多少人挥洒告别,各奔他乡。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对前途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秋天历来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骤雨”能够给人世事变化无常、伤感悲凉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与情人分别,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交代时间、地点、事件,营造环境,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的,以及作者的情感是含蓄、内敛还是厚重、饱满、直白。学生展开想象,发现细节,找到词中的空白点,填补空白。例如,词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分别在即,是不是真的一句话都没有说?如果说,会说些什么?酒醒之后,作者看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面对此情此景,他会有什么想说的?这样让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去想、去听、去看,不仅可以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诗词的内涵、意境的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鉴賞能力、文学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方法,有意识地进行古诗词鉴赏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通过诗词鉴赏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积累鉴赏经验,让诗词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杨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析[J].文学教育, 2019(07):66-67.
[2]卫香香.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课的若干建议[J].文学教育,2017(10):62.
[3]于红兰.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53-54.
[4]田鹤.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33-34.
[5]王育林.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策略[J].家长,2020(17):86-87.
作者简介:林建清(1979.10-),男,福建莆田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