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近代建筑史》看学术出版与学科发展的有效互动

2021-01-19 09:17李鸽
出版参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术出版学科发展

李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出版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学科发展、学术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运作三者之间如何控制节奏、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有效互动,从而找到科技图书产品在学科发展与国家出版基金高效运作之间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若干重要节点把控的可能。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 学术出版 学科发展

2016年6月《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正式出版。此套丛书自2011年底策划立项,历时近5年最终付梓问世。其间被增补“十二五”为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召开三次大型编写会,被批准为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面市后,2018年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2019年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该书在专业出版领域已经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同样成为专业研究领域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发展新基点。本文针对该项目从立项到出版的过程,讨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运作如何与学科发展、学术著作出版紧密协调配合,共同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学科价值,从而让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未来学科发展。

一、策划立项:学科发展平台期,专业出版的最佳时机

学术成果的产生是学科领域一批专业学者长期耕耘、共同推动学科发展的成果,它既不能凭空产生,也非单个个体的一人之功,一个学术共同体建立的学术生态圈层才能实现学术成果的推陳出新、惠及后学。中国近代建筑史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也是在我国几代学者的努力下不断积累产生的结果。但是,什么时间开始集结梳理出一部学科基本史学成果,以奠定学科发展的基础,打开学科发展的新局面,是一个难题。

(一)学科均衡发展的困境

我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从1950年代开始至2010年前后,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均衡,高质量的成果比例低等。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受时代局限,具有明显的多重文化烙印。19世纪中叶,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多元文化交织的艰难转型期。我国成熟稳定的一元建筑文化体系也启动了它的近代化进程。其后的百余年来,我国建筑发展的脉络极其复杂多变,建筑文化的风貌也随之幻化万千。

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自1950年代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最早启动,经几代学者的努力,特别是在1980年代之后经清华大学教授汪坦联合国内诸多高校和地方机构开展普查和研讨,在2010年后,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学术群体,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取得了内容广泛且不乏深度的学术成果。但彼时也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深入的著作能够呈现和诠释这段独特的建筑历史。

之后,在全国各地开展的近代建筑史研究虽然参与者众,但是研究成果的水平参差不齐,研究技术、视角和一些基本共性问题尚未达到统一的认知程度。研究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对近代建筑的认识和保护工作做得更到位,而一些研究力量薄弱的地区,了解、认知和保护力量都明显不足,没有系统的理论参照对象,对史料的收集和辨识把控难度也很大,但是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又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引入实践当中。

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借鉴研究技术—参考研究视角,普及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基本理论认知,彼时在学科发展的研究与应用两端没有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

(二)专业出版的立项良机

对于专业的出版机构而言,从专业学术会议交流,相关出版物的立项、出版和发行情况中开始关注近代建筑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并找到根源——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完整的史论架构成果为该领域研究奠定一个较高水平的理论基础。

如果能够整合前人已有成果,组织学者共同编写一套完整、系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将几代学者们的成果汇集成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既能为我国今后的近代建筑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体系基准,也体现了专业科技出版社的使命与担当。

2011年底,出版社开始组织策划立项。由专业总编辑带领的编辑团队陆续向业界几位卓有建树的专家征求了对于这套丛书编纂工作的建议,同时确定主编人选,邀请赖德霖教授、伍江教授、徐苏斌教授担任主编。这三位教授均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高水平的国际化视野,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均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联系责编对接编辑出版,组织作者团队审定稿件、确定编写方向,对于整个项目的统筹和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三位主编凭借在中国建筑史领域长期耕耘所总结的经验,在错综复杂的材料中迅速厘清了若干主线,为这套书的历史叙述搭建了一个清晰并具有可行性的框架大纲。

2012年,在出版社和主编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初具规模的编写团队组建完成,套书的编写框架基本完善,出版社适时申报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并最终成功获批。

二、编研互动:学术交流搭台,中期节点控制

大型图书从立项到出版一般需要很长的过程,中期节点控制能够有效推进项目稳步实施,从而避免项目进展缓慢、拖沓不前而最后流产。出版编辑与主编团队商定初步项目实施计划后,开始按步骤有序落实。

(一)学术交流建立学科共识

编写框架和编委会的骨干成员基本确定后,主要是由作者们先完成部分内容初稿撰写和亟待完成的本套书待补研究工作。

为了整个项目的整体推进顺利,本套丛书立项后,每年暑期,编委会会在一所高校举办一次小型的学术报告会。这种报告会属开门会议,编写人员分别报告写作和研究进展,所在学校的师生可以旁听,并参与讨论。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书中内容建立一套写作标准和输出方式。

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令很多关于建筑研究的开展非常分散。地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差异非常大,而且常常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帝国列强对我国的强势文化输入”如何表述,“现代技术和理念的先进性”如何在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和评价……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专家和出版社的编辑沟通和交流中确定好标准,以便于下一步写作的推进。在《中国近代建筑史》项目中,这个环节是前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都不一致的编写者来说,在这个认知共识的基础上,对各自的研究内容又进行了表述上的规范和统一,同时有些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这也为后期能够呈现较高品质的出版成果奠定了基础。

(二)优势互补提高成果品质

2012年前后,国内的近代建筑史在研究技术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一些中青年学者因为有海外学术研究背景和经历,具备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对文献的收集已经触及国外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并且研究角度也不再不局限于民族性和传统文化问题,对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格局和技术更与时俱进。而国内的一些地方研究机构,虽然实地调研资料积累丰厚,但在研究技术上却需要新的研究方法来提高和充实研究成果的学科价值。

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学者,他们在一手史料、研究技术和研究视野方面的交流令本书大部分作者开始尝试突破专业史的藩篱,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视角……他们的工作极好地体现了科技史與社会史、视觉文化史的跨学科结合,在丰富了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内涵认识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内容。

(三)编辑与作者配合把控关键节点

大项目运作周期长,能够申请到国家资助对于项目后期高质量完成是一个重要的保证。2014年,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大部分作者按照时间规划已完成了该书的初稿。编辑团队开始着手准备2015年度的国家出版基金立项的相关申报资料。这个节点的设计需有编辑的组织和与作者团队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幸运的是,2015年年初,本套丛书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认可,批准立项。国家出版基金的立项通知也决定了这个项目后期的出版进程。

出版社搭建了一支全部由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组成的编辑团队,由主管建筑学板块的副总编亲自把控出版环节。每卷的收稿、初审、加工和复审采用高效配合的组织方式,加上作者们的通力协作,稿件上的问题及时解决,各环节有效推进,本套丛书五卷本在2016年6月顺利出版。

三、总结梳理:出版促成年度研讨会的学术传统

大型丛书的编写工作无疑是一项浩繁工程。《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的编写团队最终云集了近80位优秀学者,比预期立项规模超出一卷,写作内容实现了对我国近代建筑史研究60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合,工作繁复程度远超预期。

2012年12月25日,出版社邀集3位主编和12位各地学者,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一次编写会议,正式启动编写计划。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敲编写大纲,并初步落实各部分负责人。在会上,各位老师就针对编写工作提出了建议。

从编辑出版的角度看,这套丛书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最难的就是内容协调。作者们都是在自己可触及的范围内作研究,所以部分作者的研究有交叉,学术观点存在差异。在第一次统筹会议上,编写团队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同时,就新老作者观念认知、研究技法等问题,编辑团队也作了沟通和统一。

进入2013年后,编写会议更是发动了各大高校建筑学院的研究力量。在这套书编写研讨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个传统:这套丛书每年的编写会都和学科发展挂钩,出版社和主编邀请到了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一次集中汇报。一方面,对于各大高校而言,他们特别欢迎编写团队把最新的研究动态呈现给学生,可以说这一会议也是众多年轻学者呈现研究技法和研究手段的研讨会;另一方面,研讨会也是完善书稿图书宣传推广的一大有效渠道,通过研讨会中的讨论,编辑和作者能够不断修订补充这套丛书的内容。

2013年6月16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同济大学召开了第二次编写会议。此次参会学者增加到22人,大家对丛书编写大纲进一步讨论、修改与扩充,并讨论了部分初稿内容,亦充实丰富了新的研究成果。2014年6月14—15日,第三次编写会议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召开,主要讨论初稿的具体问题,统一修改意见,并交流了研究方法,编辑也强调了编写及交稿要求。此次参会学者已增至36人。之后,又有新的作者陆续加入,截至全书完稿,参与作者总数已达76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出版促成的每年一次的研讨会议已经变成了众多研究者和高校的学术传统项目,除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编委会老师们在图书出版后还在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召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毫无疑问,本丛书的编写工作已经汇聚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领域一批年富力强、成绩斐然的学者,而这套丛书就是他们代表性成果的一次汇总和整合。

四、结语

随着《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的出版,国家出版基金结项工作的完成,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接踵而至的荣誉和奖项又令这套书获得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认可和专业关注。在这个圆满结局背后,中国近代建筑史领域呈现出来的崭新研究局面,显现出这套书编写的另一重大意义,每年的专业交流会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在高校中间延续下来,交流的议题和程度越来越深入。随着这套书的发行和流传,有很多作者反馈,在丛书的框架体系里,他们又有很多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当时很多研究的不足和认知偏差,在后续的交流和研究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他们一直认为,学科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的研究力量明显在壮大,水平也有明显提升。相信未来,这套书的修订和再版会更加完善和充实。

复盘这套书的出版过程,会发现出版机构如果能够准确洞悉行业学科发展状态,在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学科的整体发展中来,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有效落实,不仅能够高效完成出版任务,还能够对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形成积极的推动和促进力量,产生极高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学术出版学科发展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自媒体视阈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探索
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大投入 大制作 大产出
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建筑学建造教学探讨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出版社学术出版盈利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