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与写作密切关联,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以及习作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读写结合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教学中尤其关键。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实施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3-0049-03
作者简介:章文佳(1985.4—),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引 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重视读写之间的关联,读写结合契合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教学并未与读写结合教学相互结合,教师需要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注重平常的语言累积
在小学中高段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会出现绞尽脑汁,却无法下笔的情况,此现象是由于其日常积累的语言以及词语数量偏少所导致的。有关调查显示,尽管学生的作文立意新奇,资料丰富,结构巧妙,但假如缺少一定的词汇量支撑,也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作文。词语积累是写作的主要条件。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强化对学生语言体会、积累以及应用水平的指导。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两个目标,一是阅读经典文章,感悟其中的优美语句并记录下来。二是摘录教材中在语句使用、运用词语组句等方面的经典例子。学生通常需要在阅读中有效地积累美妙语句,以此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时,当读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本上,使用适宜的修辞手法,将语句表述形式进行转化。”部分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犹如那一幅幅优美的油画”;有的同学使用比喻加反问写出:“在天底下……小丘也是绿的,难道不是一幅幅优美的油画?”教师寻觅教材中可以转化的语句,让学生改变其语言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语言水平[1]。
二、依照课本素材的仿写
仿写是小学中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中惯用的一类方法,从仿写语句到段落再到文章的构造等。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及具体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在发现优美的文章时建议学生进行仿写,依据教材课文的写作形成表述自身的思維,或者去模仿优秀文章,以此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课文的知识后,可以让其去剖析作者的写作方式,并且运用该方法实行仿写;或者教师引领学生寻找课文中的优美段落:“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段重点描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太阳比作负着重荷的人……此类手法不但表现出太阳初升时的壮丽,还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该方面开始进行仿写,让其切实将学到的内容转换为自身的知识,同时进行巧妙的运用。
三、提升文章的情感体验
根据统计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兴致来源于阅读优秀文章。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测、感知,创造了激起大多数读者思想共识的文学,文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情节、优美生动的语句结合……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其产生强烈的创作想法。因此,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指引学生学会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增强本身的情感体验,进而激起写作的兴致。例如,在教学《刷子李》这篇课文中,作者生动地塑造了“刷子李”的人物形象。由于其描绘的人物过于鲜明,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课文中“刷子李”的特点。语文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如扫大街的环卫阿姨、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等,大家可以通过本章学习的写作手法,凭借自己的记忆写出来,并彼此进行交流沟通。基于此,学生会更加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尝试将其做成笔记,进而创作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优秀作文。教师还要指引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表述层次,体会思想感情,知晓最基础的写作方式。通过长时间阅读以及写作锻炼,学生的阅读与作文水平都获得显著的提升[2]。
四、大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学语文教材在对课文进行安排时会在许多位置留出一定的空白,而留出空白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补充,借此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填充,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课文中的某些故事情节,尤其是童话故事,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加强该方面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大胆想象,延伸教材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在最后一刻都看到了什么?小女孩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符合自己情感的理想结尾,借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创造性,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丰富课文内容。如学生将故事结尾设计成小女孩和奶奶在天堂中幸福、快乐地生活,或小女孩和奶奶在宽敞的房子里享用着美味的面包,等等。留白和教师的引导,强化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作内容更充实和丰富的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媒体引入展现教学动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和古诗,是能够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作为写作教学的素材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讲解教材范文和古诗,指导学生借鉴范文和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以此达到练习写作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三维立体式的图像世界,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时,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中所描述的庐山美景,都是未曾见过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只能通过教材插图和图片学习,而教材图片缺乏真实性,且展示的部分也不够全面,对其余的部分,学生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加以补充。而对于诗人所要描绘的景象和要突出的感情,学生却无法更好地领悟和体会到,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但教师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古诗中描绘的庐山美景真实地展现出来,将其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形成多重视觉冲击,即可拉近学生和诗人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和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主动借鉴诗人在古诗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六、角色扮演发挥个性品质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自由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让学生主动参加阅读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方法五花八门,小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好动,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特点,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小组阅读、教师领读和朗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小学生一般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在语文课堂上通常都喜欢进行肢体活动。据此,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化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语文角色扮演教学活动,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加深对语文语段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课文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廉颇敢作敢当、知错就改;蔺丞相智勇双全、伶牙俐齿,以国家大局为重。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课文重难点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刻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角色扮演能够调动学生的互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从外形、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地揣摩角色特点。此时,教师要一气呵成地让学生书写廉颇负荆请罪的部分。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对角色特征有了深刻了解,书写该部分内容时,会更加容易。语文课堂活动由朗读到理解,再到角色扮演,最后到片段习作,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开展《将相和》角色扮演活动时,要注意廉颇、蔺相如角色分配的合理性,避免学生因争取角色产生矛盾,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调和工作,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七、营造读写结合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可以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约束。笔者根据相关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的读写兴趣都会受到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其能够配合教学工作。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且每天留出相应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将一些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也会学习家长这一行为,学会记录。
八、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若想充分实现读写结合,应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隐藏内容,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写作灵感,不断提高写作质量。同时,教师还要定期更换写作和阅读的材料,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知识,充分将写作与阅读相融合,提高综合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最初目的。
九、坚持写读后感
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任务,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一些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将文章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成绩,让学生对写作产生较大的兴趣,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会显著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进行朗读,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其次,教师仔细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使其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写作,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应用到写作中,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其写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使其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拥有较多的写作素材,不断丰富写作内容。当前,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但由于此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很少有学生坚持下来,只是一味地应付教师,而无法真正认识到写日记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其发现其中的乐趣。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写日记的方法,让其将写日记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仔细记录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而不是流于表面,没有实际意义,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结 语
读写结合,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将日常在阅读中积累的材料、学习到的写作手法等巧妙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激发其写作兴趣,培养其创作能力,进而全方位提高其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3):10.
[2]袁明华.读写双翼,合而为美——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0(18):45.